來源:E度空間 作者:icyflower88 2009-11-28 13:19:24
摘要:如果家長繼續為他傳輸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你的小男孩就會變得“百毒不侵”,從此 |
對一切誘惑都免疫...... |
大多數男孩往往都會這樣,他們有強烈的競爭心理,他們不希望自己比別人差;他們有強烈的占有欲和嘗試欲,但自制力很差,事后往往對自己的某些行為后悔。于是也就產生了這樣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男孩往往對誘惑的抵抗力很差。
事實也正如此,面對許許多多的誘惑:功能更多的文具盒、更神氣的汽車模型、更刺激的電腦游戲……男孩往往會敗下陣來,哭著鬧著讓家長給他買。
其次,面對誘惑男孩無力抵抗,除了與男孩的自制力差有關之外,男孩的虛榮心強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我們常說男人愛“面子”,其實,在男孩時代,男人愛“面子”的這種傾向已經明顯表露出來:
“我爸比你爸官大”;
“我家比你家有錢”;
“我家房子比你家房子大”;
……
是的,虛榮心強、不愿輸給別人的小男孩喜歡攀比。但是,久而久之,這種攀比產生的結果是:他習慣了吹牛、說謊;他習慣了向父母要求一切更高級的東西;他習慣了偷竊……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一直虛榮攀比,他會過分地追求物質方面的享受,而輕視勞動、學習、道德,這會嚴重影響孩子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一個價值觀和道德觀不正確的孩子,在任何領域都是無法立足的。所以,做家長的千萬不能縱容你的小男孩對誘惑毫無“免疫力”。
給父母的建議
其實,小孩子攀比心理的形成不能全怪孩子,他們畢竟年齡尚小,生活經歷不深,不可能建立起評價事物的正確標準。所以,做家長的積極、及時地引導,孩子虛榮、攀比的壞毛病會很容易改掉。如果家長繼續為他傳輸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你的小男孩就會變得“百毒不侵”,從此對一切誘惑都免疫。
方法一:區分“想要”和“需要”
對誘惑“免疫力”比較低的男孩常常向家長要這要那。面對孩子的這些要求,做父母的如何分清哪些是合理要求,哪些是過分要求呢?
10歲的兒子要求爸爸為他買一個臂力器,爸爸問他:“你是‘想要’,還是‘需要’這個臂力器呢?”
“我想要。”
“對不起,你‘想要’但不‘需要’的物品,我不能滿足你。”
聽爸爸這樣一說,兒子馬上改口:“我需要。”
“你為什么需要呢?”
“……”兒子無言以對。
“兒子,如果你說你學習要用一本字典,或者生活中必須要用某一件物品,爸爸會高興地去給你買。但是,你想要的物品,往往是你的虛榮心在驅使你這樣做。爸爸不能助長你的虛榮心,所以不會滿足你的這種要求。你能聽明白嗎?”爸爸一本正經地給兒子講道理。
兒子雖然很不高興,但仍然點了點頭。
幾歲到十幾歲的男孩,虛榮心很強。由于好奇和攀比的心理,他往往會向家長要求很多。這時,家長一定要分析孩子是“想要”還是“需要”,并給他講明這個道理,才能既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又不助長他的虛榮心。同時,還能幫助孩子有效地抵抗誘惑。
方法二:對孩子的過分要求采取冷處理
男孩:“媽媽,你給我買個新書包吧。”
媽媽:“不是剛買了書包嗎?怎么又要買?”
男孩:“我的書包不好,現在有一款新書包,能起到保健的功能,我們班有好幾個同學有呢。一個書包有多種功能,多好呀,你就給我買一個吧。”
……
面對男孩的嘮叨,這位媽媽不予理睬,繼續忙自己的家務。看媽媽不為自己的要求所動,這小家伙一會兒就把買新書包的事情忘記了。
面對男孩的過分要求,做家長的千萬不可輕易滿足他,否則只會助長他的虛榮心,降低孩子對誘惑的抵抗力。
當孩子提出某些要求時,家長可以先了解孩子想購買該物品的動機,如果孩子只是想顯示自己或與別的同學攀比,這時,家長可以對孩子的要求采取冷處理。即對他的要求不做任何回答,給他幾天冷靜期,等他確定這個物品是否真的需要后,再和他一起討論是否需要購買。即便家長的觀點他不能完全接受,他也不會輕易再向家長提出過分要求。
家長也可借此機會對他進行深入教育,告訴他,其實他花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當你的男孩明白了這些時,他對誘惑的抵抗力就會提升一大截。
方法三:給男孩打一支“誘惑”的“預防針”
男孩經常會問家長這樣一個問題:“爸爸,你每個月的薪水是多少呀?”也許他只是隨便問問,但是,家長卻要警惕孩子因此去與別的孩子進行攀比。這時,做家長的應該怎樣回答呢?也許很多家長會如實回答,也許有些家長會告訴孩子:“這不關你的事,別問”、“問別人的薪水是不禮貌的行為”……但是,最聰明的答案應該是什么呢?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家長的回答:
兒子,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告訴你,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比我們窮,也有很多人比我們更富有。雖然我們家的生活水平比一般的家庭要好一些,但是爸爸媽媽,還有你都要繼續努力工作、努力學習,那樣我們就會邁向更富有的生活。
這位家長很巧妙地給孩子打了一支“誘惑”的“預防針”,這樣回答就告訴了孩子:比我們富有的人很多,只有通過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才能追上他們。這樣,即使孩子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去和別人攀比,聽了家長這樣的回答,他也不會再去比了。
另外,這位家長的回答巧妙之處還在于,他告訴孩子,雖然我們的家庭不是非常富有,但比一般的家庭要好,這樣會使孩子因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而感到自豪。同時,他告訴孩子,我們的家庭并不是最富有的家庭,這也增強了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