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09-01 14:43:05
診斷
學生的學習動機有以下幾種情況,有的想學習好只是為了贏得父母的歡心,有的則純粹是為了贏得父母的物質獎勵,有的則是為了不讓父母傷心……小E則屬于后者。
處方小貼士:
小E在怎樣才是對得起父母的問題上,存在模糊的認識。學習成績上去了固然好,學習成績又不是檢驗的唯一標準,最主要的是自己是否努力學習了。一個人能力的高低遺傳因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每個人能力都有大小和各自的傾向性,美國的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多元智力說,認為人的智力至少包括以下7種相對獨立、相互平等的智力:言語―――語言智力、音樂―――節奏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動覺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只要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盡了最大的努力,勤奮學習就是對得起父母了,就一定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高一新生怎樣適應新舊環境的巨大落差
處方小貼士:
落后地區的孩子,來到大城市往往會有自卑心理。客觀上是由于兩個地區的差異造成的環境適應不良,主觀上是由于自己缺乏自信,過于敏感造成自卑的心態。調解自卑心理小C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學習,開闊視野縮短差距,多和同學交往,獲得成功的體驗是取得自信的重要途徑。二是正確的評價自己。自卑的人總是傾向于過低的評價自己,比較敏感,總認為別人瞧不起自己,其實,據在學生中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同學并沒有瞧不起農村人的心態,只是自己過于敏感而已,上課如果因為自己的鄉音而受到大家的笑話,那也不是瞧不起你,城里的同學也會因為某件事情可能引起同學們的哄堂大笑。所以,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水平、優點和缺點是獲得自信的第二條途徑。回顧一下歷史我們會發現,許多偉人都是出自貧寒落后的地區,自古英雄多磨難,不要把問題歸咎于環境和同學,調整自己的心態才是解決問題的出路。
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許多人缺乏正確的自我意識,養成了自私、狹隘、任性的性格。小D應該注意學習人際交往方面的策略和技能,西方有一句諺語:你想要別人怎樣對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孔夫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這個道理。同學之間的交往是平等的,又有誰愿意朋友高高凌駕在自己之上呢?只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不以自我為中心,不想總是凌駕于別人之上,善于和同學們平等相處人際關系才會好起來。
實例五:小E是個懂事的孩子,雖然她的中考成績沒有達到高中分數線,可是在原來并不富裕的家庭條件下,她的父母毅然決定讓她去開發區某重點中學去擇校,為此她是又慶幸又緊張,慶幸的是自己遇到了這么好的父母,可是她心里又犯嘀咕,擔心自己初中的基礎不好,成績還是不能太理想,那樣的話就太對不起愛她的父母了,所以她現在心情很壓抑。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