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09-08 18:04:5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的各部分結構及其功能。
2、知道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結構的區別。
能力目標
1、通過解剖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學會簡單的觀察方法,以培養觀察能力。
2、通過兩類種子結構特點的比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形成善于通過分析,歸納而得出結論的習慣。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種子的結構,初步樹立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辯證觀點。
教學建議
一、知識體系圖解
二、教材分析
1、本節的重點是種子的結構,而在種子的結構中種皮(包括種孔、種臍)和胚乳可以一般講述,只要講清其功能即可,而胚的結構則需詳細說明。由于胚是將來一株完整的植物體的雛型,是一個沒有完全分化的幼小植物體,而種皮及胚乳只是幫助胚完成生長發育的輔助結構。在胚萌發成幼苗的時候,種皮有胚乳就完成使命而脫落和消失了。所以通過本節的學習,要使學生能夠準確地找到和說出胚在種子中的位置以及胚自身的各部分結構的名稱,同時了解這些結構在種子萌發后將形成幼苗的哪些部分。
2、由于要對種子的內部結構進行觀察,就必須要進行種子的解剖。由于種子內胚的體積很小,其各部分結構不易看清,尤其是單子葉植物種子內的胚和胚乳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不易剝離。所以,讓學生了解胚的結構時可結合掛圖、投影或利用實物投影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3、在觀察玉米種子時,為了更全面地進行了解,可以先選一粒吸漲后的玉米種子,去掉種皮,用針將種子一側中央的白色船形結構剝離,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這個結構的全貌,它就是胚。然后再按照教材指導學生將玉米種子沿胚的縱軸方向切開,然后向切面上滴加碘液進行觀察。使學生從形態到結構有一個完整的對胚的認識。
4、在"觀察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的學生實驗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觀察種孔時,只要輕輕擠一擠,就可以從種孔中流出少量水,以證實種孔的存在與功能;
。2)使用放大鏡要注意規范操作;
。3)觀察胚的結構時,可用解剖針輕輕撥動,以了解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間的聯系。
。4)用刀片縱切玉米種子時,玉米粒一定要泡軟,若使用雙刃刀片時,應用膠帶將一個刃粘封,防止把手切破,切時要墊紙板,防止切破桌面。
三、教法建議
這是本章的重點節。這節課可以采用在課堂上邊講解邊觀察的方法進行。
1、通過"實驗七"觀察并認識單子葉植物種子和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通過列表的形式比較單子葉植物種子和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特點、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認識胚是植物的幼體,是種子中的重要結構。在實驗時,教師還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
(1)在觀察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時,先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種子的外形、顏色等特征。
。2)在觀察玉米種子時,要強調什么是橫切面,什么是縱切面,這對以后的生物課教學也是很重要的。同時還要說明玉米種子只是習慣上的名稱。
。3)教師講清楚解剖方法,并指導學生對照課文插圖或掛圖認識種子各部分的結構和作用。
(4)可以利用問題引導學生觀察種子結構的同時,了解其相應的功能。如:"胚根、胚軸,胚芽與子葉的關系?"、"胚根、胚軸、胚芽中的哪一部分與子葉相連?"為以后講解種子萌發時各部分的生長發育打下基礎。
。5)引導學生進行對比,總結出雙子葉植物種子與單子葉植物種子結構的異同點,進而提出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的名稱和概念。要注意,單、雙子葉植物的區別不宜講得絕對。
2、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誤認為胚乳是胚的結構之一,卻不認為子葉是胚的結構之一。因此,教師在比較種子結構時,應該特別強調胚的結構是包括子葉而不包括胚乳的。
3、聯系實際,利用課本上提供的實驗原理、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驟,探究當地常見植物種子的結構特點。使學生的認識不只局限在菜豆種子和玉米籽粒上。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
1、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以及各部分結構的作用。
2、解剖、觀察種子結構的方法。
難點:
1、胚的結構。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