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10-23 14:43:33
皇帝的新裝
第一部分:
1、《皇帝的新裝》作者是著名童話作家,代表作有,,等。(3分)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3分)
炫耀()滑稽()陛下()
駭人聽聞()隨聲附和()賞賜()
3、文中寫皇帝這樣寫:"他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公園--除非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請用"既不……也不……也不……除非……"寫一句話。(3分)
4、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裝"面前,從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說自己根本看不見它,這是為什么?(3分)
5、他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公園除非是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總是說:(3分)
"皇上在更衣室里。"
(用一句話概括這段話的內容。)
6、"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織得怎樣了。"皇帝想。不過,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稱職的人就看不見這布,心里的確感到不大自然。(3分)
(皇帝為什么會"感到不大自然"?)
7、這場騙局是由一個小孩兒說出真相,這說明了什么?(3分)
8、不過他心里卻這樣想:"我必須把這游行大典舉行完畢。"(3分)
因此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
皇帝已經感覺到老百姓說的話是真的,為什么反而"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
第二部分:
(一)
⑴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談論著這美麗的布料。
⑵當布料還在織布機上的時候,皇帝就很想親自去看它一次。他選了一群特別圈定的隨員--其中包括已經去看過的那兩位誠實的大臣。然后他就到那兩個狡猾的騙子所在的地方去。這兩個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織布,但是一根線的影子也看不見。
⑶"您看這布華麗不華麗?"那兩位誠實的官員說,"陛下請看:多么美的花紋!多么美的色彩!"他們指著那架空織布機,因為他們相信別人一定可以看得見布料。
⑷"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沒有看見!這可駭人聽聞了。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一個皇帝嗎?這可是我遇見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極了!"皇帝說,"我十二分的滿意!"
⑸于是他就點頭表示出他的滿意。他仔細地看著織布機,因為他不愿意說出他什么也沒有看到。跟隨他來的全體隨員也仔細地看了又看,可是他們也沒有比別人看到更多的東西。不過,像皇帝一樣,他們也說:"哎呀,真是美極了!"他們向皇帝建議,用這新的、美麗的布料做成衣服,穿著這衣服參加快要舉行的游行大典。"這布是華麗的!精致的!無雙的!"每人都隨聲附和著,每人都有說不出的快樂。皇帝賜給騙子每人一個爵士的頭銜和一枚可以掛在扣眼上的勛章,同時還封他們為"御聘織師"。
……
⑹這樣,皇帝就在那個富麗的華蓋下游行起來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說:"乖乖()皇上的新裝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麗()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誰也不愿意讓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見,因為這樣就會顯出自己不稱職,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從來沒有獲得過這樣的稱贊。
⑺"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穿呀!"一個小孩最后叫了出來。
⑻"上帝喲,你聽這個天真的聲音!"爸爸說。于是大家把這孩子講的話私自低聲地傳播開來。
⑼"他并沒有穿什么衣服!有一個小孩子說他并沒穿什么衣服呀!"
⑽"他實在沒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說。皇帝有點兒發抖,因為他覺得百姓們所講的話似乎是真的。不過他心里卻這樣想:"我必須把這游行大典舉行完畢。"因此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他的內臣們跟在后面走,后中托著一條并不存在的后裙。
9、文中劃線句子屬于描寫。(2分)
10、兩位誠實的官員指著那架空織布機違心稱贊布料的原因是什么?(3分)
11、皇帝什么也沒看見,為什么說"真是美極了""我十分滿意"?(3分)
12、"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一個皇帝嗎?"是兩個句,這兩個句子既寫出了皇帝的,又寫出了他的。(3分)
13、下面說法有誤的是()(2分)
A、開頭一句獨立成段,略寫百姓的議論,為后文游行大典的盛況埋下伏筆。
B、從這幾段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一個虛偽、昏庸、愚蠢的人。
C、在這幾段選文中皇帝是中心人物。
D、皇帝既欺騙別人又欺騙自己,目的就是為了盡快穿上美麗的新衣。
14、歸納選文的中心意思:(3分)
15、"誰也不愿意讓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見"的原因是什么?(3分)
16、"你聽這天真的聲音!"一句中"天真"的含義是。(3分)
17、在文中括號內加上恰當的標點。(3分)
18、為什么小孩子說真話?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因為大臣們怕被人認為是不稱職或愚蠢的人而革了官職。
B、因為百姓們怕別人說自己愚蠢,所以不敢說真話。
C、因為小孩天真無邪,無私無畏,所以最于說真話。
D、因為大臣們和百姓們為了維護皇帝的尊嚴不便說真話。
19、"他的內臣們跟在后面走,后中托著一條并不存在的后裙"一句揭露內臣的本質是。(3分)
20、這篇童話反映生活的主要方式是()(3分)
A、擬人和想象B、比喻和夸張C、想象和象征D、想象和夸張
21、通過一個孩子講出真話,作者要表達怎樣的中心?(3分)
22、把文中寫皇帝神態的句子寫出來,分析其作用。(3分)
23、想象一下皇帝聽到議論之后的反映,請寫下來。(50字以內)(3分)
(二)
在一個很大很大的山谷邊上,有座大山,山上有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有許多條泉水在山腰上匯成一條山溪,從山上直瀉而下形成了美麗的瀑布。溪水灌溉著樹木,樹木長得越來越好。山下有一片片草地,草地上有各種各樣的鮮花,有紅的、黃的、紫的,非常美麗。大山、樹和泉水們是好朋友,互相照顧,互相幫助。不久,人們發現了這個地方,覺得很美麗,于是這里成了一個風景區,大家喜歡到這兒來玩,都說:"這座山真美!"
慢慢地,大山驕傲了。有一天,夏風撫摸著巖石,發出吱吱的響聲。大山說:"樹啊,你走吧。人們喜歡我,贊美我,不喜歡你。而你呢,你依靠我生存,你是寄生蟲!你還是滾走吧!"
樹聽了很生氣:"我走了的話,你會變矮、變丑,失去常態。"
大山卻說:"不會,我仍然會像往常那樣高大,那樣美麗。滾吧!不用多說。"
山上沒有了樹,少了颯颯的笑語聲,少了鳥兒的嬉戲聲,慢慢地游人也少了,大山暗暗嘆息。其實,他不知道,更大的悲劇還在后面呢。一天,一場大雨過后,山上小流里的山洪瀑發了,因為沒有樹的根部來保持水土,大量的土壤被帶走了,綠色的草地、鮮艷的野花也沒有了。山上從此變得荒涼了,成了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大山后悔了,他對小溪說:"我真不該趕走樹,現在,游人們都不來了,多冷清啊!你說怎么辦呢?"小溪只是搖頭,他也沒有辦法啊。于是大山天天流淚,懇求上天幫他把樹請加來。這一切感動了春姑娘。第二年春天,她勸回了樹,大山又披上了綠裝,游人又多了,小河又歡唱起來。
過了些日子,大山又驕傲起來,他以為:只要有他和樹就行了,便大聲向小溪嚷道:"你這個沒用的東西,只知道一天流呀流呀,如果沒有樹,我早就被你沖得亂七八糟。而且你十分軟弱,人們把你倒進什么樣的桶,你就變成什么形狀,一點兒主見也沒有,滾吧。"
小溪聽了后,非常傷心地說:"沒有我,你會干枯的。"
大山還是不聽勸告,趕走了小溪。
后來,大山覺得越來越不對勁兒,大地枯裂了,樹葉黃了,落了,花凋謝了,到處一片凄涼景象。他實在受不了,忙對樹說:"樹啊,我又錯了,我們離開了水,真的是不能活下去了。"樹無力地點點頭。大山只好向上天乞求,太陽公公看見了,嘆了口氣。他把水變成水蒸氣,又把水蒸氣變成雨滴落下來。下雨了,大雨滋潤了第一寸土地,樹木活了,大地又有了生機。大山恢復了常態,游人們又來到了這美麗的地方。
從此以后,大山再也不驕傲了,因為他已經懂得了:世界不是一個人創造的,輕視任何一個人都是不對的。
24、本文表達的主題思想是什么?(3分)
25、文中交待大山的思想感情發生了幾次變化?其根源是什么?(3分)
26、文中景物描寫的特點是什么?(3分)
27、大山"后悔"的原因何在?(3分)
28、大山為什么"再也不驕傲了"?(3分)
29、如果從"環保"的角度,你受到哪些啟示,談一談。(3分)
(三)
鷹和鼴鼠(俄·克雷洛夫)
輕視從下面來的忠告是愚蠢的,首先應該考慮他們提出的是怎樣的忠告。
鷹王和它的鷹后是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遠離人類的森林。它們打算在密林深處定居下來;于是挑選了棵高大的枝繁葉茂的橡樹,就在最高的一根樹枝上開始筑巢,打算夏天在這兒孵養小鷹。
鼴鼠聽到這些消息,大著膽子來警告鷹王。
"這棵橡樹,"它說,"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幾乎爛光了,隨時都有倒掉的危險,最好不要在這兒居住。"
嘿,可不是怪于!老鷹需要借重鼴鼠的見識?那躲在洞里的鼴鼠!難道它否認老鷹的眼睛是銳利的嗎?這鼴鼠是什么東西,它竟膽敢干涉鳥大王的事情?
鷹王不跟鼴鼠多啰嗦,它瞧不起這樣的勸告。它立刻動手筑巢,當天全家就搬進去了。該是鷹后停止漫游的時候啦。一切都很順利,生出來的小鷹都是可愛的小家伙。
可是,一天早晨太陽正升起來的時候,鷹王打獵完了,帶著一家子的豐盛的早餐,從天空的高處飛回家來時,它看見它的那棵橡樹已倒掉了,它的鷹后,它的子女,都已經摔死了。
啊,慘重的是鷹王的悲憤。"我多么不幸啊,"它哭道,"因為我把最好的忠告當做耳邊風,命運就對我的驕傲給以這樣嚴厲的懲罰。我從來不曾料到一只鼴鼠的警告竟會是這樣千真萬確的,這豈不是怪事嗎?"
"因為你瞧不起我,"謙恭的鼴鼠答道,"你不肯想一想,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因此一定和樹根非常接近,樹根的好壞誰也沒有我知道得更清楚的了。"
30、就本文的內容而言,誰"輕視來自下面的忠告","下面的忠告"指的是什么?(3分)
31、找出文中直接的心理描寫,在下面打上橫線,并說說這段描寫表現了老鷹的哪些心理活動?(3分)
⑴
⑵
⑶
32、在不改變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將下列句子改寫成不帶問號的句子。(2分)
⑴難道它否認老鷹的眼睛是銳利的嗎?
⑵這鼴鼠是什么東西,它竟膽敢干涉鳥大王的事情?
33、從文中找出作者直接發表議論的文字,在文字下面打浪線,并說說這種議論的作用。(3分)
34、"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因此一定和樹根非常接近,樹根的好壞誰也沒有我知道得更清楚的了。"想一想這句話說明了什么道理?(4分)
《皇帝的新裝》答案在下頁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