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作者:柯進 2007-08-22 08:06:59
由于三進兩出北大、清華,四川考生張非被媒體視作“史上最牛高考釘子戶”和“考霸”;由于兩度退學與網癮之間的一段特殊關系史,以及今年高考再進清華的“神奇”,張非又成了被眾多嘴唇不斷追逐的“奇才”。
然而,之于張非,可以帶走的,是二進清華深造的難得機遇;帶不走的,卻是發生在他身后令人深思的教育故事。
被媒體稱作“史上最牛高考釘子戶”的四川南充考生張非,三次參加高考,先后被北大、清華錄取,又因網癮很快被兩度退學。今年2月,張非返川復讀兩個多月后,以677分的成績,名列南充市理科第二名,再次考入清華。
從2003年第一次高考至今,張非用4年時間試圖解開一個無法說清的“魔咒”。
對于這段本不該走的彎路,張非本人內心痛苦;父母也一再絕望;社會在驚嘆之余也是眾說紛紜……
眾多的傳言認為,網絡游戲是導致張非走這段彎路的直接推手。之于他三次高考逢考必進名校的“神奇”,媒體也因此將其定格為“考霸”和“史上最牛高考釘子戶”。
4年間,張非“三進兩出”的這段特殊經歷,充滿了遺憾,也充滿著疑問。這位逢考必進名校的“高考奇才”,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他的成長歷程又折射出怎樣的教育現實?
張非的父親張道誼說:“張非最近有了一些變化,尤其是在接受了‘網絡戒毒第一人’陶宏開教授的治療后,變化不小。”
7月24日,對張非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為,這一天,他把家里一百多平方米的地面反復拖了幾遍;因為,這一天,他開始主動上街買菜;因為,就在這一天吃過晚飯后,他主動要求陪父母一起外出散步……
然而,此前他的生活卻是另一番景象。
“從小就跟一般孩子不太一樣”
哪怕地上有張紙,他都會撿起來看看上面的字;平時看書,不識的字、不懂的句子,他會主動去請教高年級同學;每天放學,當同齡的孩子四處玩鬧時,他卻躲在家里看書,而且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張非的成長經歷似乎印證了他在個人博客上的這句“自白”。
張非的父親張道誼,雖是廣安市岳池縣大佛鄉初中物理教師,但他從未輔導過兒子,也從未給他買過一本教輔書。因為,在這位教師出身的父親眼里,市面上林林總總的教輔書,要么知識面太窄,要么就是種類繁多、知識重復。
雖然早期張道誼一直主張讓孩子多看書,但在談及張非的學習習慣養成時,張道誼卻感到十分“意外”。因為,對于張非這樣一個學習主動性很強的孩子,張道誼唯一能想起的“經驗”只是:從孩子兩歲多開始,每天給他講10至20分鐘的故事。
“張非是個好奇心很強的孩子。”張道誼清楚地記得,在張非三四歲時,若是哪天因事沒給他講故事,他便吵著不睡覺。白天,父母上班后,他便躲在家里翻閱書柜,查找父親講過的故事。若是遇到不識的字或不懂的句子,他都一一標記,等父親下班后再逐一求教。倘若,遇上父親工作忙,小張非只能耐心等待。
目不識丁與強烈的閱讀欲之間的矛盾,使小張非萌生了上學的愿望。6歲那年,看到鄰居家的孩子背著書包高興地上學,小張非便扯著父母的衣角,成天鬧著要上學。本來按當地要求,適齡兒童入學一般得經過幼兒園、學前班的過渡。但,張道誼帶著兒子張非直接去附近的香山小學報名。起初,得知張非此前并未受過正規的學前教育,香山小學有些猶豫。然而,經過簡單測試,一年級老師欣然接收了張非。因為,在測試中,張非識的字,比上過幼兒園的孩子還要多。
上學后,張非的求教對象更多了,除了父親,他會很主動地去問高年級同學。
“老師”的多元化,使張非的閱讀欲進一步膨脹。每天放學后,他不會像同伴們那樣沿途玩,而是很快回家,去尋找那些隱藏在字里行間的童話人物,那些時空久遠的歷史片段……
這是一個別樣的童年。在父親眼里,張非的童年裝滿了古今中外的童話、傳奇故事:既有《格林童話》中的白馬王子、白雪公主,也有《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里栩栩如生的英雄傳奇,還有《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山上有著七情六欲的諸神故事。
每天放學,鄰居家的孩子大多是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玩,而小張非就像一根木樁,三四個小時地“釘”在書桌前。母親祝明燦擔心兒子弄壞眼睛,常常“沒收”張非手上的書,“趕”他出去玩。即便被“趕”出了門,但要是在路上看到一張紙,他也會撿起來仔細瞧個遍;若是偶遇地上的螞蟻搬家或者螞蟻找食,他也能蹲下來瞧上半天。
張非最初讀書的這種專注,并未引起父母的太多注意。因為,張道誼一直認為小孩愛聽故事、看童話,是天性,并無特別之處。其實,真正讓張道誼發現兒子的“與眾不同”,是偶然發生的兩件事。
雷聲是張非從小最害怕的。小時候,每次打雷,張非都會捂著耳朵躲進父母的懷抱,或躲到比較隔音的房間。但在張非上小學時的一天,突然下起了雷陣雨。出外辦事的父母擔心孩子害怕,冒雨匆忙往家里趕。但是,趕到家后,張道誼發現兒子并沒有像自己擔心的那樣,而是安靜地坐在書桌前看書。張道誼便關切地詢問兒子:“剛才打雷時,你躲在哪?”“剛才沒打雷啊,我一直在看書沒聽見打雷!”
兒子的回答讓張道誼吃驚,并為兒子的專注暗自高興。
雖然小張非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但對父親“一千零一夜”式的故事,還是百聽不厭。有天晚上,張道誼從學校上完晚自習回來,就趕著批閱初二學生的物理試卷。看到父親回來,張非就纏著張道誼繼續講前一天還未講完的故事。忙著閱卷的張道誼隨手拿起一張試卷,應付著兒子:“你要是能把這張試卷做到60分,我就接著講故事。”看著父親一本正經的樣子,小張非從父親手上拿走了那張空白試卷,回了自己的房間。
大約一小時后,張非拿著試卷出來了。整張試卷,除了實驗題和兩道綜合題外,張非做完了所有的選擇和填空題。張道誼現場批改,張非的試卷除了做錯兩道填空題,其余的全部正確!
這讓張道誼喜出望外。“從那時起,我覺得張非跟一般孩子不太一樣。”張道誼說,此前他從未教過張非初中物理方面的知識,這些都是張非自學的!
與張道誼的感覺相似,整個小學和初中,張非不論在哪個學校讀書,父母雖從不敦促他學習,但他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而且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呵護。回到家里,他也經常和父母交流。
在張非家,記者看到了張非的許多停留在照片上的歷史:高中以前,張非經常作為學生代表在學校發言。可以說,如果將眼前的張非,放在任何一個家庭,都是一個讓家長放心、老師省心的好孩子。但,就是這么一個從小備受呵護的好孩子,最后還是未讓家長放心。
問題到底出在哪?
“家庭代勞的心是好的,方式是錯的”
從前,父母工作忙時,他都要幫著分擔家務。但是,他每次洗完衣服,母親認為洗得不夠干凈,還是要重洗;他每次擦完家里的地板,母親認為該擦的地方還沒有擦,也要重擦
中國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代勞,由來已久。其通病就是,對于孩子的成長,家長總以一種“你必須怎么樣”的模式,進行管束。尤其在當前教育改變身份的現實環境下,“剝奪”孩子分擔家務的權利和義務,讓他們安心學習,成了眾多家庭的一種不自覺的選擇。剛剛“治療”過張非的陶宏開教授認為,家長的這種選擇,心是好的,方式是錯的。因為,這種替代教育并不能真正讓孩子自己在實踐中長大。相反,這種“代勞”使一些孩子的情商發展,遠遠滯后于心智方面的發展。
作為個體,張非是極具傳奇色彩的;但,作為中國式的家庭教育,他又是普通的。在張家,父親沉默少語,母親勤勞干練。二十多年來,這個三口之家的“話語權”,自然也就由母親掌握。不知是巧合,還是長期的個人習慣使然。母親是大佛鄉小學食堂的工人,所以她每次洗衣服都有個習慣:搓完后,要用清水漂洗數遍才肯罷休。
張道誼說,張非從小就很懂事,只要遇到父母忙,他就會主動幫家里洗衣服、擦地板,但母親不僅總是抱怨他做不好,而且只要孩子干過的家務,母親一般都要重新做一遍。甚至有時張非剛要動手干什么家務,母親就立即翻出以前張非未做好的家務“舊賬”,不停地嘮叨,并叮囑孩子“看書去”。久而久之,張非也就干脆不再“插手”家務,只管看他的書。
提起做家務的那段往事,張非先是憨厚地笑著,然后眼睛直盯住一個地方,笑容也漸漸由腮幫向嘴角擴散。緊接著,便反復表示對媒體的“圍追堵截”,已不勝其煩,并連聲道:“我不接受采訪。”爾后,他低下頭,久久地沉默。
當記者與張非父母聊得正酣時,張非突然從牙縫里蹦出幾句話:“很多人說我懶散,是失實的。不是我不想幫家里干活,而是家里人總覺得我干不好,不要我干。既然干不好,還干啥子嘛。況且我做完后,媽媽還要做第二遍。”
如果要尋找張非的成長與父母,以及家庭教育的關系史,在張非24年的成長歷程中,其實可以找到很多。
2004年暑期,從北大退學后,張非進入南充市十一中復讀。2005年高考,他以703分并列南充市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北大退學的痛苦經歷,讓張非父母更加警惕兒子的網癮。
然而,進入清華后,張非只堅持了一個學期,網癮再次發作。為了敦促兒子順利完成學業,母親祝明燦專程趕到北京,租了一間房子,一邊打工一邊“給他洗衣服、管他的錢”。
祝明燦的陪讀,并未管住兒子。但她驚奇地發現,中學時曾被老師、同學、親友贊不絕口的兒子,竟然在清華園的眾多孩子中間,其缺點一覽無余:經常缺課玩游戲,幾乎不跟同學來往,穿臟的衣服緊緊地塞在桶里,與父母相處時基本都是話不投機。但是,對于兒子的“病因”,祝明燦并沒有想明白。
今年2月,舊傷未愈新傷又來。祝明燦的貼身陪讀,仍然未能挽救兒子再次退學的命運。從清華返川后,父母幾近絕望。想到這個家庭將來的前途,以及張非曾在南充十一中復讀時最喜歡的葡守春老師,退休后又返聘到南充十中,于是,父母合計讓兒子去南充十中復讀。
辦完入學手續,只等正月初五學校開學。正月初四那天,因孩子寄養在張家,張非的二舅便給了張母1000元現金,用以貼補張家的生活開支。善良的張母便以“二舅給你讀書”為由,順手將這筆錢給了張非。隨后,兩個長輩由閑聊孩子兩度退學的前因后果,轉而嚴厲斥責張非。
當天下午,憋氣的張非揣著母親給的1000元錢,離家出走。當晚,看到兒子久久未歸,張母以為兒子提前回校了。然而,第二天南充十中開學,張非壓根兒就沒到校!打電話挨個詢問親友,都說沒見過張非的影子。
該不會是網癮又犯了吧?張道誼夫婦幾乎同時想到這個誰都不愿揭開的傷疤。情急之下,夫妻倆按張非可能出入的網吧,對附近兩市一縣展開“大搜查”:從岳池縣城到廣安市,再到南充市,兩人挨個盤查。三地的大街小巷幾乎翻遍,還是沒有兒子的下落。
3月29日,高考報名的最后一天,神秘失蹤36天的張非突然出現在南充十中的教室里。班主任張正川介紹,如果張非再晚回來幾個小時,也許今年就可能與高考失之交臂,更不消說重進清華了。
原來,失蹤的這36天,張非是拿著母親給的1000元錢,在網吧度過的。據張道誼描述,剛回到學校時,兒子面黃肌瘦,“整個人都顯得沒有精神”。
“他媽媽平時總是對著孩子嘮叨,對孩子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放心。”張道誼說,有段時間張非與父母幾乎無話可說,甚至連母親做的飯都不吃。尤其是染上網癮后,兩代人的這種心理對立更加突出。
“沒有人生規劃的教育,是殘缺的”
中學與中專教育方式的突然改變,使沒有了升學壓力的張非,不自覺地踩著學校教育的鼓點變化著:平時缺課玩游戲,寒暑假便把所有課本背回家自學,開學后每門課交5元錢補考費,他都能輕松地一次補考過關
在父母眼中,張非從小就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小學時,每次考試不僅都是班級第一名,而且每次至少要把第二名甩出50分。有一次期中考試,由于與第二名的分數差縮小到20分,回家后,張非為此還大哭了一場。
張道誼說,在學習上,張非從不讓人擔心。然而,1997年的一個選擇卻改變了他的命運。
1997年中考剛結束,母親出于讓兒子早畢業、早工作的考慮,便提議讓張非報考當時就業形勢很好、學制4年的四川省郵電學校。最后,按母親的“設計”,張非以廣安地區第二名的成績,考入四川省郵電學校。
可是,讓父母萬萬沒想到的是,一直成績優秀的兒子,在就讀中專的第二個學期末,成績竟一落千丈,不僅成了班里倒數幾名的學生,而且還有兩門課沒有參加期末考試!
無奈之下,父親撥通了班主任的電話。然而,班主任的回答讓張道誼簡直不敢相信:從小嗜書如命的兒子怎么可能染上網癮?但是,實際情況容不得張道誼懷疑。因為,電話的那一頭,班主任的語氣斬釘截鐵。
擱下電話,張道誼狠狠地揍了兒子一頓。那也是張道誼第一次打張非。“當時聽到的消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張道誼說,從那以后,“我們幾乎沒給過他好臉色。在家里,我們罵他;上學了,我們打電話罵他,寫信還是罵他。”
父母的恨鐵不成鋼不但沒有奏效,反而加深了兩代人的心理隔閡。張母介紹:“那時聽到我們的批評,他要么就發脾氣,要么就成天悶悶不樂。盡管如此,但這孩子骨子里確實有股聰明勁兒。”
染上網癮后,張非平時很少去教室上課。即便去了,也是干自己的事情。每到考試,他的很多課程都是一路“紅燈”。后來,他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寒暑假,他一定會把上學期學過的課本背回家自學。
開學后,他只要按學校規定的每門課交上5元錢補考費,所有掛科的科目都能一次性補考過關。
此后,父母的斥責一直沒有停過,但張非還是在屬于他個人隱秘的網絡世界里,繼續尋找自己的精神寄托。“網絡游戲有很多種,我并不喜歡槍戰、兇殺等暴力游戲。因為,那里有太多競爭,太多的血腥味,沒什么意思嘛。我一直玩的是策略型游戲,那里面充滿著智慧和哲理。”張非如是說。
1999年春節,張非的人生又一次變軌。就在這年春節期間,張非的英語老師任靜在寫給張非父母的信中說,基于張非的聰明和學校環境,建議家長考慮讓孩子去讀高中,將來必能考上好大學。
收到信后,父母左思右想,覺得也許適當改變環境,兒子的網癮可能會好轉。最后征得張非同意后,父母將他送進了岳池中學。
不過,事與愿違。上高中后,張非的學習成績雖然并不讓父母擔心,但網癮還是未因環境的改變而戒除。張道誼介紹,起初,對于他缺課上網的毛病,老師管得很嚴。到了高三,張非還是“學習、上網兩不誤”:每天上午一般都是上前兩節課,后兩節課往往就去網吧玩游戲,以致于班主任在批評學生缺課時,經常遭到學生的質疑:張非不在教室為什么不管?而老師的回答大多是:“張非的成績好!不管他,一樣能上北大、清華!”
2003年高考,張非以606分考入北大。
“不知道張非這孩子從小讀書的專注,是幸事,還是悲事。讀書可以沉下去讀,上網也能這樣。”
張道誼嚴肅地說著。在北大剛讀到一年,張非因長期上網,導致兩個學期開設的18門課中,累計7門掛科,不及格科目超過北大規定的退學標準(達到5門就退學)。
離開北大時,一家三口抱頭痛哭,不知如何去面對鄉親父老。退學使張非如夢初醒,他決定返川復讀。
北大退學后,一家人心情異常沉重。因為,畢竟兒子是大佛鄉第一個考上北大的。況且,去北大報到前,大佛鄉政府還專門舉行過盛大的歡送儀式。“而今,兒子不爭氣被學校退學,面子上過不去嘛。”
祝明燦心直口快地說,那段時間,張父走路都恨不得繞開熟人。
為了切斷兒子與網吧的聯系,2004年8月,張非被送進距南充市區十多公里的南充十一中復讀。次年高考,張非以703分如愿考入清華。然而,網癮就像張非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魔咒,始終揮之不去。
地理上,北大與清華一路之隔。熟悉的馬路,熟悉的建筑,以及北大退學的酸楚,對剛入清華的張非來說,這些無疑是一種鞭策。因而,在清華軍訓期間,張非除了有一次上網查資料外,并未接觸過電腦。
但,情感僭越理智,是青年人常有的事。張非說,學校上課后,看到滿眼盡是比自己小幾歲的同學,一向自尊心很強的他便倍感自卑。原本寡言少語的他,更加封閉。于是,抱著玩一會兒游戲的僥幸心理,張非不知不覺地再次重復著過去那個可怕的“故事”。
2006年10月,張非已累計5門功課掛科,不及格科目的學分,超出清華規定的20分的“警戒線”。
張非別無選擇,只能再度退學。
“對于當前的青少年學生來說,沒有人生規劃的教育,是殘缺的。”張非的班主任張正川說,“與張非近距離交往了兩個多月,我們談論了許多問題,但他從未談過自己的人生規劃,這也是我最擔心的。”
“沒有人生規劃,并非張非一個人,這是目前中國很多青少年存在的一個共性問題。當然,其中也有不同教育模式之間自然銜接的問題。”專門從事青少年素質教育研究的陶宏開教授認為,長期以來,社會、家庭和學校對于基礎教育的目標單一且有著驚人的相似---讀完小學讀中學,讀完中學考大學。
但是,像中專、大學等基礎教育以外的教育,卻是一種“輸出式教育”,也就是,這些層次的教育目標是指向社會各行各業的人才需求,每個學生畢業后都將向不同的行業分流,而一些習慣了中小學單一目標指向的學生,往往是選擇越多,就越不知所措。
最后兩個月,一群人的“高考”
復讀的這兩個多月,他住在學校安排的單間宿舍里,班主任定期去食堂給他的飯卡充值,各科教師為他量身訂制復習計劃;臨近高考,每天中午、晚上不僅陪他去校外吃飯,而且還經常帶著他散步“張非這孩子是我教書11年來最費心的一個學生,他是一個絕版,他給我留下了一生難以磨滅的印象。”南充十中復讀班班主任張正川老師說,對于張非這樣一個相當特殊、相當個性的學生,無論學校還是科任教師,都為他傾注了極大的心血。在十中復讀的兩個多月,張非的出現也是對教師的一種挑戰。
因為,教師們必須依據他的特點,“因材施教”。
這兩個多月,張正川感覺身體有種被透支的味道。剛來復讀時,丟了兩年高中的張非,并不適應已修訂過的新教材。因而,第一次月考,張非只考了四百多分,而且起初連試卷都不愿交。
為了讓張非安心復習,學校“格外開恩”:免費為他單獨安排了一間宿舍(其他學生一般是6至7人一間宿舍);學習上,各科教師都根據學科特點,分別為他制訂特殊的學習方案;與此同時,張正川還動員各科教師為他搜集、整理和編輯一些非常經典的考題,專門用以張非的考前“熱身訓練”。
生活上,張正川更像是一個“內務總管”。為了讓張非全身心投入學習,張正川不論多忙,都會定期去食堂給張非的飯卡充值。臨近高考時,張正川每天早上拿著自家的土雞蛋,給張非補充營養;中午和晚上,張正川便帶著他去校外餐館進餐。而這些開支都是張正川自掏腰包的。晚飯后,張正川還經常陪張非去野外散步,以減輕其壓力。
雖然南充十中地處中心城區,周邊一公里內網吧林立,但在最后兩個月的沖刺階段,張非并未去過網吧,而是按照家庭、學校和老師的期待認真備考,很少與同學往來,即便同桌也是如此。他的精力全部“釘”在學習上:用一個月時間讀完了高考應試科目的所有教材,甚至連教材上的錯別字、語法誤用的地方,他都挑出了不少。
所有人的努力沒有白費。6月高考,張非不負眾望,再次考入清華。
兩個月的貼身交往,張正川成了張非眼中的“哥們”。張正川說:“原因就在于,我走進了張非的世界,我愿意聽他的奇思妙想。也許,別人并不能理解他。”而在張正川眼里,張非是絕無僅有的,是透明的,本真的;他的世界,就如同他并不在意人際交往中的一些禮儀一樣,遠離世俗……
這些,都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改變。
但是,之于張非父母,之于張正川,他們最擔心的,依舊是這個“高考奇才”,將來的路該如何走下去?是按張正川的設想,給張非組建一個團隊,讓其專門從事特殊領域研究,還是按社會目前“大一統”的模式,按部就班地培養呢?
關于這些,都只是旁觀者的猜想。張非和他的故事,可能將在時間的流沙里被人們淡忘。但是,他背后的教育現實,也許會成為一個特定時代的歷史印記。
如今的張非,與父母重歸于好,并與家人學起了“斗地主”游戲,母親則在一旁“觀戰”。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