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中校長劉長銘blog 作者: 2008-11-14 09:07:08
2003年高考后,北京四中的徐稚老師將十幾個孩子的成長感悟編纂成書,起名為《從北京四中到北大清華——打開高考黑匣子》。書的內容是孩子們寫的在四中成長的真情實感,因此吸引了不少讀者,特別是在校學生,因為他們是作者的同齡人。幾年中我陸續接到了不少來信。有專家強烈建議更改書名,認為這個書名降低了書本身的價值,也與內容不符。但雖幾經增印書名依舊,大概是出版商擔心影響銷售罷。畢竟高考是當今社會最為敏感的字眼。
讀過此書的人,大都產生了失望和渴望的感覺。讀者原本以為書中介紹的是高考的制勝法寶,點金之術,其實不然,故而失望;然從十幾個孩子成長的過程,許多讀者體會到了北京四中民主和諧、豐富多樣的文化氛圍,因而產生了對真正的學校教育的渴望,引發了對自己、對孩子成長問題的深思。本書可以說是這本書的續作。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與幸福,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成功與幸福,但是究竟什么是成功與幸福,這個帶有哲學和宗教色彩的問題幾千年來始終困擾著世人。
高考前后,不少地方的高級酒店掛出招牌,預定慶功宴、狀元宴、謝師宴等等,眼花繚亂,不一而足。這似乎給世人一個昭示:只要跨進高等學府,就得到了成功與幸福,考進了名牌大學,就成了“成功男孩”或“成功女孩”。正因為這樣,每年的書店或書攤上都擺放著大量的總結高考經驗或猜題押題的書,如狀元寶典、狀元秘籍、狀元試卷、狀元之路等,世人爭相搶購、趨之若鶩,有些人明知此書不適合自己,但總覺得開卷有益,讀完之后,得上個一招半勢,雖說考取狀元不易,但打上點折扣或傷耗,說不準也能得個榜眼探花什么的。
家長和教師——這些生活中有過曲折經歷的過來人——都希望下一代或者學生能夠不走自己曾走過的彎路,不經自己曾經的坎坷而徑奔成功,于是他們不厭其煩苦口婆心的給孩子以這樣或那樣的忠告,他們覺得孩子只要不犯大人們曾犯的錯誤,不走大人們曾走過的彎路,就能規避失敗,一路順風,成功唾手可得。據說某公的墓志銘寫道,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開始,世界上將有一半成為偉人。
相關文章:
但是,很多人想錯了。
不論社會如何進步,每個人的個人生活都不可能事事如意,完美無缺。因為社會上的千千萬萬的人有千千萬萬種不同的愿望和要求,任何社會都不能完全滿足每一個成員的愿望和要求。新的美好和新的煩惱總會同時產生,個人愿望與現實生活之間永遠存在差異。孩子們可能避免了大人們曾經走過的彎路,但是他們今天面臨著更多的是長輩們不曾經過的岔口。社會是不斷進步和變化的。即便此公真能轉世,他所看到的也絕非前世風光,會產生同今人一樣的迷茫,未必顯得更加聰明。
人的愿望得到滿足,我們姑且稱之為成功,沒有得到滿足,便是失敗,遭受挫折了。就拿上大學來講,北大清華哈佛耶魯等中外名校永遠容不下所有考生,即便每一個學生都不折不扣一絲不茍地按照老師和家長的教導去做,也總有多數孩子擠不進名校的大門,遭受挫折和失敗。其實,在如此百般呵護中長大的一代人承受一點點挫折和失敗,就如同在一桌豐盛酒宴上添幾道清淡素食或怪味小吃,是宴席上不可缺少的搭配。人的生活就如同享用大餐,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不嘗遍所有菜肴就不能算真正享用,那才是終身遺憾。其實,有缺憾才是完美,沒有缺憾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這就如同鑒賞美玉,上面的瑕疵非但不會降低它的價值,反而證明它是真正的天然玉石,而沒有任何瑕疵的必定是假貨。
那些過來人——我是說那些已經把孩子撫養成人的人,包括家長和老師,在回顧往事的時候,常常會吃驚地發現,當年自己所走的彎路、所犯的錯誤、所遇的坎坷,總之那些不希望發生和看到的事情,在自己后代或學生的身上幾乎一樣不少。悔恨自己當年沒有專心用功,可現在孩子課外的事情不知比自己當年多多少倍;悔恨自己當年迷戀小說而荒廢學業,可現在孩子卻迷上了博客、搖滾、軍事、明星,絲毫不把考試分數放在心上;悔恨自己當年早戀,沒想到現在的孩子比當年的自己更早就春心萌動;總希望孩子工作穩定,成家立業,不像自己當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可孩子偏偏喜歡跳槽,挑肥揀瘦,總不安分守己;給孩子鋪好的一條平坦大道,可孩子偏偏不愿意走……孩子們似乎在重演著上一輩人帶有缺憾的人生。其實,成功與失敗,順境與挫折都是人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畢竟生活的哲學不是老師和家長教給的,孩子們樂意自己去體驗,去感悟,去品嘗成功與失敗的滋味,去承受挫折帶來的痛苦。這就是成長的規律。
那么,學校教育還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學校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成果的一種方式和途徑。因此,學校的重要任務就是讓學生掌握他們應當掌握的知識,這包括國家規定的課程內容,以及他們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對知識掌握的效果如何,要通過考試來檢驗。盡管今天的考試方式還很不完備,但它不可缺少。然而,學校教育的作用并非僅此而已。
學校教育要使青少年學會更好的融入群體與社會當中,使他們學會與人相處,這樣才能使我們在未來擁有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我們才有平靜的生活;學校教育要使青少年獲得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動力、熱情和必備的基礎,當然,還要懂得終身服務社會,這是北京四中一百年來始終倡導的理想追求;學校教育要使青少年在紛雜的事物中學會選擇,具有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力,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社會中,美好得到弘揚,丑惡得到抑制;學校教育要為青少年多樣化的發展提供可能和條件,使他們具有獨立健全的人格和鮮明健康的個性,這樣才能使我們未來的社會生活變得五彩斑斕;學校教育要使青少年擁有善良的人性、美好的內心和優雅的舉止,這樣才能使我們未來的生活充滿關愛、友好、尊重和文明;學校教育要使青少年學會清醒而客觀地認識自身的價值和在社會上恰當的位置,并養成時時自我反省的習慣,學會自我調整,使自身不斷完善;學校教育應當使青少年逐漸懂得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包括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人類和對后代的責任,因為這樣才能確保我們人類正常延續;總之,學校教育要有助于不斷提高人的生命的質量,使今天的青少年在未來的生活更加文明、更加科學、更加幸福、更加美滿。學校教育絕不意味著只是讓學生將幾本教科書爛熟于心。
其實,扯了這么多,繞了那么大的圈子,目的是想說明一點,本書作者這幾十個孩子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高考的結果各有不同,去向各不相同,用社會流行的尺度評判,他們有些是成功的,有些可能不算很成功。但是,他們的共同點是在三年的學習中,充分地體味了生活,認識了自我,這是他們走向未來生活的重要準備。還有一點,就是從他們的敘述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內心是充實的,充滿著陽光,充滿著希望,充滿著信心。他們已經有能力、有準備面對未來的生活。
這些孩子從各個方面談經驗,談體會,頗有些百家爭鳴的感覺。他們在各自鐘愛或專攻的領域內娓娓道來,展現出較為豐富的閱歷和較為深入的思考。一些孩子談學習方法,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們學習上的積極自主,這表明他們已經具備了對學習這一活動本身的駕馭能力。在某些方面,他們已然可以俯瞰高考甚至超越高考,這非常難得。有些孩子談競賽,宛然有教科書的風韻,顯的十分老道。還有一些孩子在其他一些活動如模擬聯合國、科技俱樂部上也饒有心得,體會頗豐。這些孩子向讀者展現了他們三年發展豐富的心路歷程,這是他們給社會特別是同齡人提供的寶貴借鑒。這些孩子從他們生活中升華出來的東西也許更能吸引讀者,發人深思,其社會價值也許就體現在那些方面。
今年是我從教的第30個年頭。30年當中我目睹了許多人發展起伏的軌跡。無數的事實告訴我,我也想告訴讀者這樣的事實:社會為人們提供的成功的機會永遠要比升入名校的機會多的多;幸福就是一個人在實現或者超越建立在現實基礎之上的生活目標后產生的內心的滿足;如果一個人總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超現實的無限的東西,那么他或她永遠不會獲得成功、獲得幸福。這是我從教30年的一點感悟。
愿本書能給人們一點點啟迪與思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