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網 2009-04-01 14:01:55
小孩面臨升初中,選公辦還是民辦?民辦又該怎么選?這些都是“擇校”范疇。
當又一個擇校季來臨的時候,家長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學校上,換句話說,很多家長都會把焦點聚焦在所謂的口碑上。
有口碑的學校,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可是一所人人稱是的學校,對于你的孩子來說,是否就真的可以對得上型號?有句俗話叫“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同時,在孩子升初中的當口,家長更不能忽略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過渡,這是影響孩子未來成長的關鍵時期。
擇校不應擇名氣 孩子適合最重要
對于擇校,家長的心情誰都能理解。想我們小時候,家里都有幾個兄弟姐妹,如果老大書沒讀好,還有老二這個盼頭,然后可以一個一個順下去,總會有實現父母期望的孩子。
但現在不一樣了。家里是獨生子女,父母在他們身上的期許比我們這一代人更多。而為了實現這種期許,要有一個助推器,學校就是這個助推器。
現在的很多學校,包括公辦和民辦,教學能力都不會差太多,所以家長在選學校時,不能盲目追趕口碑,追趕名牌。只有你充分認清了自己孩子的特點,再通過聽學校公開課,參與開放日體驗活動,與學校老師和學生交流等,了解學校特點是否與孩子特點相吻合,孩子能否跟上學校節奏,班級團隊競爭氛圍是否健康……只有這樣你才能把孩子的潛能激發出來,保證他不在競爭殘酷的今天被過早的“吃干榨盡”。
比如風帆中學,它特有的管理模式與教學理念。在倡導“輕負高質”的今天,風帆始終堅持高質是輕負的前提,要求對孩子的教育,從做事起,做好市、做好勢。具體說,先從如何上好每一堂課,教好一個孩子開始,然后研究、領悟并實踐教育過程中個體和整體的發展形勢,最后再提煉規律。
擇校前先了解孩子的心態特點
孩子的成長是有階段性、很多節點的。小學升初中就是一個重要的階段。但是作為孩子的家長,父母們,你準備好了嗎?
我曾經有個學生,中考時以高出某名牌重高1分的成績被錄取了。當時家長很高興,讀了一所好高中,但這時候家長應該冷靜想想:你的孩子是超常發揮呢,還是發揮失常僥幸呢?如果是前者,我認為不一定因為被錄取而高興,因為可能你孩子的未來三年,會很痛苦。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我還真不一定會讓他去讀名牌高中。
所以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孩子還是對家長充滿依賴時,其實選學校把握方向的還是父母。但我們必須意識到,大部分孩子在初一、初二、初三時,都將進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對家長的態度將不再像以前那樣,他的個體意識慢慢增強,開始去對父母的選擇進行評判,也包括選學校時,代他做的決定。
基于這一點,家長在幫孩子選擇學校時,自己也要換一種心態。也許換到跟孩子一樣的層面上,才能了解自己孩子到底是什么性格特點,而不是一味以自己的價值觀來評價你眼中的學校。
另一方面,家長也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關鍵。有的家長英語精通,而孩子上了初中第一堂英語課后,回家跟家長說新學的一個句子,這時家長聽了跟孩子說:你的句子語音語調不正確,如此三五次下來,孩子或許就不會再跟你開口說英語了。因為你直接的糾正讓他慢慢失去信心。
在孩子面臨升學的節點,孩子在發生變化,家長其實也需要適時的發生變化。對孩子的關注點要變,對孩子的引導內容要變。但不管哪方面,當從小學過渡到初中,孩子的學習任務開始繁重,初中的教學目標也不再像小學那樣簡單快樂。那作為家長的你,真的也準備好了嗎?
教育要引領著學生發展,引領著教師發展。教師的發展與學生的成長同樣重要。而對學生來說,要培養“著眼于未來,著眼于素質”,造就“志向高遠,素質全面,基礎扎實,特長明顯”的人。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