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千龍網 2009-04-16 10:20:08
找各種理由逃學、一臨近考試就生病、見了人就躲閃……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種種現象,常被家長忽視。殊不知,這些很可能是一些心理疾病的征兆。日前,一項調查顯示,七成兒童心理問題被忽視,并給他們今后的人生設置了障礙。
為此,本期特請專家幫您敏銳地發現孩子的心病。
考試焦慮癥
平常考試化考試平常化
眼看著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即將來臨,來醫院咨詢的考生父母也越來越多。“我家的孩子平時學習都挺好,但是一到考試就失手。平時小考也就算了。萬一高考也這樣可咋辦?”“我們家孩子現在茶飯不思,晚上也睡不好覺,考試是重要,萬一試沒考好把身體弄壞了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在考試前,絕大多數考生都會出現或輕或重的焦慮情緒。想想這不僅是一次考試,而是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擇和分岔口,有些緊張其實是很正常的。其實,適度的焦慮有助于孩子在考試時發揮到最佳狀態,如果孩子真的一點都不緊張,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家長們反而需要有所擔心了。
但是,也有些孩子身上的焦慮情緒表現得比較明顯。他們在心理上表現為過度的緊張、擔憂、恐懼;在軀體上則出現吃不下飯、嘔吐、腹瀉、頭暈、頭疼等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癥狀。具體說來,他們可能會上課心不在焉,十分焦急自己馬上臨考卻仍然什么也記不住;煩躁不已,見到任何事情都有發火的欲望;坐立不安,總覺得自己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浪費時間;吃不好,睡不香,精神一直萎靡不振。通常,在臨考前一個月左右,孩子出現這些癥狀的幾率最大。
可能有些人會問,是不是平時成績特別好或是特別不好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考前焦慮?其實也不絕對。考前焦慮其實是壓力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來源于兩點:一是期望值過高,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實際水平;二是對于結果的接受程度差,因為過分關注成績而懷疑自己的能力。因此,從心理調節上來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有一顆“平常心”——平常考試化,考試平常化。平時的模考要認真對待,讓自己多體驗進入考場的感覺,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學上常用的“脫敏”療法。其次,要樹立足夠的自信,相信自己能考好,即使不超常發揮,也能保持一貫的水準。同樣,假設自己可能發揮不好,那就想想,也許是題目比較難,其他同學也有可能失手。再次,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哪怕一天不看書,舒舒服服睡上十幾個小時也沒有問題。最后,多運動讓自己出出汗。對于考前的孩子來說,運動可以讓他們從頭到腳重新尋求一種新的平衡——讓大腦從興奮到平靜,讓身體從平靜到興奮。有張有弛,身體才能保持最佳的狀態。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