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9-10 18:43:58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86年
1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1986年農村工作的部署》(簡稱1986年中央1號文件)。文件指出:我國農村已開始走上有計劃發展商品經濟的軌道。農業和農村工業必須協調發展,把“無工不富”和“無農不穩”有機地結合起來。1986年農村工作總的要求是:落實政策,深入改革,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組織產前產后服務,推動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1月11日-20日和1月12日-2月3日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計劃工作會議相繼在北京召開。這兩個會議認為:當前經濟生活中不穩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社會總需求仍然超過社會總供給。今年的任務主要是在去年改革的基礎上,“鞏固、消化、補充、改善”,著重抓好改善宏觀控制;對已經出臺的價格改革、工資改革作一些消化、補充工作;進一步把大中型骨干企業和出口企業搞活;大力促進跨地區、跨部門的橫向經濟聯合。
1月17日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講話指出:搞四個現代化一定要有兩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謂兩手,即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只有人民內部的民主,而沒有對破壞分子的專政,社會就不可能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把現代化建設搞成功。
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關于改革職稱評定、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報告》。報告指出,職稱評定改革的中心是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并相應地實行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工資制度,這是我國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
1月28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嚴格按照黨的原則選拔任用干部的通知》。
2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制止黨政機關和黨政干部經商、辦企業的規定》。重申黨政機關一律不準經商、辦企業,黨政機關的干部、職工除特批的以外,一律不準在各類企業中擔任職務等等。
3月3日科學家王大珩、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上書中共中央,提出發展高技術的建議。這一建議后來被稱為“八六三計劃”。鄧小平在這份建議上批示:此事宜速作決斷,不可拖延。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八六三”計劃〉綱要》。《綱要》提出了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先進防御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等七個領域中的十五個主題項目,作為我國今后發展高技術的重點。
3月10日-16日國務院在北京召開第一次全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會議要求1986年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要貫徹鞏固、消化、補充、改善的方針,搞活和開拓市場,加強和完善市場管理,加強和改善宏觀控制,把發展橫向經濟聯合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對已經出現的企業群體和企業集團這一新事物,要因勢利導,解決我國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3月25日-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大會審議批準趙紫陽代表國務院作的《關于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報告》,原則批準國務院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審議了國務院的幾個工作報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4月30日-5月7日全國勞動人事廳局長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七五”計劃期間,我國勞動、工資、人事制度改革的重點要放在企業的工資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改革和做好國家機關機構改革的有關工作上,為建立一套適應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需要的社會主義勞動、工資、人事制度奠定基礎。
5月5日中國翻譯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五十卷已全部出齊。這部全集共三千二百萬字,收入兩位革命導師的二千多篇著作和四千多封書信以及四百多件文獻資料。
5月30日國務院批轉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商業部等單位《關于1986年商業體制改革幾個問題的報告》。《報告》指出,目前商業流通渠道不適應商品經濟發展的新要求,必須進一步改革。要廣泛發展商業領域的橫向經濟聯合;進一步搞活國營大中型商業企業;繼續開放國營小商業企業;加強對市場商品流通的宏觀調節和管理;進一步簡政放權。
6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嚴禁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牟取非法利益的通知》,規定國家工作人員不準在社會經濟活動中非法接受任何名義的“酬金”或“饋贈”。
6月10日鄧小平在聽取中央負責同志匯報當前經濟情況時講了三個問題:一是農業,主要是糧食問題。二是外匯問題。三是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他指出:“改革,應該包括政治體制的改革,而且應該把它作為改革向前推進的一個標志。”?
6月15日《陳云文選》第三卷出版。這部文選收入了陳云從1956年9月到1985年9月的重要著作,共56篇。
7月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科技人員合理流動的通知》,要求各地領導機關為人才合理流動創造條件。
7月11日中國政府向世界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總干事提交關于恢復中國在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的申請,并準備就此問題同關貿總協定締約各方進行談判。
7月12日國務院發布《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國營企業職工待業保險暫行規定》和《國營企業招用工人暫行規定》。這四項暫行規定,是對我國建國以來勞動制度的重大改革。
7月16日中共中央批轉中央統戰部《關于新時期黨對民主黨派工作的方針任務的報告》,并發出通知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派長期合作,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
9月3日、13日、29日、11月9日鄧小平四次談到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他指出,我們在提出改革時,就包括政治體制改革。不改革政治體制,就不能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經濟體制改革繼續前進,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阻礙四個現代化的實現。改革的內容,首先是黨政要分開,解決黨如何善于領導的問題。這是關鍵,要放在第一位。第二個內容是權力要下放,解決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第三個內容是精簡機構,這和權力下放有關。我們政治體制改革總的目標是三條:第一,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第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第三,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而調動人民積極性的最中心的環節,還是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月9日《毛澤東著作選讀》在全國發行。該書編選了毛澤東自1921年至1965年期間的著作68篇。
9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廠長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并發出通知指出:改革企業的領導體制,是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1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又發出補充通知,指出:從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到廠長負責制的轉變,是企業領導體制的重大改革。企業中的黨組織要積極支持廠長(經理)行使職權。
9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要進一步理順農村黨組織、政府、企業之間的關系。
9月28日中國共產黨十二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回顧和討論了幾年來精神文明建設的成就和面臨的問題,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決議》指出: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并使這幾個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方針是:它必須是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是促進全面改革和實行對外開放的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鄧小平在會上講話強調說:沒有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搞建設。我們搞的四個現代化有個名字,就是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我們實行開放政策,吸收資本主義社會的一些有益的東西,是作為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一個補充。?
10月7日劉伯承逝世。
10月1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鼓勵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舉辦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
10月22日葉劍英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歲。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在訃告中稱葉劍英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領導人。
11月4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會議閉幕。會議確定的354個重點研究課題,突出了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科學發展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的課題,著重考慮了與改革開放和建設實際密切相關的項目。會議還討論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暫行條例》。
11月8日-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會議認為:從各方面看,農村經濟的發展顯現出若干新的特征,主要是改革由突破轉向縱深發展,經濟由超常規增長轉入常規性增長。整個農村經濟改革的根本出發點和目標是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會議提出,1987年農村工作總的要求是,繼續堅持改革,搞好基層整黨,爭取糧食有較大幅度的增產,全面發展商品經濟,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穩步發展。
11月15日-12月2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再次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營企業破產法(修改草案)》進行審議,聽取了《關于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草案)》的說明,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決定自《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實施滿三個月之日起試行。會議還決定,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和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撤銷機械工業部和兵器工業部。
11月16日-22日全國計劃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集中討論和研究了當前帶普遍性的重要問題:一、大力發展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積極調整工業產品結構;二、繼續控制投資規模,大力調整投資結構,保證重點建設;三、努力增加出口創匯,改革外匯體制;四、縮小統配物資范圍,擴大生產資料市場;五、樹立新的發展戰略觀點,把工作重點放到提高經濟效益上來。會議提出:努力實現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基本平衡,為全面改革創造良好條件,是安排明年計劃的總出發點。
12月11日-25日中共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主要討論中央軍委《關于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的決定》。會議提出:我軍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轉變,就是要從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狀態,真正轉入和平時期建設的軌道;就是要充分利用今后較長時間內大仗打不起來的和平環境,在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的前提下,抓緊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以現代化為中心的根本建設,提高軍隊的軍政素質,增強我軍在現代化條件下的自衛能力。
12月中下旬在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一度泛濫的背景下,合肥、北京等地一些高等學校的少數學生出于各種情緒和緣由上街游行,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從中進行反對共產黨領導、反對社會主義道路的煽動,有的地方出現了擾亂交通秩序和違反社會治安規定的情況。經各地有關方面和學校當局的教育和疏導,事件逐漸平息。12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珍惜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社論,指出: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敗的關鍵,也是堅持改革、開放最重要的保證。12月26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北京市關于游行示威的若干暫行規定》,對游行示威活動作了比較具體的規定。
12月30日鄧小平就學生鬧事問題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指出:“學生鬧事,大事出不了,但從問題的性質來看,是一個很重大的事件。”凡是鬧得起來的地方,都是因為那里的領導旗幟不鮮明,態度不堅決。這也不是一個兩個地方的問題,也不是一年兩年的問題,是幾年來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旗幟不鮮明、態度不堅決的結果。要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否則就是放任了資產階級自由化。“我們講民主,不能搬用資產階級的民主,不能搞三權鼎立那一套”。“我們執行對外開放政策,學習外國的技術,利用外資,是為了搞好社會主義建設,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道路。”??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202.2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增長3.3%,第二產業增長10.2%,第三產業增長1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20.7億元,其中國有單位完成基本建設投資1176.11億元。全國財政收入2122.01億元,比上年增長5.8%;財政支出2204.91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950.0億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比上年增長6.0%。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2580.4億元,其中出口1082.1億元,進口1498.3億元,入超416.2億元。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99.60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423.76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