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13 10:00:53
考試高水平的發揮應該來源于平常有扎實的基礎,怎么樣搞好平常的學習呢?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提高聽課的效率。
學生一天主要的時間都用來聽課,聽課就是在老師的引導、幫助下學習,所以每天保證課堂的聽課效率,是搞好學習的一個關鍵環節。我們的老師經過那么多年的大浪淘沙,他們對這個學科的把握、理解、領會比學生要高得多,再加上教研組的老師一起備課、一起探討,最后凝結成一節課的內容,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的時候,學生就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學生從老師這兒得到的東西應該是課下自己學習時很難得到的,如果一個學生在課堂上不能保證高效率,那么他的損失將是巨大的,可能課后得用三五堂課的時間來彌補損失,還不一定能彌補過來。
一個學生的學習其實分成三個環節——課前、課中、課后,我發現現代化的手段如果能發揮作用的話,只能在課前的準備預習和課后的復習中,課中這一段是任何現代化的手段都沒法兒取代的。課堂充滿著一種人性化的東西,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友好的微笑,或者讓學生上黑板去做一個題,學生做完之后的那種成就感,老師表揚或者同學給他掌聲之后的那種榮譽感,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問題、相互競爭、相互幫助形成的這種學習的氛圍……這些東西是任何現代化的手段都沒法兒取代的。如果說課堂可以用現代化的手段取代的話,我們完全可以在全國找幾個非常突出的老師,就在演播室里講課,讓全國的學生坐在家里用看電視的方式學習。這樣既節省了聘用這么多老師的工資,又因為找了最優秀的教師,講課的效果自然很好,應該說,是一舉數得之事。實際上并非如此,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相當紅火的電視大學不就是這樣嗎?結果發現,全國的電視大學很多都辦不下去了,這就是課堂的重要性。因為課堂充滿師生相互溝通的真情碰撞,充滿人性關懷的光芒。
一個會學習的學生,首先得保證課堂的高效率,我認為應注意如下幾點。
完成作業是提高聽課效率的前提
老師每講完一節課,如果這節課很重要,或者這節課是后續課程的鋪墊的話,一般都要布置作業的,這種作業其實就是讓學生溫故知新。你通過做作業,使上一節課的內容得到鞏固、夯實、提高,這樣你下一節課聽課的時候就顯得輕松。如果下一節課老師要講的內容,恰好是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展開的,老師上一節課布置的作業你沒有認真完成,下節課你聽著就很累。于是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上節課沒學好的東西影響到下一節課,下一節課聽不懂又會影響以后的,遺留的問題就像滾雪球一樣,這樣很可能就因為一次作業沒完成,導致了這一個階段效果都很差,積重難返。所以對老師布置的作業必須認真對待。
但是現在很多學生不重視作業,有時候就是應付,甚至還有一些學生抄襲作業。確實,現在我國的學生也很苦,這個學科也布置作業,那個學科也布置作業,導致學生經常完不成作業。我看有些資料上介紹,如果一個學生把各科老師每天布置的作業都做完的話,那么這個學生在精力比較旺盛的狀態下,大約得做到第二天的天亮,就更別提精神委靡的時候了。確實有這種失控的現象,學校如果不注意整體作業的協調,不注意對老師這種行為的限制,就會導致很多老師不負責任地布置大量的作業,學生經常做到深夜也做不完,影響睡眠,從而影響第二天的聽課。遇到類似的情況,學生也不能因為作業多,就不睡覺了,我覺得你要注意選擇。比如說今天布置的數學作業,要是對明天的數學課非常重要,你應該優先保證把數學作業做好。今天布置了物理作業,但是明天沒有物理課,如果你的時間確實不夠,可以把這一科作業暫時拖一拖。我說的是在時間嚴重不夠的前提下。當然了,很多學生完不成作業,不是因為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而是他本人學習的時候太磨蹭,太貪玩。
預習功課才能在聽課時有的放矢
預習并不是說把下一節課的內容自學一遍,而是你大約利用五分鐘的時間,把第二天老師要講的課程快速地看一遍。你這五分鐘的付出能產生三個效果:第一個效果,你知道老師明天講的內容哪些是你熟悉的,哪些是你比較陌生的。一個學生很難保證一堂課精力始終高度集中,那么你通過這五分鐘看一看,明天老師要講的內容中,你對哪些內容確實感覺比較陌生,第二天老師講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你就自然地集中精力了,這樣聽課時就有非常好的針對性。第二個效果,因為第二天老師要講的課對你來說是陌生的,其實一個人的探尋精神往往體現在對陌生事物產生興趣,如果一看老師明天要講的內容挺刺激,學習的興趣就被激發起來了,你往往就愿意主動地去學習。第三個效果,通過提前預習,可以對未知的領域做一番思考,這樣就慢慢地使你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其實大家都知道,21世紀就是一個終生學習的世紀,一個人在學校學的那些東西是微不足道的,需要在你工作之后不斷地涉獵大量新的知識,所以自學的能力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生存本能,你通過預習能夠提升自己這種本能,可以使你受益終生。
不要以為預習是一件很難的事,一個學科,你只需拿出五分鐘,就能夠做好。我估計一天頂多有六節課,那么每一節課拿出五分鐘來,你只需一天拿出30分鐘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30分鐘對你以后的學習帶來的積極影響卻是不可估量的。
老師講課要留有余地
這是對教師提的建議。既然一個學生很難做到40分鐘高度集中,那么老師就得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最重要的東西講深講透,然后騰出一些時間來讓學生互動,讓學生練習做題,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如果一個老師滿堂灌,一節課全是老師自言自語,中間沒有互動,學生往往難以集中精力,這樣的課堂效率不可能高。一堂課最重要的不是看老師講了多少,而是看學生接受了多少。很多老師上課不在乎這件事,他就只管滔滔不絕地講,至于學生能不能接受得了,不是他的事。我覺得這樣做,說明老師對學生不尊重。如果一個老師不尊重學生,他其實也是不尊重自己。
我記得我剛工作不久,就調到了沂水一中。當時我們學校的校長叫唐洛群,他這個人治學嚴謹,作風硬派,他對所有老師提出一個奇怪的要求:一節課45分鐘,老師純講課的時間絕對不能超過25分鐘。他不是喊口號,而是親自去檢查。唐校長大部分時間奔波于各個教室里,而且他聽課也不跟老師打招呼,悄悄地就進去了。他聽課,除了秀教師的表現外,主要是給老師掐著時間。只要這節課,老師的講解超過了25分鐘,你就算講得天花亂墜,他也是一票否決。而且這個校長只要對某個老師不滿意,他一定上報到教育局,讓教育局通知你辦調職手續。大家對沂水一中都是非?春玫模捎谛iL有這樣的規定,我們每?老師都感到非常有壓力。我就對自己有一個要求,為了提高課堂的效率,我必須提前進行大量的備課,我得保證我說的每一句話、布置的每一?題都爛熟于心,所以我上課不帶課本、不帶教案。
有一年我給高一的新生講課,我提前到教室去,空著個手就在教室門口游蕩,那些學生看門口有個人晃來晃去的,就在那兒議論,這個說是學生家長,還有說是學校打掃衛生的。上課鈴聲一響,我往講臺上一站,學生才知道原來我是老師。我從那個時候開始,在唐校長的嚴格要求下,自覺地形成了這個習慣,以后我講課基本不帶講義。我到現在還非常感謝他,我認為他的做法確實非常符合科學規律和教育實際。
別讓記筆記影響聽課的效果
我在人大附中基本上是教一個最好的實驗班和一個普通班,我發現這兩個班出現一個非常明顯的差別,實驗班的學生沒有幾個做筆記的,上課瞪著眼,手里拿著筆,連紙都沒有。我講到某個地方,學生的手就開始動,甚至有時候眼睛看著黑板,手在下邊演算。結果我一個題講完,學生的答案也就出來了。例如,我列出一個題目來,我一邊列一邊講思路,結果學生的思路基本能跑到我的前邊,我這個題抄完了,他們的答案也就出來了。
但是普通班是什么情況呢?我講題,在黑板上寫,學生在下邊抄,我寫完就開始講了,學生還沒抄完,他們就先顧著抄完。所以他們的筆記做得都很認真,但是記筆記的目的是把老師講的話基本上原封不動地照搬到筆記里邊——光顧著抄筆記了,老師講的內容他都顧不上聽,或者聽得似是而非。這樣完全是本末倒置,記筆記的目的本來是對聽課的一種補充,結果這些學生上課的主要任務是記筆記,聽課倒成了次要的。最后導致課堂上聽不明白,筆記倒是記了一大堆,課后又沒有時間去看筆記,所以一個學期下來,筆記記了好幾大摞,最后束之高閣,沒有多大意義。
我覺得一個學生要學會聽課,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學會記筆記。我給學生的建議是,把筆記記在課本上。因為學生的課本都比較大,16開的,旁邊都留下了一片空白,這個空白的部分其實就是讓學生上課做筆記的。學生上課應該集中精力,以聽講為主,重點記什么呢?第一,老師對課本補充的內容,快速地在那個課本的旁邊記下來;第二,你上課時特別感興趣的地方,在課本上記下來;第三,老師講得比較快,或者你當時課堂上開小差兒,某個問題沒聽懂,抓緊時間記下來,課后一定要補上。這樣你的負擔不會太重,而且你把它記在課本的旁邊,到復習的時候,你把書翻出來,你的記錄清清楚楚地融入你的課本中,效果非常好。
一個學生要協調好記筆記與聽課的關系,這是提升課堂質量的重要的環節。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