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原創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09-11-02 09:56:12
錯題本是個寶。每一道錯題都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只要正確對待,錯題將成為成功者的墊腳石。而對平常考試中出現的錯題,你應該慶幸、高興甚至驚喜。首先,你要慶幸錯題不是出在中考或高考的試卷上;你之所以聞過則喜,是因為你研究了這道錯題之后,同類型的題在中考或高考中一定不會再錯,你又多了一張勝券。從這個角度來看,有些學生面對錯題時感到沮喪、悲哀、煩惱是多么愚蠢可笑啊。態度決定一切。有什么樣的態度就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就有什么樣的生活習慣,有什么樣的生活習慣就有什么樣的學習成績。
你是如何處理錯題的?
a.對照答案進行批改,將錯題打上紅*,將正確答案用不同顏色的筆寫在旁邊,并重做這道題,直到得到正確答案為止。
b.不,恩格斯說過,我們要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我建立了“錯題本”,將每一道錯題抄在上面,每次考前看一看。
c.從錯題中提煉出抽象的錯誤原因,提取共性,總結成今后應該注意的一條條小提示,考前看一看。
【點評】相信a是許多人的答案。也相信許多人在用這種處理錯題的方法。其實這種方法只有一點不好:那就是不敢保證下次不在同一個地方栽跟頭。我們之所以錯,或許是由于知識上的問題,或許是由于思維上的問題。僅將錯誤改正,既沒有彌補知識上的漏洞,又沒有糾正思維中的誤區,或許在當時還能有一些印象,在一個月、兩個月之后的考試中,這道錯題大概早被忘得一干二凈了,很可能在同一個地方錯第二次。
選擇b的人已經有了對學習方法的初步重視。通過在考前重溫自己的錯題,一般情況下,可以避免同類錯誤的又一次發生。只是這種方法仍存在兩個缺點:一是注意力僅僅停留在題目層面,不能從更高的高度把握問題,不能做到觸類旁通;二是比較浪費時間。
選擇c:c在這里需要作一點解釋:
解不等式:lg(a-1)>f(a)
解得:a<5
正確答案:1<a<5;
判斷y=(x3+x2-x-1)/(x-1)奇偶性
解得:偶函數
正確答案:非奇非偶
我們可以將這兩道題抄在錯題本上,并滿懷希望的期待自己以后不再犯同類的錯誤。當然,也有更好的選擇:
這兩道題為什么會做錯?究其原因,是沒有考慮函數本身的定義域限制。
于是,我們總結到:今后處理lg、分式、根式等函數時,注意首先考慮定義域本身的限制。
這就是所謂的“從錯題中提煉出抽象的錯誤原因,提取共性,總結成今后應該注意的一條條小提示,考前看一看”。
古時候,一位國王帶著宰相和一大群侍衛外出打獵,遇到一只老虎,被國王一箭射中,倒在草地上。沒想到老虎是假死,當國王伸出手去摸虎頭時,老虎突然張口咬掉了國王的一個手指,老虎被眾侍衛亂箭射死。
回到宮里,國王十分煩惱,宰相安慰他說:“一切都是為了最好做準備。大王今天可喜可賀。”國王勃然大怒:“我丟了一個手指,變成了殘廢,你還興災樂禍。”于是下令把宰相拉出去殺了。因宰相勞苦功高,眾大臣紛紛為宰相求情,國王做了讓步,死罪可免,活罪難饒,于是把宰相關入大牢。
國王從大臣中選了一位新宰相,新宰相生得白白胖胖。胖宰相陪國王外出打獵,遇到了一群野人,國王的軍隊戰敗,國王和宰相成了俘虜。野人的首領見國王和宰相生得白白胖胖,便決定將這兩個活物蒸熟了祭神。上鍋蒸之前要將兩個活物洗凈,在洗的過程中野人發現國王少了一個手指。祭神之物當完美無缺,拿這樣的殘廢祭神是對神的大不敬。于是,國王因殘廢而被放生,胖宰相被蒸熟了充當祭神的犧牲品。
國王逃回宮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宰相從牢里放出來,深刻地感悟到“一切都是為了最好做準備”這句話的道理,對老宰相佩服得五體投地。國王在千恩萬謝之后問宰相:“我仍有一事不明白。你的話在我身上應驗了,千真萬確是真理。而你自己因說了一句話,平白無故惹來牢獄之災,這又做何解釋呢?”老宰相回答道:“假如我不被關進大牢,今天陪大王外出打獵的是誰呢?被蒸熟了祭神的又是誰呢?”
善待錯題的態度,是一種悟性,是一種境界,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做到。然而,你果真做到了,你便掌握了在學習生涯中百戰百勝的法寶。學生并不是從一開始每門功課都優秀,在高一的時候,有的學生也曾經物理不及格或數學不及格。要明白,僅僅是物理中一小部分章節里的幾道題做錯了。學生設立錯題本,培養思考錯題、分析錯題、研究錯題、善待錯題的態度和習慣,確保同一類型的題在以后的考試中不再錯,因而錯題率越來越少,以至于高考時物理接近滿分,順利考入了清華、北大。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