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1-10 13:31:05
摘要:“我也想讓孩子放假時好好玩,好好放松,可是別的孩子都在上補習班,如果我的孩子不上,那他上名牌大學的夢想只能成為泡影!”家長劉帆激動地對記者說。前幾天,當劉帆聽到朋友的孩子因為幾分之…… |
7月19日,記者看到了這位名叫陳凱的初中二年級學生的暑假作業清單:數學、語文、英語、物理暑假作業各一本,一篇800字的政治論文,本學期的數學概念抄一遍,從初三上冊的數學書中每章精選20道數學習題共100道,初三上冊的數學練習冊做完,每天讀半個小時英語,找英語閱讀與理解中的題做滿一個作業本,600字的作文5篇……
這長長的作業清單讓人吃驚,而陳凱說,作業量還可以承受,就是補習英語和物理,每天要上4個小時的課,讓他覺得有些累。他說,補習可以把以前學過的內容再提高一下。雖然他沒說不喜歡補課,但從他的話語中已透出許多無奈。
想去玩就得先把作業做完,為了能有時間去另一個城市的舅舅家玩,陳凱每天要做9個小時的作業,做作業累了,他就在電腦上打游戲放松一下。他很少出去與同學一起玩,同學們也都和他一樣,大部分在補課。
雖然陳凱的學習成績很好,在班里數一數二,但父母認為想要讓學習成績一直保持下去,就得與別的孩子一樣上補習班,不然就會被上補習班的其他同學超過,這種競爭聽起來就有些不通人情,但現實就是這樣殘酷。
“明年就要中考了,班里的氣氛很緊張,不光是同學們拼命學,家長們也一樣緊張,沒辦法只得學!”陳凱的話語中透出與年齡不符的成熟。
家長――讓孩子補課是無奈的選擇
“我也想讓孩子放假時好好玩,好好放松,可是別的孩子都在上補習班,如果我的孩子不上,那他上名牌大學的夢想只能成為泡影!”家長劉帆激動地對記者說。前幾天,當劉帆聽到朋友的孩子因為幾分之差沒有考上烏魯木齊市的一所重點中學時,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的兒子上初二,明年就要中考了,兒子的目標也是考上重點中學,全家人都在為孩子的目標努力,這個暑假,兒子只能在補習班、暑假作業和練習題中度過。
還有一位家長對記者說,除了每天不用按時到學校,他覺得中學生放假與平常上學沒什么兩樣,看到孩子學得疲憊不堪,他也很心疼,只能讓孩子少干些家務,在經濟方面也給孩子多開綠燈,以此來補償孩子。
孩子過暑假,家長們也覺得壓力大,很多家長沒有時間陪孩子,又怕孩子在社會上學壞,只好讓孩子上補習班,除了鞏固知識外,也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去處。很多家長都說,放假想讓孩子從學習中解放出來,讓孩子睡睡懶覺,好好玩一玩,但一想到孩子將要面臨的競爭,就只能改變主意,大多數家長都說,他們讓孩子暑假去補課也是身不由己。
教師――假期補課易讓初中生厭學
烏魯木齊某中學教師宋萍認為,假期補課易讓初中生厭學。她說:“我最怕開學后看到學生們疲憊的眼神和無所謂的表情。”
之所以有這種“怕”,是因為宋萍知道,假期里,學生們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新學期開始后,無論教師再怎么努力,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都不高,原因是許多知識他們已在假期里補習過了。
原以為學生在假期補課多是補習上學期沒有掌握的知識,而實際上現在初中生的假期補課多是補新學期要學的東西。“家長們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多學一些,他們覺得讓孩子提前學一遍,開學后老師一講效果會更好。他們以為這樣孩子的成績會很快上去,其實,這樣做恰恰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宋萍有些激動地說。
初中生的假期本應是豐富多彩的,不要把時間全部用在學習上,可現實是,能過多彩暑假生活的初中生實在是不多。宋萍說,現在的孩子太可憐了,沒有時間來發揮自己的特長、挖掘自己的潛能,把大部分時間都耗在了應付考試上。
學校――不如留份社會實踐作業
記者在烏魯木齊市第13中學了解到,除了數學、語文、英語、物理這些暑假作業外,該學校還給學生布置了用勞動、愛心和責任去完成的作業。
烏魯木齊市第13中學的每位學生在放假前都領到了一張社會實踐記錄卡和感恩記錄卡,這兩張小卡片上有很多內容,社會實踐時間、地點、內容、感受、見證人評語等,感恩行為、自己評價、家人感受等。
許益平是該校初一的學生,他的社會實踐計劃有兩項,一項是每周給鄰居們掃樓梯,還要和幾個同學調查烏市幸福路社區居民的不文明習慣,最后寫出一個調查報告。放暑假以后,許益平的感恩行動是為父母做飯,作為男孩子,這個活有點難,但他很虛心,常向媽媽請教,現在他已經能做簡單的飯菜了。
記者了解到,按教育部門的要求,烏魯木齊市的許多中學都在暑假作業以外安排學生看書、看電影、做好事等,學校都希望學生在放假時,能增長社會知識,盡可能地擴大視野。
據烏魯木齊市第13中學德育處主任林藝介紹,該校從2004年就開始嘗試讓學生在假期里進行社會實踐和感恩行動,寒假時,他們學校的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很積極,有的到新華書店去搬書,有的為社區掃雪,有的去賣報紙,有的去老年公寓陪老人聊天……林藝說:“讓學生們從方方面面去了解和感受社會,對學生的成長很有益處。”林藝覺得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可以學會與人交往,感受到社會責任和關愛他人的快樂,而這些都是書本上無法學到的。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