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1-18 11:35:18
摘要:中國的春節,是陰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韓國,陰歷1月1日也是節日當中最為隆重的一個。新年清晨祭祀祖先(向祖先貢獻飲食行大禮…… |
韓國、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歷史上都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原的風俗習慣和節日傳統也傳入這些國家,因此中國及周邊國家自古就形成穩定的中華文化圈。近代以來,東亞各國由于不同的遭遇和不同的選擇,在傳統節日的日期和紀念方式上有所不同,但作為同一文化圈中的國家,或多或少的有些共通點。韓國的大多數傳統節日都與中國保持一致,傳統節日基本上都以陰歷為準,但日本一般不使用陰歷,因此也談不上過陰歷的節日了。日韓的朋友告訴筆者,現在的日本人和韓國人都對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著濃厚的興趣,也愿意到中國來感受正宗的節日氣氛。
韓國人和日本人所知道的中國傳統節日有冬至、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中秋節、重陽節等。
中國的冬至節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23日之間。在韓國也在同一天煮紅豆粥來慶祝節日,韓國人稱這種紅豆粥為冬至粥。而日本沒有這一習俗。
中國的春節,是陰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韓國,陰歷1月1日也是節日當中最為隆重的一個。新年清晨祭祀祖先(向祖先貢獻飲食行大禮),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祭祀結束后孩子們向大人拜年,大人還禮祝愿。春節那一天吃年糕湯,這有“過了一年長了一歲”的意思。家屬和親戚們聚在一起玩尤茨游戲(用4個木塊兒玩的韓國傳統游戲)、跳跳板(姑娘站在長木板兩端輪流地跳)等游戲,并把有“裝福”意思的福笊籬(過濾用的湯勺模樣的工具)送給別人或掛在家里。而日本只對元旦非常注重。日本的元旦,與中國、韓國的過年一樣隆重。他們也在新年那天祭祀祖先,祈禱一年的平安。
在中國,每年陰歷的正月十五,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又一傳統節日——元宵節。在韓國,陰歷正月15日。新年伊始,迎接第一次圓月,祈求一年的豐裕和平安。正月15日早上,人們為祈求無病吃鈽飪(為祈求避瘡而吃花生、栗子、核桃等堅硬的食物),喝“耳明酒”(為了一年里雙耳能很好地聽東西而喝的酒),早餐吃五谷飯(用大米、江米、小豆、大豆、高粱做的飯)和野菜(用能吃的草和樹葉做的菜),并且叫家人的名字時,對方答復就說“你買我的熱呀。”這有一年中夏天不要中暑的意思。正月15日的游戲有兩種:一是放風箏,有消滅一年的災難的意思;二是放鼠火,有驅逐妖魔鬼怪和害蟲的意思。據說,正月15日晚上,向圓月許3個愿都會實現。而日本沒有這一節日。
清明節,陽歷4月5日,作為24節氣中的一個節氣,是萬物復蘇的節氣。在中國、韓國、日本都有為祖先掃墓的習慣。但是在日本,這一習俗已經漸漸淡化。
說到端午節,要追溯到戰國時期。公元前三百多年前,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愛國詩人,同時還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斗士,他的寧死不屈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據《續齊諧記》和《隋書·地理志》載,屈原于陰歷五月五日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于人們對屈原的紀念。在韓國陰歷5月5日端午節是插秧結束后祈求豐年的日子。端午節婦女們用菖浦洗頭(用菖浦葉洗頭使頭發光澤)、玩兒蕩秋千,男人摔跤。還做形狀像車輪一樣的車輪餅吃,采用這個食品的名字還把端午節稱為車輪節。在日本也有端午節的說法,但一般忽略不過。
在我國,陰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韓國和中國同樣流傳著這樣一個非常美麗的故事,傳說那天夜晚,天上的喜鵲為牛郎和織女搭橋,讓他們得以見面。也是戀人們非常注重的節日。而在日本,卻把陽歷的7月7日叫做七夕節,并在那天晚上穿上傳統的日本浴衣,去放煙火、賞煙花。從西方傳過來的陽歷2月14日才是他們的情人節。
每年陰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陰歷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在韓國,陰歷8月15日,是用用當年出產的水果和新谷準備食物的節日,是在韓國僅次于春節的最大的節日。秋夕這天用新谷做好食品向祖先祭祀,然后去掃墓(親自去祖先墓地放飲食敬禮),還用當年生產的谷、斗、栗子等做成松餅吃;玩拔河、羌羌水越來(大家一起握手劃圓圈轉轉)等游戲。而在日本,卻把陽歷8月15日視為節日,很多人都回到故鄉為祖先祭祀、掃墓,晚上要吃蛋糕、賞月亮。
陰歷的9月9日是重陽節,中國和韓國都習慣在那天登高、賞菊、吃菊花糕、喝菊花酒。而日本卻把陽歷的9月9日看作重陽節,但有上述同樣的習慣。不過隨著歲月的變遷,這樣的習慣已經逐步淡化。
節日作為文化的重要部分與生活密切相關,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和人們的快速生活將重新估價傳統節日。相同的傳統節日在三國中的變化折射了三國人民對傳統的不同繼承態度,但有一點是東方人共同的情愫,那就是親情團圓!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