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中考網 2010-04-09 10:43:00
在文學鑒賞中,詩歌的主題和思想情感是最難把握的。因為詩歌以抒情為主,表現較為含蓄,往往見仁見智。但詩歌的鑒賞,還是有一定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這些方法,有助于我們提高詩歌閱讀的能力和水平。現在,結合例題,就現代詩歌的閱讀談談幾個問題。
1、對詩歌主題的把握。
對曾卓《我遙望》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當我年輕的時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爾抬頭/遙望六十歲,像遙望/一個遠在異國的港口/經歷狂風暴雨,驚濤駭浪/而今我到達了,有時回頭/遙望我年輕的時候,像遙望/迷失在煙霧中的故鄉
A、詩歌前后照應,"年輕的時候"與"而今","偶爾回頭"與"有時回頭"相照應。
B、"遠在異國的港口"和"煙霧中的故鄉"分別是詩人年輕時對年老時、年老時對年輕時的兩種感受和認識。
C、詩人把人生比作一段遠洋航程,在寥寥數語中,寄托了詩人對人生的體念。
D、這首詩采用對比、比喻的手法,表達了詩人飄泊在外對故鄉的眷念之情。
分析:這首詩從兩個階段展示人生體驗,一個是"年輕的時候",一個是年老的時候,而這兩種體驗是完全不同的。答案:D。
2、對詩歌意象的認識。
對艾青《煤的對話》(1937年)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萬年的深山里,/我住在萬年的巖石里。
你的年紀--/我的年紀比山的更大,/比巖石的更大。
你從什么時候沉默的?/從恐龍統治了森林的年代,/從地殼第一次震動的年代。
你已死在過深的怨憤里了么?/死?不,不,我還活著,/請給我以火,給我以火!
A、詩中的"我"經歷了自然界的災難,失去了昔日的榮華,被埋到地層深處,"
我"滿懷怨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歷史。
B、詩中的"我"歷經滄桑,長久地沉默過、怨憤過,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來,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詩中的"我"是中華兒女的寫照,有著熾烈的情感,昂揚的斗志,不甘沉淪,自強不息,"我"要摧毀黑暗,迎來光明。
D、詩中的"我"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蘊藏著無窮無盡的熱量,憧憬著光明燦爛的前景的到來。
分析這是一首詠物詩。準確解讀詩歌,就必須準確把握詩歌的意象。"失去了昔日的榮華""痛恨以往不公平的歷史"等語不是"煤"的意象特征。答案:A。
3、對詩歌意境的體味。
對艾青《盼望》一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一個海員說,/他最喜歡的是起錨所激起的/那一片潔白的浪花……/
一個海員說,/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出的/那一陣鐵鏈的喧嘩/一個盼望出發/一個盼望到達
A、詩人抓住輪船起錨出發和到港拋錨的兩個瞬時場景,將現實生活中看得見的圖景融入了對盼望的哲理思索,構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B、兩位海員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們不同的追求,暗示人們對待生活的不同態度。
C、兩位海員不同的心態,表達了同一種愿望,即對航海事業的無限熱愛,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們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標。
D、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這首詩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藝術寫照。
分析:所謂意境,指詩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繪的生活圖景融合一體形成的藝術境界。意象出現于詩歌文本中,而意境則需要讀者去體味和感悟。《盼望》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詩。每個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特別關注人生的起點,有人特別關注人生的終點。心態不一,并不妨礙他們對事業的熱愛和理想的追求。"不同的追求"這一說法是對詩歌意境的錯誤理解。答案:B。
4、對思想情感的體會。
閱讀康白情《草兒》(1919年),指出分析不準確的一項()
草兒在前,/鞭兒在后。/那喘吁吁的耕牛,/正擔著犁鳶,/古著白眼,/帶水拖泥。/在那里"一東二冬"地走著。
"呼……呼……"/"牛啊,你不要嘆氣,快犁,快犁,/我把草兒給你"。
"呼……呼……"/牛啊,快犁快犁。/你還要嘆氣,/我把鞭兒抽你"。
牛呵!/人呵!/草兒在前,/鞭兒在后。
A、詩中的"草兒"對牛而言,是一種生存誘惑,而"鞭兒"則象征著一種威脅壓迫,這是"牛"的主人軟硬兼施的兩手。
B、"草兒在前,鞭兒在后"這種矛盾、險惡的境遇,使人感到牛辛苦拉犁的悲壯,"牛"的主人隸使牲口的狡黠。C、牛這一形象其實就是在田野上"一東二冬"地艱難勞作的中國窮苦農民的形象。
D、詩人以悲天憫人的情懷,熱情贊美以牛為代表的中國農民沉默堅韌的生命力與吃苦耐勞的精神。
分析:詩人作于1919年的這首詩,表達了對中國窮苦農民的同情和對剝削階級的憤恨,"悲天憫人"的情懷是全詩的感情基調,對"牛"有哀其不幸之心,卻無"熱情贊美"之意,D項對詩人情感的把握是不準確的。答案:D。
5、對象征意義的理解。
閱讀北島《迷途》,對詩歌象征意義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沿著鴿子的哨音/我尋找你/高高的森林檔住了天空/小線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藍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搖晃的倒影下/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測的眼睛
A、"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喚,"森林"象征遮擋于前進道路的障礙因素。
B、"蒲公英"象征一時迷途的同伴,我與同伴一起找到追尋的目標。
C、"湖泊"象征追尋的歸宿,它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的理想。
D、"你""眼睛"象征著深不可測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
分析:這是一首采用象征手法的朦朧詩。象征,指用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種意義。這是現代詩歌常用的手法,這一手法打破了真實描寫和直抒胸臆的傳統表現手法。《迷途》按"追尋一被阻一歸宿"的思路展開。"湖泊""你""眼睛"是同一概念,象征追尋的歸宿,亦即心目中的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眼睛"具有比喻和象征雙重作用,就湖水而言,是比喻,就全詩意象而言,則是一種象征。答案:D。
6、對詩句含義的揣摩
閱讀劉大白《舊夢之群》(三十六),選出對詩句含義分析不準確的一項()
少年是藝術的,/一件一件地創作;/壯年是工程的,/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是歷史的,/一葉一葉地翻閱。
A、少年時早立大志,自我設計,一次次描繪繪人生藍圖。
B、壯年時堅實施工,實現自我,一座座構筑理想大廈。
C、老年時回眸一生,心緒寧靜,一頁頁檢閱人生履歷。
D、少年、壯年、老年,這是人生必由之路。回首往事,既有淡淡的喜悅,也有理不盡的哀怨。
分析:這首精警簡練的小詩道盡人生真諦。老年回首往事,抒情主人公的心境是淡泊寧靜的,"一葉葉翻閱歷史",應當為少年的壯志中年的拼搏而欣喜,涌起的是一種人生無悔的情感。所謂"理不盡的哀怨"是一種脫離語境的分析。答案:D。
7、對詩歌語言的分析。
閱讀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選出對詞語解說不準確的一項()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后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呵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祖國在那頭
A、"郵票"在詩中指代信件。第一個詩段寫游子少時離家,憑書信寬慰鄉愁。B、"船票"在詩中指代船只。第二個詩段寫游子和新娘各自在水一方,以船只替代鵲橋。
C、"墳墓"在詩中指代封閉的家園。第三個詩段寫游子飄零在外,遙望大陸,不得其門而入。
D、以"淺淺"修飾"海峽",說明海峽不是阻隔兩岸的障礙,表達了作者渴望祖國統一的心愿。
分析:"墳墓"指萬千游子祖輩親人安息之所,不指代"封閉的家園",因為"母親"已長眠于"里頭"。"飄零在外,遙望大陸,過其門而不得人",是一種脫離詩歌語言實際的分析。詩歌中的關鍵詞語是實指還是虛指,應當依據詩歌內容準確理解,切忌架空分析。答案:C。
解讀一首詩,是一種全方位的品味。以上分別從主題的把握、意象的認識、意境的體味、思想情感的體會、象征意義的理解、詩句含義的揣摩、語言的分析等方面進行解說,只是一種角度的切入,一個方面的鑒賞;而理解一首詩,這幾個方面又是相互關聯、相互滲透的,不可能相互獨立、相互割裂的。只有從整體上把握一首詩,才能完整、準確地讀懂詩的深刻內涵和藝術所在。
當然,要全面、有效地提高自己詩歌閱讀的能力與水平,關鍵在于多讀,多思,多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