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度空間 作者:jack 2010-04-21 16:15:30
學生選擇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參與課堂的意愿,但這不是我想說的重點。我只想用一些數字,為同學們論證教室里最好的位置是哪里。
1.不要坐在后面。原因有三個:
(1)老師上課時雖然會走動,但是大多數時間老師是站在講臺上的。人最放松的視角大約是俯視20~45度,對站在講臺上的老師來說,這個角度就是教室的2~4排,也就是2~4排是老師關注最多的區域;第一排的關注同樣不少,因為老師要經常低頭拿粉筆、看講義等等,都會“順帶”關注到第一排。看到后5排則要求老師一直處于抬頭的狀態,他是不能長時間維持這個動作的。所以,如果你希望被老師多關注一點,希望與老師有點眼神的交流,不要坐到5排以后。
(2)如果課堂上有搶答之類的互動環節,相對于坐在前面的同學,坐在后面的同學往往很難被老師先聽到或看到。原理很簡單,聲音的傳遞速度是一定的,無論聲音大小,即使同時發聲,離得遠的也會后到達,所以老師很少會先聽到后面的學生回答問題,更不用說看到了。這種差別不只是學生能不能獲得課堂參與獎勵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如果你每次都與別人同時甚至更早回答問題,老師卻總是后聽到你的聲音,幾次之后,你還會想回答嗎?這一點家長需要注意。
(3)即使你不想與老師交流,也不想參與任何互動,那我告訴你,5排以后的學生基本都無法看見完整的黑板,這才是最致命的。一般身高的學生頭上沿比黑板下沿高30厘米,而第一排的學生與黑板的距離大約是1.5米,兩排學生之間的距離大約是60厘米,用簡單的相似三角形計算一下就會知道,第二排的學生需要比他前面的學生高12厘米才能看到黑板下沿,第5排的學生則需要比第一排的學生高48厘米才能看到黑板下沿,這是不可能達到的身高。當然,前幾排的學生如果身高較矮可以歪一歪頭,從前排同學的身側看到黑板,但超過第5排,這種方法就基本不管用了。也就是說5排以后的學生就無法看到黑板的下30厘米,而大多數老師不會讓黑板下30厘米空著,后果可想而知。
2.不要坐到第一排靠墻的位置。原因有兩個:
(1)要看到靠墻位置的學生,站在講臺中央老師大約需要橫向扭頭70度并低頭50度。當然這個這個動作并不困難,但是即使是刻意要關注這個位置的同學,他也不會經常這么做,因為這個動作雖然關注了那一個同學,卻少關注了剩下80%的學生,這與道德無關。更有甚者,很多老師會站在兩側的過道里,面向對側的大多數同學講課,第一排靠墻的位置則完全處于他的身后,毫無疑問就更難關注到了。
(2)咱們學而思的黑板離第一排的距離差不多1.5米,這也就是說第一排靠墻位置的學生要看到另一側黑板邊緣需要扭頭至少75度。這不只是脖子酸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雖然采用的是比較好的黑板,但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反光,在視線和黑板的夾角只有15的時候,經常就會看不見了。
歸結起來,教室里最佳的位置是中間1~4排,次佳是兩側3~4排。座位的選擇當然不是學習好壞的決定因素,但卻能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聽課的效果。學生的初中只有一次,一個座位的小小不同,也許能改變學生的命運呢?Who knows?
Jack 張
10年4月21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