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聞晨報 2010-07-26 17:09:00
《唐山大地震》在唐山首映,我致電唐山的友人,向他們詢問現場的情況,得到的回答是:“只有唐山以外的人才能被這部電影打動”。
非常愕然。繼續追問下去,知道了原因。他們認為,唐山大地震的創痛,實在太大了,也太重了,而電影卻只表現了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根本不足以代表整個唐山,只有唐山以外的人才會以為電影里的傷痛就是全部,所以,這部電影不應該冠以《唐山大地震》之名。
有影評人的意見與此相仿。列孚認為,如果把錢剛的報告文學《唐山大地震》和張翎的小說《余震》結合在一起,既有全景展示,又有個人命運的更迭,這部電影才有可能成為一部真正的巨作,只有這樣,才不愧《唐山大地震》之名,現在這部電影,叫《余震》似乎更妥當。
不過,不論是唐山朋友,還是列孚,并不是要和片名較勁,而是為這個故事的口徑過小感到不滿。這幾十年來,我們的敘事模式,始終是大口徑的、宏大敘事的、遮蔽個人感受的。上映于1979年、同樣以唐山大地震為題材的電影《藍光閃過之后》,就著重表現群像,更偏重光明的景象,劇中人沒有心理陰影,沒有傷痛在身后拖拽,迅速走進了新生活,個人痛感幾乎缺席。
但一場巨大的災難,其實是許多個人的災難,一場劫難再巨大,一旦落實到終點,也不過是每個家庭的劫難。唐山大地震,是每個人的地震,每一個人的地震,都是唐山大地震。而明白這一點,我們用了幾乎三十年,期間還伴隨著無數次的反復、回調,終于,“個人痛感”的講述被提上議程,個人的故事獲得了凸顯出來的資格,甚至可以作為歷史事件的縮影和代表,例如《唐山大地震》。
馮小剛電影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一部由唐山市政府籌劃并且投資的電影,居然允許了這樣一個故事,允許“個人痛感”成為主角,而不是漫無邊際的全景式展示。無論如何,這也是一種進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