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晚報 2011-06-09 09:46:13
近兩年,學生配手機已成為一種潮流,隨便在學校里看一看,就會發現很多學生都有手機或小靈通。不僅如此,手機低齡化現象也越來越明顯,除了中學生使用手機,小學生也成為了“手機一族”。在本報教育家長QQ群中,關于“應不應該給孩子配手機”成為家長們討論較多的話題。那么,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記者近日采訪了望子成龍學校教學總監秦艷君老師。
正方:孩子有手機,方便聯系
家長給孩子配手機,其出發點是孩子的安全,保持與孩子隨時雙向聯系。家長對未成年子女的在外安全格外關注,手機可以讓家長隨時掌握孩子課余時間的去向。比如孩子放學后是不是按時回家,孩子一旦遇到緊急情況或危險狀況,他們也可以及時向家長求助。也有家長表示,如果同學們都在用手機,自家孩子沒有,他也會覺得不如同學,會讓同學看不起,產生自卑感。
反方:用手機上網,無法監控
手機在給學生和家長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因使用不當而引起的弊端。部分學生課堂上迷戀短信、上網聊天、手機游戲,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學習,還影響其他同學和課堂紀律。手機的增多,助長了部分學生的奢侈浪費和攀比心理,他們不僅僅攀比誰有手機,甚至還會攀比誰的手機款式更新、功能更多。此外,手機中不良短信泛濫,如中獎短信、黃色短信等,而學生的好奇心強、辨別能力不足,他們容易上當受騙甚至誤入歧途。
觀點:合理用手機,引導和規則很重要
那么,中小學生有沒有必要配手機?秦老師認為,從現實的情況來看,要想完全阻止高科技給學生生活帶來改變是不可能的,學生配手機已成為大勢所趨。對于手機的問題,一味地禁止,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增強他們的叛逆性,關鍵還是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家長應該制定相關規則,限制孩子每月的話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心理,讓孩子理性對待手機、合理文明地使用手機,午休、晚上就寢時間不能玩手機,讓他們懂得手機不過是必要時的一種聯絡手段,在課堂上使用更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從而培養其公德意識和自律意識。家長應該經常與學校保持聯系。
老師更應該以身作則,起好帶頭作用,進教室及時關機或保持靜音,允許學生午間或放學后使用手機。手機進校園,宜堵不如疏,只要我們善于引導,手機也可以成為教育孩子的有益補充。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