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11-08-18 10:19:41
照片:2011年7月2日,小升初考試第二天,山西省臨汾市平陽中學的操場上聚集著上萬名家長和孩子
這是不少孩子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考試,也被考生家長形容為“心力交瘁”。“小升初”有多難?一位家長這樣形容:“不曾經歷過的永遠不能體會個中艱辛。”
其實,這場“艱辛”的考試并不需要試卷,而是劃片就近入學、推優(yōu)隨機入學。很多家長認為,它難就難在不考試。
造成“小升初”亂象最根本的原因是變相的重點學校制度,導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差距太大,從而造成家長不得不擇校的倒逼機制
記者:從孩子升入小學開始,每一個家庭就開始陷入“小升初”焦慮,“奧數”、“考級”,各種培訓班輪番上,“占坑班”擠滿了焦急的學生和家長。“小升初”越來越體現(xiàn)出以家庭為單位“集團化作戰(zhàn)”的傾向,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場“拼關系”的比試。“小升初”困境透露出的究竟是什么?
楊東平:造成“小升初”亂象的原因,固然有獨生子女政策、高考制度、就業(yè)競爭,以及名校情結、精英主義價值觀以及公眾對教育的多樣化、選擇性需求等社會和文化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變相的重點學校制度,導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差距太大,從而造成家長不得不擇校的倒逼機制。如果從上世紀90年代末起堅決執(zhí)行取消重點學校、高初中脫鉤的政策,用10年左右的時間,本來是有可能緩解這一困境的,如銅陵等城市已經做到的那樣。
程方平:“小升初”原本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教育現(xiàn)象,只是近年來從高考依次緊張下來,加上擇校問題日趨激化,所以不僅“小升初”緊張到了極點,“幼升小”也開始高度緊張了。有緊張本不是大問題,過去的緊張在于有相對公平的升學考試,而現(xiàn)在的原因復雜了。表面上是升學制度問題,背后是公平的教育制度、經濟制度、管理制度等的缺失,是我們的政策導向存在問題。所以,背后的問題不解決,“小升初”問題不僅不會得到根本解決,還有可能愈演愈烈。
“小升初”和畸形擇校問題的解決,首先要看政府的決心與意志,要以公立學校為基礎和表率,不能將均衡、公平的責任推給社會與民眾
記者:不少人認為,“小升初”的混戰(zhàn)實質是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爭奪,在優(yōu)質教育資源總量不足的情況下,主管部門沒有找到相對公平而又富有活力的競爭模式,使“小升初”日益演變成一場規(guī)則復雜、勞民傷財的混戰(zhàn)。而以升學為主要標準的評價體系以及教育投入的相對不足,使學校在這場博弈中成為主動推動者。從目前的情況看,在各方利益的裹挾下,“小升初”政策最終將走向何方?
楊東平:教育資源配置不公、學校差距過大是一個原因,入學規(guī)則不公則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否則就難以解釋為何在上世紀80年代優(yōu)質教育供求關系遠比現(xiàn)在緊張的情況下,基礎教育秩序卻要正常得多。免試就近入學的政策被大規(guī)模突破,主要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市場化”改革中,開放了以錢擇校(改制學校收費、重點學校收贊助費),以權擇校(共建生)的渠道,使之合法化成為正式政策。同時,恢復了以前被取消的保送生政策(推優(yōu)入學),設置了特長生入學渠道,從而形成以錢擇校、以權擇校、以優(yōu)擇校的方式,使得電腦派位、就近入學被邊緣化,免試入學的原則也大致被顛覆。目前北京市“小升初”就近入學的比例不足50%,許多重點初中不接受電腦派位的學生。
程方平:教育資源總量的不足與教育發(fā)展不均衡是事實,人們追求優(yōu)質資源的想法也合情合理。在現(xiàn)代傳媒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和薄弱學校的提升已有了較充分的物質和技術條件。而在這些方面,我們的改革、探索、創(chuàng)新力度不足,不足以讓家長和學生產生信任與信心。“小升初”和畸形擇校問題的解決,首先要看政府的決心與意志,要以公立學校為基礎和表率。既不能把改革停留在口頭上,也不能將均衡、公平的責任推給社會與民眾。在許多國家,政府都是保底線、保公平,將涉及競爭和有特殊需求的教育交給社會、市場和商業(yè)來解決。我認為這樣的分工與定位比較合理,公立學校應該在政府投入到位的基礎上推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