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成教育 2011-12-27 13:56:45
“真沒意思!”這句話從4歲女兒文文嘴里一出,劉女士嚇得一愣。原來,自從3歲上了幼兒園,文文的“業(yè)務”越來越繁忙:從周一到周五,白天上幼兒園,晚上在家練琴、學書法、畫畫;逢周末,她還要參加英語班、舞蹈班。現(xiàn)在的孩子吃得飽、穿得暖,但他們卻不快樂,就是因為沒時間玩,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童年不讓玩,后果會咋樣?近期,一次在線調(diào)查的結(jié)果顯示:52.2%的人由于小時候不能玩,上大學或者長大后出現(xiàn)了“反彈”,開始大玩特玩。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針對小時候不能玩,而長大了會大玩特玩的這種調(diào)查結(jié)果,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應用心理學系講師、心理學博士張信勇認為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一種本能表現(xiàn),該玩不能玩,看似孩子是變乖了,其實孩子的這種天性只是壓抑了,并沒有消失。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家長通過教育讓孩子形成了強大的超我(如“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沒出息”),暫時壓抑了孩子想玩的欲望,一旦約束的環(huán)境消除了(離開了父母,進入大學),這些欲望會得到釋放。因為童年某些階段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人格的發(fā)展就會停滯,表現(xiàn)為雖然生理年齡已經(jīng)成熟了,但心理年齡可能還停留在更小的年紀。這就解釋了為什么長大了會出現(xiàn)“大玩特玩”的現(xiàn)象。
另外,由于小時候不能玩,較少與小伙伴相處,孩子在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方面較差,可能長大后對人冷漠,缺少來自人際交往的快樂。不過這種說法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像有些人從小把精力投入到有興趣的學習上,比如學習音樂、舞蹈、美術或科學,長大后并沒有出現(xiàn)“反彈”;還有一些小孩,父母并沒有過多限制他們玩,但他們就是不喜歡玩,長大也不會反彈。所以所謂“小時候不能玩長大后大玩特玩”,主要原因是由于孩子小時候的個性愛玩,而家長壓抑了孩子的這些天性,因而在之后一旦有機會就會出現(xiàn)“反彈”。
玩耍對孩子有積極作用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撰文《怎樣做父母》,告誡父母要讓孩子有游戲的時間,不要剝奪孩子游戲的權利。游戲是兒童的第二生命。小孩子只喜歡兩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玩,玩比吃還重要。他認為,小孩可以從游戲中得到許多新的體驗,這也幫助他們體驗學習的過程。如果家長重視孩子的游戲,讓他們充分游戲并給予良好的指導,提供有利的游戲環(huán)境和材料,那么不僅使快樂伴隨著幼兒的童年生活,更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既然玩也是一種學問,那該怎樣讓孩子玩好呢?張信勇建議,首先玩的內(nèi)容要充滿歡樂,不管是參加“興趣班”,還是讓孩子與其他小伙伴打鬧,孩子在其中一定要感受到快樂;其次,孩子要主動參與,可以讓孩子接觸不同的活動,比如鋼琴、舞蹈、武術等等,一定要孩子有興趣參與其中;第三,沒有時間限制,玩就是隨興,可以隨時開始、隨時結(jié)束;第四,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不要為了學會什么而去玩,不然就喪失了游戲的本質(zhì),孩子會在游戲中自然而然學會一些東西;第五,不要在意輸贏,一定要分出“勝負”的活動就不是游戲了;第六,玩的活動一定要有同伴的參與,孩子喜歡和孩子一起玩。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