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 作者:葉子靜 2012-09-19 09:00:27
9月初,泉州中職新生陸續入學報到,與近幾年招生的“日趨平淡”相比,今年更是“慘淡”。盡管中職生就業率高,部分行業中職生的起薪甚至超過了一般白領,但今年泉州有招生資格的37所中職校,有半數以上的學校的招生計劃只完成一半。
無法完成招生計劃的中職校從以往的民辦校,已經蔓延到了公辦校。日漸萎縮的生源規模、高招高錄取率的沖擊以及中職辦學弊端,將使中職校面臨更嚴重的生源危機。
【現象】
中職招生遇史上最冷過半職校只錄到一半生源
9月8日,一年級新生入學報到的時間,眼看時間臨近,原定800人的計劃招生數,如今才錄到300多個,南安紅星職專校長黃賜紅非常無奈。“今年是中職校招生最冷的一年!”他告訴記者,自己在這個暑假一刻都沒閑著,他把南安分為溪美片區;豐州、洪瀨、康美片區;詩山、金淘片區;東田、英都、侖蒼片區;官橋、水頭、石井片區5個大片區,組織老師分赴各地宣講,拉攏生源。但是,“生源減少太厲害了”,學校的招生不可不謂艱難。
黃校長說,去年南安有18000多個初中畢業生,今年銳減至不到10000人,其中有效生源僅8000個左右。而南安從三級達標到一級達標就有22所高中校,此外還有5所中職校。今年南安22所中學計劃招收高一新生9000人,經過層層“篩選”,留給中職校的生源所剩無幾。由此看來,南安可謂是中職校招生困難的“重災區”。
僧多粥少,南安生源爭奪戰幾近白熱化,好幾所職校招生數都沒過半,可連晉江的職專也來分一杯羹,這也“搶奪”了一部分生源。“往年,官橋、水頭、石井的生數幾乎占到生源總數的一半。”黃賜紅說,今年由于受晉江中職免學費政策的誘惑,“官、水、石”生源幾乎溜掉一大半。
泉州華僑職校招就辦趙佳榮老師也坦言,不僅招生困難,而且錄取的學生中,還有不報到的,“部分學生選擇復讀,或者托關系上高中,這些二次流動又會壓低錄取率。”
而具有區位優勢的泉州市區中職校,今年的招生情況也不甚樂觀,市區一職校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幾乎只招到計劃數的一半,前景堪憂。業內人員稱,國內1994年曾出現過職專報考熱,之后趨于平淡,近幾年中職招生屢屢遇冷,加上生源數量減少,今年有可能是史上最冷的一年。
【分析1】
生源數量下降 招生現“三年自然災害”
“初中生源數年年滑坡,中職校難為無米之炊啊。”泉州華僑職校招就辦趙佳榮老師說,中職校招生難,很大原因是考生數年年下降造成的。據相關部門統計,2012年中考,福建泉州市共有58200多名考生報名參加中考,學生人數持續下降,全市考生總數較去年減少了2萬多人,人數再創新低。據介紹,泉州市共有普通高中學校112所(有招生的學校103所),中等職業學校42所(實際有招生39所)。在中考生大幅減少的情況下,今年中職學校招生計劃減至2.5萬人(不含培訓折算生數),比去年的3.6萬人少了1.1萬人。
生源總數少,減少招生計劃是眾多中職校不得不做出的選擇。記者了解到,今年幾乎所有中職校都相應減少了招生計劃。比如惠安開成職專就從去年的1300人減少到900人,福建經貿學校也從去年的3500人減少為2500人。
南安紅星職專黃賜紅校長說,2011~2013年,可以說是中職招生的“三年自然災害”,一年比一年差;到了2014年,生源數才會稍微回升。
【分析2】
專業跟風重復設置師資硬件良莠不齊
中職生好就業,而就業熱引發的眾多中職校在一些熱門專業設置上“一哄而上”也是不爭的事實。家在南安的張小陽今年剛初中畢業、原本想讀幼教專業,結果在選擇專業與學校時,張小陽反而不知道該讀哪所學校了。“基本上所有職校都有幼教專業,我都不知道選哪個好。”晉江晉興職校吳清澤書記告訴記者,由于幼師缺口大,幼師畢業生就業形勢“火爆”,近幾年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粗粗估算,泉州就有20幾所職校開設學前教育專業,師資、辦學條件良莠不齊。
而對于烹飪專業來講,如今,也有多家職校陸續開辦,打破了南安紅星職專“獨挑大梁”的局面。“很多中職專業都是跟風開辦,師資、設備都跟不上。”晉江教育局姚榮祖副局長說,專業重復設置,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也有可能導致地區內職校的惡性競爭。
【分析3】
高招錄取率提高學生更愿“試水普高”
“如今隨便怎么考都能上大學,又何必去讀中職呢?”惠安家長林立理說,兒子中考時才考了200分左右,但還是不想讓他讀中職,“試試高中嘛,以后說不定就考上大學!”
據統計,從2009年起,福建高考考生逐年減少,2012年全省報名參加高考考生258009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242763人、高職單招考生15246人,考生總人數與2008年高峰期的329406人相比減少了71397人。在考生大幅減少的情況下,高校招生規模依然逐年擴大。今年,教育部核定福建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194100人,比去年增加4100人,這19萬多人的招生數僅為福建省屬高校的招生計劃,不包括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等部屬高校的招生人數。
在考生人數和招生計劃的“一減一增”中,今年的高招錄取率又創新高,達到了93%左右。照此情況,如果考生愿意就讀高職院校,基本都能圓大學夢。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中職生也有自考、高職單招、免試推薦、自主招生等各種升學渠道,但畢竟考上全日制本科高校的幾率較低;在高招錄取率逐漸擴大的背景下,很多學生家長更愿意放手一搏,讓孩子去上普高,爭取以后考上好的大學。
【思考】
開源“非全日制學歷教育”突破招生困境
中職招生如何突破困境呢?“開源,是最重要的手段!”南安紅星職專校長黃賜紅說,很多中職校都把目光投向“非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歷教育”。
泉州農校教務處主任顏炳山說,據統計,70%~80%的企業一線員工是外來工,且都是初中以下文憑,通過非全日制學習,他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學歷水平,而且能夠在企業中獲得晉升,對企業員工穩定也是一大好事。而對于紅星職專來說,除了送教進企業,他們還連續為部隊培訓,前后培訓了十期共600多名學員。
而援藏支教的中職“西藏班”,也為一些泉州中職校帶來部分外地生源。在泉州,共有泉州華僑職業學校、泉州農業學校、晉江華僑職業學校3所國家級重點職校承辦西藏中職班。據介紹,2011年三所中職校共招150多名西藏一年級新生。此外,泉州農校還和貴州的初中校合作辦學,吸引當地的初中畢業生來泉州就讀。
對于中職校以后的發展,晉江華僑職校校長陳惠群認為,未來5年內,可能會出現優勝劣汰,重新洗牌的局面,取消一些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就業狀況不好的專業,鼓勵開辦新興產業專業。經政府統籌規劃,學校之間相互配合,可以避免資源浪費,最終形成學校各有特色,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視點
政策扶持、生源充裕晉江模式“風景獨好”
與其他縣市的“哀鴻遍野”相比,晉江中職招生可謂“盆滿缽滿”。
晉江華僑職校位于青陽西園街道,這所以汽車專業聞名的學校,今年計劃招生1400人,“共有1300名保送生,最終留下1200人,中考后又錄取了400多個。”晉江華僑職校校長陳惠群說,目前的實際錄取數早已超過了計劃數,“可能還會限制分數門檻,限制生數。”
在晉江,今年中職錄取數超過1000人的,也僅有晉江職校和晉江華職兩所。
“今年初中畢業生有13000多人,除了9600人參加中考,其他有3500人保送入讀中職校。”晉江教育局姚榮祖副局長說,再加上中考后錄取的1000多個學生,今年晉江中職學校共招生4500多人。這個數字是讓很多外縣市職校極度羨慕的。
姚榮祖說,為了讓初中畢業生了解、認識中職的學習和就業情況,初三階段,教育局組織了相關職校進校園宣講,并對保送生進行為期1個多月的入學體驗訓練。體驗結束后,學生最終確定專業,并在2012年秋季與參加中考錄取中職學校的新生一并正式編班。
為了扶持中等職業教育,晉江市還對中職學生實行三年全免費。從2012年秋季開始,就讀晉江中職學校的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全部免交學費。晉江市關工委還將繼續對中等職業學校的貧困家庭學生實施1500~2000元的生活補助措施。這些扶持政策也吸引了一些困難家庭學生。
而得益于“異地高考”政策出臺,姚榮祖說,這將會吸引更多的外來工子弟在晉江初中校繼續學習,從而增加了初中畢業生基數,從而也保證了以后的職校生源。
“在專業設置上,晉江也規避了職校間的無序競爭。”姚榮祖說,職校間品牌專業、骨干專業不重復設置,以避免資源浪費和惡性競爭。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