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若冰 2014-06-08 17:45:02
社會在不斷地前進,學習的方法也在隨之更替。時間沙漏的一點點流逝,從春秋戰國孔子建立私塾教育開始,到現在,老師扮演的角色都在不斷地改變,課堂的性質也在發生改變。
近代私塾,先生就像是一位皇帝,一道“圣旨”,學生便要放開喉嚨讀古文,直至昏天黑地。死氣沉沉的課堂,思維好像是被凍結一般,不會質疑,不會發散。魯迅面對自己的老師,問出有關“怪哉”的問題,卻遭到了先生兇神般地回答:“不知道!”唉,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難道先人所留就全對嗎?不,他們只知道愚昧的死記硬背,為了中舉,為了八股取士,所有的質疑都已蕩然無存,學習成了一項升官發財的方法。那現在的小學課堂呢?老師從皇帝變成了一個解答員,學生們常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困惑,老師總會一個個講解。然而,學生卻總是被動貯藏知識,隨著時間的消磨,講過知識便在腦海中灰飛煙滅,完全不會自主學習!
現代中學課堂不同。就拿我們學校來說,老師不再是皇帝、不再是解答員,學生們成了課堂上的主角,老師變成了一個引路人——
一張纖薄的講義上“自助探究→自助提升→自助檢測”三個模板,加上每天課前一分鐘的學習收獲演講,同學們合作探究,老師們在旁指點迷津……再難的知識點都被輕易理解!因為它是我們努力思考后的結晶!
學習是一個過程,是一個自主思考的過程!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老師們只是教給我們“萬變不離其宗”的學習方法。或許,起初你會和我一樣認為這與“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形象已不相吻合。但久而久之,我們便發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是自主的,我們需要去自主整理所學知識,而不是等著老師!只有我們把知識咀嚼碎了,消化進肚子里了,那時,你便會發現,原來,學習如此輕松!
面對新的課堂,讓我們一起來吼一聲:“我的課堂,我做主!”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