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1-12 19:01:43
伴著秋忙,禾場上的鏈枷聲“乒乒乓乓”一天比一天驟響了。谷場上,上了年紀的老頭牽著牛,拉著大碌碡,吆喝著,一圈一圈緩緩碾轉;強勞力則排開展展揚揚的兩行人馬,輪起鏈枷,從東頭往西頭對打,迅疾的火燒鏈枷呼嘯起來,打擊出高原仲秋特有樂曲!這時,明快歡悅的號子就不知不覺從他們嘴里哼出來了:
噢——
風神爺喲,快刮喲!
風神爺喲,快刮喲!
——噢嗬嗬呀嗨!
而最有意思的當數吃“獻場糕”了。打谷那天,當揚簸干凈的圓錐形谷堆在夕陽的斜輝中最后堆積起來,主人家就端著幾大盤碟油糕、糕角上場了。這是農家祭祀五谷神的風俗。進場,先要把一個油炸的面捏金蟾塞入谷堆,然后將油糕掰成小瓣天上地下敬祭,最后把獻場糕分給看熱鬧的娃娃們后,便把場上所有一天幫忙打谷的相好親朋招呼回家盡興吃喝去了。
——金蟾!金蟾折桂,五谷豐登。這二者到底有什么聯系,寄托什么向往和追求呢?莫非是寓意天地人共享豐年么?!農家的心,永遠是個深奧莫測、奇幻的謎!
閏月天年,八月未,燦爛的收獲季節就臨近尾聲了,農家可以稍稍喘口氣了。現在,八月的鄉村傍晚,彌漫著淡淡的炊煙,一行南飛的大雁自由地嗷嗷叫著在純凈而高遠的在空飛過,遠處山坡上,蜜蜂在瓦藍的炒面花間嚶嚶環繞,牧歸牛脖子上的銅鈴徐緩地叮噹響著。農家小院這時顯示得格外恬閑和優美,我不妨領你到這黃土高原的村落、窯院走一遭吧。朋友呵,也許你到過許多地方,但你領略過八月黃土高原千山萬壑中這些遙遠山村的獨特風味么?
是的,多少人曾描摹謳歌過陜北窯洞、窯院,但我要說,對陜北窯洞真正的感悟和理解那還只有我們陜北人。我的一位年輕的陜北詩人朋友曾熱情唱到:“如今我已從豁亮的月弓窗下走出,走了很遠還沒有走出你的深情;我想山川是高原皺臉上展開的笑容,你是望著我的背影的母親的眼睛——啊,陜北的窯洞!”——舉世矚目的陜北窯洞,偉大的搖籃!在這里,曾一代代誕生了像那山丹丹一樣靈秀俊美的女子,一代代誕生了那像黃牛犢一樣結實健壯的后生,也曾誕生了古老而悠揚的信天游歌聲,新世紀摧枯拉朽的人民革命運動和最輝煌燦爛的智慧思想呵!
陜北村舍院落,住的拉拉撒撒。一家一戶都是土窯或石頭、磚箍起的窯洞,窯檐一擺兒都用青石板壓起,牛棚豬圈雞窩就搭在窯畔或院墻外邊。這時令,窯沿垴畔坡洼上,已開始矗起一垛垛拱形輪廊的金色的干草堆,像一幅幅康斯泰布爾筆下的風景畫。窯洞兩側,掛著一串串紅辣椒,黃煙葉。門樁上,交叉風晾著束束選作種子的谷穗、糜穗子,給人新穎別致的韻味。明亮精細的窗戶上,貼著紅艷艷的剪紙窗花,顯得和諧而自然。
主人會熱情厚道地招待你的。陜北人,極看重“門風”。誰家若對客人冷淡和怠慢,立刻會遭到全村人的嘲笑和斥責:門風不好。你也要隨和些,隨鄉入俗。你快上炕,他們會騰地端上來一篩子紅棗,一簸箕南瓜子或噴香的爆玉米花,你就大口吃,吃的有股粗勁厚實勁,不然他們也會說你“生分的和城里里人一樣樣的。”
陜北人喝燒酒,氣氛熱烈而又別具一格。他們喝酒要唱歌,邊喝邊唱,叫“唱酒曲”。
開席,要由主人先唱《請酒曲》:“有個酒曲喲唱起來,八仙桌兒當中擺,象牙筷子對撒開,銀壺金盅轉開來,——伊呀啊噢喂。”歌畢,傳壺遞飲,為賓客敬酒三巡,但哼哼唧唧、吆五唱六開始了。
一來我年輕,
二來初出門,
三來人生認不得個人,
好像那孤雁落鳳群。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