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2-09 18:56:47
英法聯軍退走后,圓明三園的凄涼景象,使封建統治者的荒淫、奢侈生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這是統治者所不甘心的。清穆宗以奉養西太后等為借口,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十月初八開始重修圓明園。到了公元1900年,它又遭到了八國聯軍的浩劫,在同治和光緒兩朝的二十七年間,屢經修復的少數建筑,又蕩然不存了。到了宣統末年,園內已是麥垅相望,如同田野。爾后,這片廢墟上的殘留的木石磚瓦,也被清朝的皇親國戚,民國的軍閥官僚乘機偷盜、拆遷變賣了。如徐世昌就拆走了鳴鶴園和鏡春園(為圓明園屬國,即今北京大學校舍)中的殿宇木材;王懷慶就拆掉了“舍衛城”、“安佑宮”東洋及西洋樓石料來建筑自己的“達國”;張作霖就盜用園子里的漢白玉石料修自己的墓地……
今天,我從萬春園運料門入內,往北漫步,一直到長春園的遠瀛觀殘址,撫摸著石柱上的浮雕細部,回顧我追蹤歷史的足跡,我的眼眶已盛滿著晶瑩的淚水,暗自沉思,想到一貫夜郎自大的清朝統治者,閉關自守,推行迷信專制,過著“花團錦簇”、“富貴榮華”的腐敗生活,什么國計民生,科學技術,一概不管;什么民主、自由,統統視.為大逆不道。衛道者天天念著“天朝體制”、“皇家尊嚴”,結果弄得民不聊生,終于遭到帝國主義者兩次“火燒圓明三園”的歷史悲劇,怎能不引為教訓呢!
夕陽西沉,我踏上歸途,依依惜別嶙峋的山石,崎嶇的蹬道。這一天,我雖沒有看到完整的遺址遺物,我卻深愛這處“遺址園林”。它富有山林野趣,其間四布著曲折不盡的羊腸小徑,平疇如畫的湖田,生意盎然,空氣清新,四野寧靜,漫步其間,自然心曠神怡。歸途上我相遇一位清華大學建筑工程系建筑學專業的尹君。他是來這處千變萬化的建筑群中,尋覓那數以百計的風景點遺址的。他告訴我兩條值得大書特書的消息。第一,公元1977年初,海淀區人民政府已正式成立圓明園管理處,這是自圓明園被毀以來第一次設立的一個專管機構,不久一個“遺址公園”,可望開辟出來,供人游息。第二,內蒙古包頭鋼鐵學校建筑學教師白日新經過多年的研究,終于在最近完成了圓明園鳥瞰復原圖初稿的繪制工作,使這座氣象萬千的名園,才有可能在將來獲得重建。那時候,人們來到這片廢墟上,又可看到非凡宏麗的樓臺殿閣,極盡精美的亭榭軒館;山口路轉,曲徑通幽,柳暗花明,別有洞天。一幅幅奇景,一座座迷宮,加上自然山林溪谷,會使你不禁興嘆咧!暮色降臨,不覺已到了清華園公共汽車站。翹首西山,“百二河山勢自酉,春芙蓉直與天齊。”放目手中的地形圖,“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南襟河濟,北枕居庸”。瞧,北京的未來啊,大有可為!
公元1979年10月21日于小樓
摘自:紐約《海內外》雜志1980年l—2期
相關推薦:現代文閱讀中考語文經典現代文選讀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