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2-09 19:04:19
…………
從黃鶴樓,我又自然聯想到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情感真摯,詩藝精湛,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友誼詩情,相得益彰。
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岳麓山,去游覽桔子洲頭。一進門,滿園桔花清香撲鼻,仿佛向我們表示親切的歡迎。湘江岸上已經建立一亭,可以在那里瞭望江景,我遠遠看到一葉孤帆向天際緩駛,上引的詩句便形象地呈現到我的心頭。
離亭不遠,已砌起一壁,上面用金字摹寫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在詞中所寫的環境中,吟詠這首杰作,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不過,這滋味當然不同于舊詞人所歌詠的那種情調。這里所描寫的大自然及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富有青春朝氣,便讀者精神煥發,心胸開闊:有生命的生氣勃勃,自由自在地活動著--"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無生命的也以動態呈現在讀者眼前--"百舸爭流……浪遏飛舟"。在這樣環境中,一群新時代的青年,既能"激揚文字",又敢"糞土當年萬戶侯",像一群海燕,在風起云涌的高空飛翔,像一列巨鯨,在白浪滔天的湘灌突進。這是一幅象征新時代的多么壯美的畫圖!這使人不歡呼:"數風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詞富民族風格,題寫在這里是十分適宜的。這使我想到,中國的庭園藝術豐富多彩,有特殊的民族風味。桔子洲頭正在建造,應當吸取別處庭園的優點,結合地方的特色,把它建成有民族色彩的清幽美麗的公園。詩壁如用大理石鑲邊,上覆飛檐綠藍琉璃瓦的頂,似乎比現在的形式好。
反復吟詠,有些詩句似乎有了新的意義。"糞土當年萬戶侯"使我想到當年軍閥內戰的悲慘歷史,聯想到北伐戰爭。這次北伐,不是因為國共合作,才取得初步成功嗎?順著中國革命史,不能不聯想抗日戰爭。不是因為國共合作,民族統一,才取得抗日的最后勝利嗎?大敵當前,一個民族合則安,分則危,不是我們應當記取的嚴酷的歷史教訓嗎?忘記這些教訓,違反歷史的規律辦事,到頭來是要萬年遺臭,身敗名裂的!
在長沙停留了五天,終于不得不同舊友話別了,彼此很覺依依,只好相約再會以自慰。幾日的感受,詩的聯想,促使我走筆急就了兩首詩。《贈別友人》雖然是借用了幾個詩人的辭句和意境,抒寫的卻是真情實景。《感時》或者也可以稍稍表達全國人民的心聲吧。
贈別友人
孤帆望盡故人心,湘水悠悠遠客情。難得他鄉逢知已。杜鵑且住一聲聲。
感時
幾番危局曾同舟,恩怨何消計不休!記取脊令詩大義,和平統一值追求。
作者簡介:李霽野,現代著名作家,文學翻譯家,教授。生于1904年。安徽省霍丘縣葉集人。1924年認識了魯迅先生,次年加入未名社。1925年至1927年在燕京大學讀書。1929年以后在北京、天津、四川等地大學任教。1946年去臺灣,曾任臺灣省編譯包編篡和臺灣大學教授。新中國建立后,任天津南開大學外語系教授、系主任。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兼任過天津市文化局局長,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天津市文聯、作協副主席,被選為第二至第五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二十年開始寫詩和散文,主要著作有:小說集《影》,散文集《給少男少女》,詩集《海河集》,雜文集《魯迅精神》,游記《意大利訪問記》,回憶錄《回憶魯迅先生》、《魯迅先生與未名社》,與人合寫的文藝論著《朝著毛澤東、魯迅指示的方向前進》。主要譯著有:長篇小說《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簡愛》、《在斯大林格勒戰壕中》、《難忘的一九一九》、《斯大林格勒》、《虎皮武士》,還譯有散文集《四季隨筆》等。
相關推薦:現代文閱讀中考語文經典現代文選讀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