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8-22 09:45:07
有很多學生問我:“我平時感覺學習還不錯,為什么考試的時候總是考不好呢?”,也有很多家長問過我這個問題,他們也很納悶,孩子平時學習這么努力,作業也做的不錯,但是怎么每次考試都考不好呢?這個問題其實挺普遍的,而且對孩子的打擊也是相當大的,會嚴重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今天我跟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先分析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孩子發揮失常?是孩子粗心?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四點:
1低效的學習,自我滿足
很多學生自認為不錯,覺得一些容易的題太小兒科,總是喜歡弄一些偏題怪題來做,這樣做出來特別有成就感,自我感覺特別良好。其實做一些題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因為這些題陷入既抓不住西瓜又丟了芝麻的境地,甚至舍本逐末,丟掉了基礎知識,是得不償失的。對于學習不能眼高手低,從基礎做起,循序漸進,才是制勝法門。
很多學生很努力,刷很多很多的題,但是給人的一種感覺就是在漫無目的地刷題,刷題毫無針對性,同樣的題目重復做,并沒有把時間重點放在自己的薄弱點上,雖然這些會對你一些熟悉的題目有所幫助,但是對于整體來說,不會的可能還是不會,因為你并沒有這對它去下大功夫。
2熟悉并不意味著理解掌握
我們是做題而不是僅僅只是學習知識點。很多學生覺得,這個知識點很簡單呀,我都能聽懂,因此就不想要做對應的題目甚至不屑于做,這是很危險的想法。學以致用,學是為了用的,不實踐何來真理?成績好的學生,中等學生和成績不好的學生的區別就在于,好學生能將只是熟練運用到題目中去,并能找到最優解,中等學生能將只是運用到題目中去,但是不一定是最好的做題思路,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只能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活著就列幾個干巴巴的公式。
對于做題也不能局限于一道題,我們是會這類題而不是這個題,很多學生感覺這道題做對了就大功告成了,以為這個知識點就會了,這就是以偏概全。
熟悉并不意味著掌握,很多學生自認為學得好,是錯將熟悉當做知道。“深層次”的加工比“淺層次”的加工更有利于知識的記憶和提取,表面的東西往往很容易懂,而且在解析的基礎上去看,往往也是很容易明白了,但是掌握是另外一回事,真正的理解掌握是能夠融會貫通,深層次的理解。
3粗心問題
首先我們先弄清楚孩子是真粗心還是假粗心。什么是真粗心?比如1看成2,勻速看成加速等等,這些就真是自己粗心大意,但是這種是不可能說讓自己從90分的水平降到70分的,這是次要的原因!什么是假粗心?比如做數學題,漏了某些情況,做綜合性的大題,漏了一些特殊狀態,這些就是假粗心!
很多孩子平時做的不錯,但是考試考得不好之后,看到自己錯的就立馬會說,哎呀,又粗心了,下次一定會注意的。他們往往忽視了自己是屬于哪一種的,按照比例來看得話,絕大部分是屬于假粗心,他們說粗心就是給自己找的借口,說下次注意,如果沒有什么動作的話,該犯的還是得犯。其實假粗心根本就不是粗心,就是自己沒有學懂,并沒有學到最深的點上去,并沒有完全吸收,導致自己只是在淺層徘徊,導致自己丟三落四的,這就是平時做題沒注意,不重視,考試的時候就暴露了,然后還是不加以重視,那就周而復始。
4純心理因素
這種可能相對來說比較低。就是說孩子是真的平時學的特別好了,但是就是害怕考試。這種現象的出現也是不無道理的。一是環境,考試和平時做題不一樣,考試時間緊,做題氛圍也偏壓抑;平時作業不限定時間,也是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下做的,反映出來的是自己的最大水平;其實是影響,平時作業對了就對了,錯了就錯了;而考試的結果會受到家長老師的關注,給孩子的壓力也會更大一些;三是內容;考試考查的范圍比較廣,跨度比較大,平時作業往往考查的就是最近學的知識,肯定做的會比考試好一些。
那么對于這種“平時感覺學的不錯,考試卻考不好“這種現象,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1.腳踏實地,深入掌握
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會就是會,不會就不會,不要感覺會。對于不會的就去補,取長補短。做題不能憑感覺,特別對于理科,講究的是確切的解。認真對待自己的錯題,找到對應的知識點。對于知識的理解,不要浮于表面。學會舉一反三,會做一道題,就爭取做到一類題,了解這類題可能的問法,這個知識點是怎么考的,懂得每類題的套路。
2.找到薄弱點,對癥下藥
對待自己經常做對的題,之后適當做。對于經常錯的題,先找到對應的知識點,看看有沒有知識的疏漏,再看一下這種類型題目的做題套路以及思考方式,最后多做這種類型的題,隔一段時間做一下!切忌盲目刷題,高中時間特別有限,盲目刷題不僅浪費時間,擠占正常學習休息的時間,而且效果也不好,導致會的還是會,不會的依舊不會。應該根據每次考試或者練習的錯題,找準自己的薄弱點,然后好鋼花在刀刃上,把有限的時間多分配一點在這些薄弱點上,對癥下藥才能做到快準狠!
3.全真模擬,展現真實的水平
如果目前學校平時測試比較少,則自己每隔一段時間給自己限定時間模擬考試。在限定時間的條件下,往往會給自己一個無形的壓力,會導致發揮有所失常,多訓練,然后找到提升方法。比如尋找最優解,用邏輯思路、計算等最簡單的解題方法,以及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已知物理量和關鍵的一些條件做好標記,題目求的是什么等等都需要著重看下!
4.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
正確對待壓力,學會將壓力轉化為動力。盡量把放輕松,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以平常的心態去對待考試,安靜平和的完成考試上的題目。努力克服考試前的焦慮和考試時的緊張,這些焦慮和緊張往往是由于自己平時學的不夠扎實,擔心自己不會,考的不好,這些就得從平時抓起,一步一步地來,一個坑一個坑地補,胸有成足才會充滿自信。
其實所謂的平時感覺都會,但是考試考不好主要還是孩子只是感覺會而不是真會。孩子并沒有主動深入思考這類題、這個知識點。可能換了一個外殼就不會做了,這種情況就需要打好基礎,做到真的弄懂!
另外少部分是因為心態問題,這種的話就要調整好心態,以平常心去對待好事,吸取到考試教訓,在平時盡量給自己多一點的考試的全真模擬,然后一點點的進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