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9-14 09:34:25
“科技小屋太酷、太神奇了,我一見到那些東西,就想知道他們叫什么,想學習他們的原理,想知道他們是怎么來的。”在日記里,程家溝希望小學的高鑫宇同學在日記里興奮地寫道,“我想快點上科學課,長大做更厲害的航空模型。”
“科技小屋為貧困地區留守兒童播撒了科技的火種,點亮了科技的夢想,將科學創新的種子撒入大山,播入每個渴望夢想的孩子心田。”西安郵電大學黨委書記崔智林說。
讓科技之光照亮孩子們的夢想
一年前,從陜北到陜南,從黃土高坡到秦嶺深山,“愛心青年幫”的成員們睡過以前從沒見過的土炕大通鋪,吃過學生家長帶來的土豆燉粉條,也被蚊蟲叮咬得整夜睡不好覺,卻依然堅持早上6點起床,坐四五個小時汽車,走10多公里山路,穿梭于鄉村小學與困難學生家庭之間,進行科技小屋項目的前期調研。
雖然辛苦,但調研工作非常順利,“愛心青年幫”的志愿者都認為這個方案可實施性強,也具有巨大的社會價值,一定會迅速成功?墒秦S滿的理想在骨感的現實面前顯得有些脆弱,活動在公益眾籌階段陷入了瓶頸。發起眾籌一個月后,籌集資金僅為兩萬元,離目標還差17萬。
“距離眾籌結束的日子越來越近,大家每看一次就憂慮一次,心里焦躁不安。”志愿者宋飛朝說。
“再難我也沒有想過要放棄,再難大家也不要放棄!”劉洋給大家鼓勁,整整一個暑假,他都在四處奔走,籌集資金,終于在共青團陜西省委的幫助下,眾籌資金越來越多。
“科技小屋的捐建不僅給山區孩子搭建了一個科學啟蒙的平臺,也使更多人將關愛投射到山區孩子的身上,用科技之光照亮孩子們的人生夢想。”共青團陜西省委副書記徐永勝說。
很多人問“愛心青年幫”的志愿者,最難的時期是怎么堅持的,“是山里孩子眼眸里對知識的渴求,是一聲聲‘老師’的責任,還有一起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承諾。”宋飛朝說。
陜西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聯合“愛心青年幫”,計劃利用3個月時間在西安、銅川、安康周邊的鄉村小學搭建三所科技小屋,并采購一部分科教設備,以流動方式免費供更多小學使用,為山里孩子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也為縣域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提供有益幫助。
志愿者史玄東回憶說,今年4月,志愿者們去程家溝希望小學搭建科技小屋時,坐在張萬明自家的三輪摩托車上,沿著崎嶇的山路向上行駛時,第一次看到了黃土高原上滿山盛開的桃花,猛然間,他感受到了這塊貧瘠土地上蘊含著的無限力量。
編輯推薦:教育時評:中小學教育熱點事件全面解讀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