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9-18 10:07:29
近來,社會上出現了潛能開發、最強大腦、記憶大師等火爆培訓,與再度升溫的全能補習班、高價游學合流,掀起了新一輪校外培訓掘金風暴。這既是社會轉型期焦慮加劇的驅使,也是社會公眾對教育科學認知缺失的表現,更是正規教育研究供給不足、引導不力、服務不夠的結果。這些基礎教育階段的“忽悠”“泡沫”和“投機”,反過來又成了我們長期巨嬰思維、元認知薄弱、思考能力低下的源頭。
怎樣辨別教育“忽悠”
——提高對教育的科學認知是關鍵
教育忽悠成功的秘訣是利用信息不對稱、認知差異、投機心理,兜售“高大上”的、快速全能的,甚至超現實的理念和方案。忽悠者往往打著新發現、新理論、新理念、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法的名目,讓具有認知盲區或認知困惑而又對教育深感無力的家長,產生認知錯覺和判斷失能。
辨別教育“忽悠”,一是要增強教育安全意識,對校外教育市場項目要按照“需要—科學—效能—適需”模型進行審視,走出知識貧窮思維定式,不是什么都學、學的越多越好;二是要補習教育認知常識,了解人身心發展的基本知識,觀察把握自己孩子的個性差異,具備基本的判斷和選擇能力;三是對于專業性強的項目,要查閱官方權威網站、報告及學術資料,咨詢相關領域專家,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認知之后再理性判斷。還有一個樸素的原則是,但凡說功能特別強、見效特別快、效果特別好的,一般都有“忽悠”之嫌。因為人的發展和成長沒有速成之策。
怎樣探求高階教育體驗
——家庭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將事半功倍
研究表明,大腦作為人學習的基礎,除了大約一半的影響來自遺傳基因外,大腦的連接添加、選擇、修剪、加工,主要靠“經驗”塑造,而人的早期經驗主要來自家庭,家長素質、家庭環境、價值理念、活動經歷在孩子后天發展中起著基石作用。創建一個好的家庭環境,豐富孩子的經驗,給孩子提供復雜認知加工的機會,是大腦和潛能深度開發的支架。根據國內外教育研究和實踐經驗,這里特別提倡家庭學習共同體教育模式,盡可能提升家庭成長空間。一是家庭成員一起閱讀,創設一個真實的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探究的環境;二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鉆研當前的課業,不會的或困難的地方和孩子討論,或借助資料文獻一起攻關,而不是在旁邊說教,或無助地焦慮;三是家長把自己的專長、職業技能、研究領域等和孩子深度分享,既增加深度交流機會和內容,也給孩子傳達出整體、系統、全面思維技能的精要,還可以促進孩子生涯規劃意識的早期建立;四是家長把自己的發展、學習安排和孩子的學習統籌規劃,把全家的工作、教育、學習、玩耍兼顧起來。這樣的家庭學習環境和學習動力,很容易與學校教育友好對接,也必然會在社會交往中選擇有營養的學習活動。
怎樣塑造教育心態
——把著力點聚焦于孩子核心能力的持續提升上
教育忽悠出現的地帶,一般是瞄準焦慮多、高期望、有財力、又有認知局限的家長群體。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被忽悠的重災區是較發達城市的普通家庭,受社會輿論裹挾想急切改變階層地位,把家庭進化的砝碼壓在了子女教育上,當外部資源已沒有利用空間時,把有限的財力投資在孩子的開發上。因為追求成功心切,所以往往愿意去試水全能、速成之類的教育項目。這顯然是不理性的教育心態,越是對教育改變無力感強,越是期望學習、發展、成長能夠一蹴而就,甚至把教育選擇權和主導權交給非專業機構,慢慢的,孩子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等核心能力就喪失了,自我指導的機制就關閉了。家庭這種坍塌式的教育認知,是我們教育最難拯救的源殤。
學習的本質是因經驗而引起的行為、能力和心理傾向的比較持久的變化,我們應該把教育放在一個長時段中進行規劃安排,聚焦孩子的核心能力和可持續發展。一是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任何校外學習項目都要有利于激發興趣,而不是以讓孩子“恨上學習”為代價;二是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目標,單純地增強記憶、提高分數或排名提升等外部激勵,不足以激活孩子的深層認知,要通過澄清目標和價值,形成內在動力機制;三是利用專業支持,幫助孩子發展學習的方法,改進學習的技巧,努力成為學習的高手。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