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11-22 11:31:46
教材的深度體現在思維發展上
當初一的孩子們在憧憬與希冀中迎來他們嶄新的中學生活時,作為一位從教近十年的教師,北京市166中學政治教師白杰和孩子們一起面對著教學生涯的“全新”開始。這份“全新”,來自于從這個學期開始使用的《道德與法治》新教材。
從第一課《中學時代》開始,新教材的編排設計就體現出具體方法技能的學習指導,通過設計開放性的教學過程,綜合運用角色扮演、討論辨析、反思探究等方法,讓學生積極表達、善于思考、習得方法、努力踐行。
翻開新教材的單元導語、課導語,便會看到富有思想性的設計。如第四單元導語“我是一個生命,我在進行一場生命的旅行。中學生活會有怎樣的風景?”“我是一個生命,我喜歡探索。我的生命從哪兒來,到哪里去?生命可以永恒嗎?生命的意義在哪里?”
“每一課內容的展開都包含著一條引領生活經驗的線索:從‘運用你的經驗’開始,把學生的個體經驗作為學習的起點;隨后的‘探究與分享’等活動設計引導學生個體生活經驗得以表達、分享,進而促進個體對自身經驗的反思,通過師生經驗、學生之間經驗的碰撞、共認等促進學生個體經驗的調整、擴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間’結束,力圖使教學從課堂延伸到更廣闊的領域。”白杰告訴記者,“新教材也更具有思辨性,在不同的主題上都力爭有所突破,具有一定的思維張力。”
教材的變化,對基層教師的理論功底提出新的挑戰,對他們教學理念、教育意義等方面的理性思考能力進行著深層次的“拷問”。
在新學期起始課的教學設計中,白杰會結合孩子們在開學典禮上“假如給我三天黑暗”活動,引導孩子們關愛生命,以對生命的思考切入教材的整體邏輯結構。結合每一單元的話題和觀點,啟發孩子們思考,在話題探究中提升孩子們對國家政治生活基本情況做理性思考的能力,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法和理性的態度去了解、關心、觸摸自我和社會生活。
“新教材真正做到了歷史的大課堂觀,把課堂延展到了課后。”北京166中學初中歷史教師郭艷芬說,“新教材每冊書都特別設置一節活動課,比如七年級上冊第21課是‘讓我們共同來感受歷史’。就是想引導學生‘睜眼’關注自己身邊的歷史,讓他們通過多種方式來搜集資料,從而意識到:我們就生活在歷史當中,歷史就在我們的身邊。”
“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看得見、落實好,這是教材最根本的特點和優勢。教材為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提供了重要保證。”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成尚榮指出,教材的內容看似比較淺,尤其是小學和初中一年級,但其實教材并不淺,也不是“低幼”。教材的深度不在于知識難度和知識體系,而是在思維發展上,在思維品質培養和思維發展過程中,在學生學習方式變革上,這是教材的一大轉向。換個角度看,教材在呈現方式上是生動活潑的,而在思維方式、學習方式上有一定的深度,教學中應把握好這一點。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