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材料中,富人所以認為獨生子聰明而懷疑鄰人,完全是感情先入為主的緣故。然而,寓言畢竟是寓言,它雖然蘊含一定的生活道理,給人以思想的啟迪,但并不等于生活的全部。誠然,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受感情的左右,可“感情”代替不了“ 認知”的“理”,相反,“理”大于“情”,“情”趨從于“理”,怎一個“情”字了得呢?
怎一個“情”字了得?據《呂覽·去私》篇載:晉平公讓大夫祁黃羊推薦南陽縣縣令,祁黃羊毫不遲疑地說:“叫解狐去當,他一定能夠勝任。”晉平公驚訝地反問道:“你說的是解狐嗎?他不是你的仇敵嗎?”祁黃羊笑了笑說:“您讓我推薦的是縣令,并沒問誰是我的仇敵呀!當縣令,我認為解狐最合適,他能干得很好。因此才推薦他。”果然,解狐很有才干,成為百姓擁戴的好縣令。又一次,晉平公讓祁黃羊推薦一位法官;祁黃羊想了想,說:“讓祁午做吧,他是再合適不過了。”晉平公聽后又很震驚,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推薦他不怕別人說閑話嗎?千祁黃羊認真地回答說:“您問誰能當法官,我就把最能勝任的人推薦給您,您并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事實上,祁午正如父親所料,他辦案精細果斷,政績斐然?鬃勇劥嗽潎@道:“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是啊,祁黃羊兩次推薦人,雖然都直涉感情,但他的認知、判斷卻完全不受感情的左右?梢娬J知之“理”是“情”外之物,它因人而異,并非總受“情”的束縛。
怎一個“情”字了得?戰國時齊國的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麗”,其貌美,就是用今天的“酷斃了”“帥呆了”來形容也不為過。盡管妻、妾、客人都一致認為他“美于徐公”,他也自我感覺良好,然而,當他見到徐公,“孰視之”,“又窺鏡而自視”后,就不得不“自以為不如”甚至“遠甚”了。無疑,鄒忌是希望自己比徐公美的,他也一定有著那種感情上的自愛,但難能可貴的是,他竟能突破感情的樊籬,冷靜清醒地分析自己的“美”,并做出實事求是的認知判斷。德國大哲學家康德曾說:“每個人必須承認,—個關于美的判斷,只要夾雜著極少的利害在里面,就會有偏愛而不是純粹的欣賞判斷了。人必須完全不對這事物的存在存有偏愛,他在這方面純然淡漠,以便在欣賞中,能夠做個判斷者。”這一點鄒忌做到了,他在“純然淡漠”的心態下所表現的自知之明,不僅贏得后世的贊譽,也是“認知”高于“感情”的有力佐證。
怎一個“情”字了得?晉代歷史學家陳壽的父親因犯錯誤,受到諸葛亮的嚴懲而郁悶致死。然而陳壽并未因為孔明是仇人,就徇“情”忘“理”,歪曲歷史,他按事情的本來面目”,寫諸葛亮“東聯北拒、高瞻遠矚,勵精圖治、賞罰分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從而突出了人物的雄才偉略、高風亮節。陳壽也是人,以其歷史學家的心靈,當然有著豐富的感情,“殺父之仇”他能忘嗎?當然不會!可他竟能拋開個人的愛惡,如此“歌頌仇人”,大講實事求是,也決非“認知”。
出現了毛病。這,只能說明“感情”左右不了“認知”,其影響是有其局限性的。
哦,怎一個“情”字了得!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