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12-29 17:13:23
作為一名為考取理想高中而不懈努力的初三學生,我想你在追求你的近期目標,即中考成功的同時,也要考慮你的遠期目標,即在高中能繼續前進。畢竟,有很多學生闖過了中考關,卻倒在了高一的學習征程上。
作為初三學子,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出現在你明年此時的學習中,就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以下這四個方面。
第一、用理解性記憶代替死記硬背。
“背”功好,在初中被看成是一個學生優秀的表現,一字不差的背,流暢的背都是令人羨慕的行為,也因此在考試的時候很是受益。但是這種純粹的記憶我們稱其為死記硬背,特別是在語文和政史地的學習中,普遍的都是背字當頭。
不過這種機械式的記憶對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沒有多少好處,對于思維積極性的調動也是一種阻礙。到了高中,各科的知識容量大幅增加,而且更為抽象、區分難度更大,這時候僅憑記住已經很難應付,而且會忘得非常快。鑒于此,大家應該現在就培養良好的記憶方式,即理解性記憶,先去理解知識,然后尋找規律,再去記憶,會記得牢固、記得輕松。
第二、勤于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
我們知道,初三的學霸有兩種,一種是大家認為很聰明的學生,一種是學習非常刻苦的學生。這兩類學生進入高中后,聰明者要比刻苦者進步更快。甚至,刻苦者會不斷后退,學習處于非常被動之中。
聰明的學生他懂得去解決問題,去及時發現自己還沒有掌握的東西,把解決問題當成是最重要的學習任務;而低層次的刻苦者,他只是在不停的收集問題,然后盡可能的記住它們,它們的學習實際上是搬運,而非動用思維。
大量的搬運完成后,學生積累了相當的題目,足以應付考試題,所以成績還不錯。但在高中,這樣情況將不復存在,背幾道題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掌握知識的本質,通過消滅問題而形成的能力水平才是實力所在。
第三、不依賴教輔,形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相比于初中,高只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因自學能力不足導致的學習效率低下非常普遍。作為面對中考的學生,你在怎么做題是個很很重要的問題。是獨立自主的完成,拼盡全力去思考,力求把給個環節都完美無缺的呈現,還是沒有參考答案、搜題軟件就無法做題,一次次的半途而廢或者老是借助于外物才能做題。
很多學生小學時依靠家長。上了初中依靠教輔詳解或者搜題軟件,學習缺乏獨立性,久而久之產生依賴。初中內容還不是很難,這樣的依賴帶來的危害也不夠明顯。但是到了高中,如果你依然還是這般的依賴,那你就只能學個皮毛,根本無法深入探究,也就無法應對靈活多樣的各科題目了。
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然后就是大約或許,這些和嚴謹的學習態度不相容的情況會隨之出現,讓學生在考場上吃盡苦頭。
第四、學會概括,努力發現知識之間的規律。
這是一項和背正好相反的學習能力,它要求學生要去自我總結,在課堂的基礎上,對所學內容進行整合,尤其是對一章內容進行概括總結,做出類似思維導圖的知識結構圖來。
請注意,是自己做而非把某些教輔已經做好的拿上去背,這完全是兩種學習效果。
概括是對所學知識進行自我整合的過程,這在初中或許體現的不夠明顯,但在高中卻非常重要,因為學生要在整合中形成知識網絡,構建知識體系,以此來應對一些綜合性的難題。為了高中階段具備這項素質,初三同學在總復習的過程中,可以去做一些概括,努力發現知識之間的規律。
如果你能現在就透過現象看到各學科知識的本質,善于弄懂來龍去脈,讓學習處處充滿了思考,讓備考時時都有探究與概括精神。那么,你的備考過程不僅僅會收獲理想的成績,更會為你將來的高中學習準備所需的能力。
高中是思維之上、能力決定成績的學段,為了能在新的層次上還能進步,那么就把高中學習所需的素養體現在中考備考中。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