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1-12 15:09:56
25、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其下屬車聯網平臺已實現與17家充電運營商互聯互通,接入的充電樁總數超過16.7萬個,日充電量超過100萬千瓦時。這意味著我國建成了目前全球覆蓋范圍最廣、接入設備最多的智慧車聯網。
26、中國國民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8月20日在臺中市舉行,2017年5月20日當選的吳敦義宣誓就任黨主席。吳敦義在致辭中談及兩岸關系時表示,未來國民黨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仍將堅決反對“臺獨”,并積極弘揚善良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兩岸的相互尊重與包容,增進彼此了解并深入研討兩岸和平愿景,確保臺海的穩定與和平,并維護臺灣人民的幸福。
27、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啟動儀式暨《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發布會8月21日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習近平指出,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是當前國際發展合作的共同任務,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落實這一議程,出臺《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在經濟、社會、環境三大領域平衡推進落實工作,取得諸多早期收獲。中國將堅持不懈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國家發展不斷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
28、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國家推動建立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公司,建立政府、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擔保公司合作機制,擴大為小微企業和“三農”提供融資擔保業務的規模并保持較低的費率水平。
29、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科技部考察并主持召開座談會。李克強指出,當前要把握科技革命帶動產業變革加速等新特點,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平臺,在科技創新中推動融通發展。要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通,構建良好創新生態,打造開放創新平臺,提升創新效率,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實施“中國制造2025”,努力攻克關鍵技術,推動定制化、智能化供給創新,進一步提升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要促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產業化對接融通,鼓勵更多企業進入基礎研究,發展科技中介等服務,加快創新成果有效轉化。要促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創客等各類創新主體協作融通,堅決打破單位、部門、地域界限,推動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加蓬勃發展,形成科技創新的倍增效應。
30、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出臺《辦法》是轉變監管理念、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保障“先照后證”改革順利實施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提高監管效率,促進創業創新。
31、近日,農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提出大力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生產性服務,這標志著我國“三多型”農業服務業正在形成。
32、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部署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充分釋放內需潛力,壯大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信息消費已成為當前創新最活躍、增長最迅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領域之一,對拉動內需、促進就業和引領產業升級發揮著重要作用。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預計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意見》聚焦生活類、公共服務類、行業類及新型信息產品消費等重點領域,推動應用電子產品智能化升級,提升信息技術服務能力。豐富數字創意內容和服務,壯大在線教育和在線醫療,進一步擴大電子商務服務領域。
33、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顯示,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已連續5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我國機器人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中國市場的持續開拓還為全球機器人產業增長提供了動力支持。
34、習近平日前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黨的群團工作是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群團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2015年,黨中央召開群團工作會議,對黨的群團工作和群團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兩年來,群團改革取得積極成效,成績值得肯定。要認真總結經驗,繼續統一思想、抓好落實,切實把黨中央對群團工作和群團改革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習近平強調,要推動各群團組織結合自身實際,緊緊圍繞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直面突出問題,采取有力措施,敢于攻堅克難,注重夯實群團工作基層基礎。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