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3-24 21:10:26
7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①建立時間:42年1月,②背景: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美、英、蘇等國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逐漸走向了聯合。③參加國家: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④會議召開地點:華盛頓。⑤建立的標志:《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
雅爾塔會議:①時間:45年2月,②主要參加國:美(羅斯福),英(丘吉爾),蘇(斯大林)。③目的:協調反法西斯國家的行動,盡快打敗法西斯。④主要決議:打敗德國后對德國進行分區占領,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成立聯合國。蘇聯答應在德國投降三個月后參加對日作戰。
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42年7月--43年2月)。
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時間:44年6月6日。標志:美英盟軍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作用:使德軍陷入了蘇聯紅軍和美英盟軍東西夾擊之中。
二戰的勝利:45年4月,蘇聯紅軍攻克柏林,5月8日,德國正式投降,二戰的歐洲戰爭結束。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二戰全面結束。
二戰的影響: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幾千萬人失去了生命,無數的財產損失。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第8課:美國經濟的發展
時間 表現(特點) 原因
五六十年代 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和南部繁榮 美國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占據了廣闊的市場;大力發展科技教育,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工業;改善人民生活,創造了有利的經濟發展環境。
七八十年代 80年代產生危機,經濟地位下降,70年代調整,經濟發展受阻 經濟發展弊端顯露;受到危機嚴重的打擊,通貨膨脹,債務沉重。
90年代 經濟穩定發展,速度名列西方發達國家前列。進入新經濟時代。(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改革社會經濟;加大發展教育科技事業的力度,促進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完成傳統產業的改造。
第9課: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
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繁榮:恢復到戰前水平時間:20世紀50年代初,持續繁榮時間: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原因:美國的大力援助,發揮了高素質勞動力的優勢,采用了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成果,制定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
歐共體的成立:時間:20世紀60年代。(1993年改名為歐洲聯盟,簡稱為歐盟)成員:法國和聯邦德國等12個國家。作用: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對成員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日本的崛起時期:表現:20世紀70年代初,成為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在重要生產領域,名列世界前列。原因:美國對日本進行了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美國大力扶持日本;朝鮮戰爭爆發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引進最新科技,發展教育;適當的經濟政策。
危機時期:1974到1975年世界經濟危機使日本經濟發展速度減緩。
恢復和發展時期:80年代中期后,"科技立國"政策促進經濟發展,。
64年,日本東京舉辦了奧運會。70年代始,日本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加大軍費開支,引起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