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5-05 16:56:25
哈羅德·尼克爾森說出了他們那一代很多人的心里話:
"我們去巴黎,不光是要終結戰爭,而且還要為歐洲建立新秩序。我們不光是要籌備和談,而且要為永久的和平做打算。我們多少是帶著一些神圣使命的。我們必須警醒、堅定、正直、自律,因為我們決意要成就偉大、永恒、高尚之事。"
勞合·喬治與威爾遜一樣,也堅持認為巴黎和會的首要任務就是成立國聯。他這樣做并不僅僅出于一種犬儒式的心愿,要讓美國人高興。
他畢竟是個自由黨人,是這個反戰歷史源遠流長的黨的領袖。身為一名圓熟的政客,他也了解英國的公眾。
他在1918年圣誕前夜對同事說:"人們非常害怕事態繼續下去會再次導致悲劇上演。"如果從巴黎和會回來卻沒帶來國際聯盟的消息,那將是一場政治災難。
但是,國聯從未讓他真心產生興趣,或許是因為他從根本上懷疑這個東西的效果。他很少在演說中提起國聯,任內也從未到訪過國聯總部。
在法國,對德國侵略的痛苦記憶和對未來的擔憂在人們內心交織,大眾對國際合作能終結戰爭抱著很深的悲觀情緒。
不過從另一方面說,尤其是在自由主義者和左派中,也存在著一種意愿,愿意讓國聯試一試。克列孟梭更愿意先處理對德條約,但他也下定決心不能給人留下口實,說是法國阻止了國聯的成立。
他本人的心理是矛盾的,但并不像有人說的那樣,他對國聯沒有敵意。正如他那句知名的評價:"我喜歡國聯,但我對它不抱信心。"
編輯推薦:國際聯盟誕生記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