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5-17 21:40:50
1、教學過程設計思路:
創建情境
提出問題
導出課題
→
觀察實物,識別某種軟體動物的結構
→
討論,歸納軟體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
比較幾種軟體動物,分析。歸納共同特征
2、教學過程說明:
①本節課先以展示幾種常見軟體動物并讓學生識別入手。待學生識別之后,再讓學生想一想,這幾種動物的形態,結構是否一樣?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指出:這些動物盡管在形態,結構上存在著很大差異,但是它們卻都屬于軟體動物。為什么它們都屬于軟體動物?它們之間有哪些相同之處?它們的存在與人類有什么關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②關于觀察當地常見軟體動物的教學。教師要根據當地具體情況,有目的地選擇那些取材方便,代表性強的實驗材料,事先布置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準備好實驗材料,這里以觀察河蚌為例來說明。觀察前,教師要出示觀察提綱,觀察的項目有:
A.河蚌的體外有沒有貝殼?有幾片貝殼?
B.用鉛筆碰一下張開的貝殼,河蚌會有什么反應?這個反應說明貝殼對它有什么作用?
C.將河蚌放在溫度為50℃的水中,貝殼會張開,觀察在貝殼的內表面是否有一層柔軟的膜?這層膜里包著的身體是否柔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