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鄧沂光
很多時候,人們總以為羈絆讓孩子不能長大,于是不少家庭采取"不聞不問"的教育態度,學校也不太重視心靈教育,社會或更是"沒空理睬",殊不知各式各類如游戲、情感、壓力等"西瓜皮"尤其在發展的轉型期中,往往是悄無聲息地進入孩子的內心。姑且不論是誰扔的西瓜皮,當孩子踩了西瓜皮,摔了一跤后,各界采取"第一時間責怪"的教育是不正確的,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危險的"。
踩到"西瓜皮"是必然的,莫說孩子就算是成年人也無可避免。任何人的成長歷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正如門羅所說,幸福總是充滿著缺陷。孩子的心靈往往很純凈,更容易因為好奇心遭形形色色的誘惑所吸引,被"出其不意"的壓力所困擾,所以年輕人的跌倒次數也往往是最多的,無論家庭、學校或者社會,都應該理清責任,不是一味嘲諷而是理性責怪。
一味指責他人尤其是孩子,不僅是逃避責任的表現,更是教育態度的扭曲。"出事了吧"折射了當前各種教育模式下的"強權主義",家長不從家教中尋找原因,學校不從學堂中尋找出路,社會很多也沒有從內在矛盾中尋找弊端,一出事就"一味指責"的譴責態度,導致的極可能是青少年羽翼漸豐后萌發的逆反心理,甚至逐漸喪失積極主動的從眾心理。此類模式下的人才,也大多是心靈缺陷的人,缺乏責任擔當和創新精神的人,若各階層教育者依舊沉醉于表面化的贊美或譴責,不從深層次引導下一代獲知"西瓜皮"的來源、緣由和啟迪,那么被教育者即便"羽翼豐滿",心靈也不能"豐滿",這種扭曲的教育方式必然帶來國民教育的悲哀,是一種"危險"的人生引導。
適度關注而不是過度指責,當是適當教育、中庸教育的核心所在。之所以"現今教育的步伐太快而靈魂卻跟不上",就是因為教育的方向和目的出現了問題。家庭是第一學堂,明智的家教當是關懷、鼓勵,讓孩子知道"哪里摔倒哪里爬起",而不是冷血的諷刺或埋怨;學校是育人圣壇,面對"摔倒"的學生,應循循善誘,讓學生在失敗中得到啟迪;社會則是人生大課堂,對于"涉世未深"的年輕跌倒者,更應明白"西瓜皮"當道對于下一代的危害,做好理性引導,而不是冷眼旁觀,更不是哄堂大笑甚至"口誅筆伐"。要言之,教育的恰當和有效,應由上述三方齊抓共管,共同助力孩子成長。
生活中的"西瓜皮"雖多,但無論是我們的孩子踩了還是沒踩,都應該引起各方重視。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不僅要積極主動地幫助理解"西瓜皮"問題,更應理性引導青少年懂得防范、規避、排除"西瓜皮"障礙,讓下一代的成長更健康、更美好,讓其心靈真正豐滿、人生更加圓滿。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