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wǎng)整理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 2019-03-04 13:42:40
她是第一位獲得"英國BBC世界音樂大獎",也是第一個入圍"美國格萊美音樂大獎"的中國人。
她受到全球主流媒體的關(guān)注和采訪,向全世界展示樂中國文化的風采,被譽為"來自東方世界神秘仙女的天籟之音"。
她是《香蜜沉沉燼如霜》的緣機仙子,更是原創(chuàng)舞臺劇《我的小伙伴》的總制片人。
她,是薩頂頂。
1
做音樂除了天賦
更需要學習、職業(yè)、積累
很多人都知道《萬物生》又叫《百字明》,因為歌詞一共一百個字。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一百個字,薩頂頂念誦了40萬遍,在萬千遍的念誦中,旋律才得以誕生。
對薩頂頂來說,走上音樂之路,與生俱來的天賦只是一個敲門磚,而持之以恒的學習,遇到困難時候的堅持,才是讓她走得更遠,看到更廣闊世界的根本。
這里的學習,不僅僅只是技術(shù)上學習,還包括文化的學習。
"我是中國人,那么中國的所有文化歷史我都要去了解。過去文化我要了解,當代文化也要了解。"
薩頂頂喜歡研究古典的藝術(shù),也愿意花時間去"啃"一些大部頭的古代書籍。
這對現(xiàn)代人來說,無疑是一件花費時間又沒什么成效的"笨事情"。但薩頂頂愿意花這個"笨功夫"做這件"笨事情"。
"這些大部頭一定要啃,讀的時候,這些書籍會整體指導我的藝術(shù)思維和邏輯思維。我的音樂所營造出來的感覺,都是我對很多文化了解和學習后的一個集中體現(xiàn)。"
經(jīng)典作品的誕生絕不是憑空而來,而是順應時代,通過持續(xù)的學習和嘗試才可能誕生。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薩頂頂?shù)呐笥眩捕际沁@樣一群愿意做"笨事情"的人。
2018年,薩頂頂聯(lián)合一眾華語樂壇的好友,創(chuàng)作了三張《我的小伙伴》的原生EP。
為了更好地展示作品,讓聽眾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的初衷,他們每個人都懷抱著極大的熱情投入其中。
迪瑪希想要更好地詮釋《永恒的意義》,毫不猶豫找到一位漢語老師,開啟學習漢語,熟悉漢語發(fā)音之旅。更難得的是,錄音那天,他打著"飛的"從俄羅斯飛到中國,深夜直接從飛機場趕到錄音室,馬不停蹄。
當時他有些疲憊,怕自己的狀態(tài)影響錄音效果,薩頂頂明白他的顧慮,端出一盤水果,告訴他,水果可以增加維生素,對恢復狀態(tài)很有幫助。于是,迪瑪希馬上把這盤水果"收入囊中"。果然,狀態(tài)一恢復,這首歌完成得很完美。
常石磊演唱的《只有我自己》,需要唱同一句歌詞(只有我自己)很多遍,他就在錄音棚里不停地唱,每個唱法都嘗試上好幾遍,直到挑戰(zhàn)了自己的極限為止。然后跟薩頂頂一起,從頭反復地聽,選出唱的最好幾句。
有人問,為什么這些已經(jīng)功成名就的音樂人要如此拼命?
薩頂頂說,"我們是職業(yè)的,就要有職業(yè)的態(tài)度。反復嘗試,尋找更適合演繹作品的方式和聲調(diào),才能讓聽眾聽到最棒的聲音。聽眾是會聽到我們的誠意的。"
做音樂越久,就有越多人問薩頂頂一個問題:
你是如何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的?
在薩頂頂?shù)淖詡鳌痘腥鐏碚摺分袑懙溃?quot;在一種松散的沒有欲望的情況下,靈感才會爆發(fā)。"
靈感就像身體里的一顆種子,想要它生根發(fā)芽,結(jié)出果實,就得滋養(yǎng)它。這種滋養(yǎng)不僅僅是沉浸在音樂中,同時也包含薩頂頂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她會去翻找一些歷史資料,也會深入到偏僻的少數(shù)民族居住地采風,踏遍歐亞大陸。
她做世界音樂,同時也汲取其他類型的音樂的精華。
"無論藝術(shù)以哪種形式呈現(xiàn),我都會去感受它,吸收它,把它變成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最終形成音樂的自我風格。
自我風格一旦形成,靈感就會結(jié)出果實。所以,靈感不需要去尋找,而是靠培育。你培育了什么樣的靈感,就會誕生什么樣的作品。
包括你培育到什么樣的程度,你就能結(jié)出什么量的果實,這是需要長期積累的。"
專業(yè)的音樂家多是如此,尋找靈感對他們來說,更像是玩,去放松。回來后,靈感就來了。
看似輕松,其實這背后,是他們多年點滴的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