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了林海音所著的《城南舊事》中的片段《爸爸的的花兒落了》,鼻子總是酸酸的,嗓子總是干干的,眼睛總是濕濕的,也許是被感動了吧,被那細膩的愛所感動了。
那夾竹桃花兒還是飄飄悠悠地漸落了,顯得那么凄楚。英子的爸爸還是微笑地離去了。“微笑”?只是我的猜想,大概是放心了。因為在他用愛的滋潤與嚴厲的責罰的洗禮下,英子這朵花骨朵開放了,長大了。
還是那驪歌,這凄切的悲歌,不僅是唱給離別的人的離歌,似乎確鑿還是唱給英子爸爸的安魂曲吧,也許吧。
這也許就是愛的贊歌吧,雖然唱得如此的凄慘、悲切。但另一首卻是更加的悲慘,因為那是用生命譜成的。
大概是《斑羚飛渡》,在人類的逼迫下,八十只斑羚被逼到了嘎洛山的傷心崖前,老少斑羚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地跳了出去,小斑羚在下落的瞬間,老斑羚憑著嫻熟的跳躍技巧,身體出現在小斑羚的蹄下,小斑羚在老斑羚寬闊結實的背上猛蹬一下,就像踏在一塊跳板上。而老斑羚就像燃料用完了的火箭殘殼,自動脫離宇宙飛船,不,比火箭殘殼更悲慘,在小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斷翅的鳥筆直墜落下去,而小羚羊則安全地落在對面的山峰上。緊接著,一對對斑羚凌空躍起,在山澗上空畫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每一只年輕的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它們心甘情愿用生命為下一代開辟一條生存的道路。我無法不震驚,也無法不落淚,這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讓我感動。
在我們的周圍很多的父母甘愿為孩子默默付出。可是孩子卻不理解。湖州,有一位父親,為了與網吧爭奪孩子,每天深夜徘徊在街頭,發瘋似的尋找兒子,整整六年,可最終還是失敗了……我不知道他的兒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們中的許多人從來不知道父母甘心為他們的未來做墊石,理所當然地認為父母為他們付出是應該的,是一種義務,一種責任。讀了這兩篇文章,我都在想一個問題,“我們該怎樣做子女?”想一想至今我還是會讓父母操心,有時甚至還發生沖突。為了逃避學習,跟父母“斗智斗勇”。現在想想真不應該,因為這兩篇文章,我得到了答案,為了父母,更是為了自己,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地學習。!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