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區已經開啟中考模式了,很多家長都選擇在中考當天送孩子到考場。送考當天,中考生家長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小編整理了中考生家長送考建議,給家長們參考。
家長要不要送考?
考試期間是否送考,應根據考生個人情況而定。有的孩子認為,家長不離左右陪著,自己底氣可以更足些,緊張感也可消除不少。這時,家長便可陪送他參加考試。但有的考生獨立性較強,家長跟著,反會讓他感到壓抑不適。總之,家長在決定是否送考時,應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見,甚至于送考人是誰,也應由孩子來“挑選”。
家長送考時的言行舉止
中考前可以談學習、談人生、談理想、談日常輕松愉快的話題,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孩子減輕壓力,放松心情,使孩子情緒穩定,從容應考。送考時不能過多談及有關考試的事情,像平常的交流一樣,應該提醒孩子考試用品有沒有帶齊。家長送考時除了“成敗自此一舉”之類增添壓力的話不要說,連鼓勵性的話語也不要多說,因為這類話語說得太多,可能會給孩子形成一種此前不夠努力的心理壓力。反而肢體語言在這時可能更有作用,給孩子一個擁抱,一個微笑都是強有力的身體語言。例如父親可以拍拍孩子肩膀,傳遞一種力量,母親拉拉孩子的手,擁抱下孩子傳遞溫情。還有,考試前和孩子交流的語速、動作都不要太急,以免傳遞給孩子焦慮的錯覺。
如何化解考試焦慮?
不管送考還是陪考,家長很可能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焦慮。孩子如果出現焦慮可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自身的焦慮,另一種是家長傳遞的焦慮。如果是孩子自身的焦慮,家長可根據自己平常與孩子的交流習慣,選擇直接探討焦慮本身或者轉移注意力等辦法幫助孩子。“例如,如果家長平時跟孩子交流很多很親近,可以直接問清孩子為何焦慮,再對癥下藥去舒解,并暗示孩子不必太在意,盡力去做就行。”
雖然孩子面臨大考,但往往送考的家長比孩子還焦慮。對于家長自身的焦慮,可以選擇找親人或朋友傾訴,以求緩解,但不要在無意中傳遞給考生,說話語速快,動作大動作急等都有可能傳遞焦慮情緒,這是尤其要避免的。如果焦慮又不能在孩子面前掩飾住,那還是建議家長不要送考,或者找他人去送考。
最后,其實整個考試過程中,家長在態度上很重要,家長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中考雖然重要,但家長應該意識到中考的成功與否并不代表孩子的全部,不要給孩子加上過多的社會意義。所以,如果孩子出考場后臉色難看,發揮失常,也可以用這些話來寬慰孩子。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