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中,賈惜春留給許多人的印象無疑是冷漠、膽小、看破紅塵、不近人情,可是,難道惜春真的是如此嗎?
首先,關于惜春冷漠。許多讀者認為惜春冷漠大概就是因為惜春“心冷口冷心狠意狠”地把無罪的入畫攆了出去,并且還說“或打,或殺,或賣,我一概不管”。可是,若細細想來,也是情由可原的:在書中,對惜春的身世只這么說,賈敬在她出生后不久就離家住進了“玄真觀”,母不詳。這便是讓惜春孤僻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惜春一出生便接到榮國府來住,其實質(zhì)也是寄人籬下的。因此,在賈府的各種歡樂宴席中,很少見惜春參加,即便是參加,也不過是一個串場,意思一下便回蓼風軒了。在賈母讓惜春作畫一回中,當“天氣寒冷了,膠性都凝澀不潤”,賈母依然叫她“不管冷暖,你要畫去”,“我當下就要的,你別脫懶兒”。可見賈府的人對惜春的冷漠的態(tài)度。在這種情況“無”父無母的情況下,最需要別人摟抱、關愛的惜春,無緣倒入賈母的懷中、無緣受到家人的關愛,一個賈家的小姐,受到家人的如此“關心”,她能與其他姑娘們親密無間地相處嗎?當賈家被抄后,惜春說“善惡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助,何況你我二人之間?”,她說這句話,其實就是一種成熟的表現(xiàn),是對賈府的不滿,對寧府的不滿,寧府的腐化、男女的污穢,使她已經(jīng)不能忍受了,因此,為了自己靈魂的高潔,她只能這樣,作一個樣子,讓別人覺得她“無情”、“冷漠”,好讓她以后出家,不在這攀龍附鳳的家族中生活。
惜春素日與書卷為伴,她從書中明白了許多道理,也從書中看到了賈府的烏煙瘴氣,其中“元妃省親”一回中惜春所做的詩便可以證明:眾人都以“景”延伸為將來賈府的欣欣向榮的景象,但獨有惜春作的詩只寫景,而不寫“家”,可見惜春早已看破紅塵。在書中我們可以經(jīng)常看到她的這樣的思維軌跡:“在如此一個水深火熱的家庭,弄不好便會臊給自己一身灰。”更重要的是,惜春心理的成熟使她已經(jīng)看到了一個泱泱大家最后的悲哀,她的冷漠也是來源于如此一個光輝家族最后要泯滅的一種絕望,一種無能為力的沮喪,使她喪失了對生活的憧憬,于是,她把精神寄托給“佛”,與塵緣一刀兩斷,更何況,惜春自己說的“不做狠心人,難得自了漢”就更能說明她對“佛”的向往,對世間的嫉恨,但她的出身使她無法去反抗以賈母、王夫人為首的“封建派”,因此只能選擇逃避來反抗封建的禮教,也就是出家為尼。而她說的“生在這種人家,不便出家”一句由說明了她是很顧大體的,想到自己出家后賈府在人們中的形象會變得更加惡劣,于是沒有武斷地落發(fā)為尼,而在賈府敗落后才作出決定。而她剛開始被尤氏認為“冷心冷面”“怪道都說四姑娘年輕糊涂”也是因為“你們不識幾個字,所以都是些呆子,看著明白人,倒說我年輕糊涂”,一般不仔細品讀,會很難理解這段文字,其實質(zhì)意思大概是:你們平時對我漠不關心,看不起我,我今天就讓你們見識一下,我的真正的志向你們怎能理解?!
而且,許多讀者認為惜春總是推卸自己的責任,其實恰恰相反,惜春是很有責任心的,其中第一百十二回妙玉被劫后有這樣一段:
“賈政邢夫人等先后到家,到了上房哭了一場。林之孝帶了家下眾人請了安,跪著。賈政喝道:“去罷!明日問你!“鳳姐那日發(fā)暈了幾次,竟不能出接,只有惜春見了,覺得滿面慚愧。邢夫人也不理他,王夫人仍是照常,李紈,寶釵拉著手說了幾句話。獨有尤氏說道:“姑娘,你操心了,倒照應了好幾天!“惜春一言不答,只漲紅了臉。寶釵將尤氏一拉,使了個眼色,尤氏等各自歸房去了。”
這是她與尤氏交往已一段時間后的尤氏所言,從中可以看出:惜春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女子。
另外,惜春在眾女子中可以說是一個年紀較小的一位,她的膽小也由于此,另一個原因便是:惜春是一個講臉面的人,對事情都有一顆“面子”心,也就形成了她的膽小。但是,在一個仕宦之家,哪個女子不顧及自己的臉面?惜春的愛面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惜春是很有預知和洞察能力的,她能從自己姐姐們的命運而看到自己的結局,正所謂“勘破三春景不長”,又看到了整個賈家的命運。她的大智慧也是因為她清楚地認識到了“說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當她聽說妙玉被劫后想到“迎春姐姐磨折死了,史姐姐守著病人,三姐姐遠去,這都是命里所招,不能自由。獨有妙玉如閑云野鶴,無拘無束。我能
學他,就造化不小了。但我是世家之女,怎能遂意。這回看家已大擔不是,還有何顏在這里。又恐太太們不知我的心事,將來的后事如何呢?”以及“做了女孩兒終不能在家一輩子的,若象二姐姐一樣,老爺太太們倒要煩心,況且死了。如今譬如我死了似的,放我出了家,干干凈凈的一輩子,就是疼我了。況且我又不出門,就是櫳翠庵,原是咱們家的基趾,我就在那里修行。我有什么,你們也照應得著。現(xiàn)在妙玉的當家的在那里。你們依我呢,我就算得了命了;若不依我呢,我也沒法,只有死就完了。我如若遂了自己的心愿,那時哥哥回來我和他說,并不是你們逼著我的。若說我死了,未免哥哥回來倒說你們不容我。”也說明了她的理智、冷靜與成熟。實際上,惜春是唯一真正有佛緣的人,是真正的“一念不生,萬緣俱寂”,她是自己給自己選了一個良好的歸宿,雖說清心寡欲了一生,卻讓她過上了她理想中的生活,從心理上講,她是幸福的。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