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23 13:40:15
初三語文入學摸底考試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8分)
1、默寫(12分)
(1) __________________ ,欲上青天覽明月。 __________________,舉杯消愁愁更愁。
(2) _______________ ,瑟瑟谷中風。
(3)《過零丁洋》中表現詩人以死明志的決心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頷聯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水調歌頭》中的哲理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赤壁》中的名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一段話中①~④句最合理的排列是(不考慮標點因素)( )(4分)
揚州紅園的樹樁盆景,①已經能同廣州嶺南派、蘇州派、成都派、上海派并駕齊驅②受到國際市場的廣泛注意③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④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喜愛。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3、名著閱讀積累(6分)
3、名著閱讀( 6分)
(1)《三國演義》中“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___________。(人名)
(2)“景陽崗打虎”“醉打蔣門神”等說的是《水滸》中一位傳奇英雄的故事。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其中“豹子頭”指的是____________。
二、現代文閱讀。(16分+20分)
(一)深空探測
①人類所生存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滄海一粟。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使人類認識宇宙的目光越來越遠;而探索更深更廣的太空,則成為現代人類航天活動的主要目標。
②深空探測主要包括對月球的探測、行星及其衛星的探測以及小行星和彗星的探測三大方面。具體說來就是對太陽系內除地球外的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等的探測,以及太陽系以外的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的探測。它是繼衛星應用、載人航天之后的又一航天技術發展領域。深空探測對人類了解太陽系的起源、演變歷史和現狀,進一步認識地球環境的形成與演變、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變以及積極開發和利用空間資源具有重要意義。深空探測的總體科學目標大致可歸納為:探索太陽系和宇宙(包括生命)的起源和演化;開發和利用空間資源(空間環境、能源和資源等);發展空間技術,推進科學技術的進步;擴展人類的生存空間;為人類社會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③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又把目光轉向月球,一方面現代航天技術的發展為人類提供了進一步探測月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月球獨特的自然環境和資源一直吸引著人類。月球上沒有大氣干擾,是進行科學實驗和天文觀測的圣地。如果在月面上建立天文臺,就會探測到宇宙中的許多奇異現象。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發射火箭所需的燃料將會比地面少得多,因此月球也是個難得的航天發射基地。月球兩極大量冰水的發現更使人類對月球刮目相看,因為有了水,人類在月球上生存的基本條件便已具備。人們可以利用水得到氫氣和氧氣,氧氣和水供人呼吸飲用,使植物生長,氫和氧還可作為火箭燃料,供飛船返回地球或前往火星或更遠的星際探險。這樣,人類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實驗室甚至定居點并非天方夜(ta?n) ,月球很可能成為人類遠征其他星體的中轉站。
④深空探測中的另外一個引人矚目的天體便是離人類最近的行星——火星。火星是地球軌道之外最靠近地球的行星,離地球的距離僅次于金星,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最遠的石質行星,與地球最為相似。火星直徑約為地球的1/2,質量是地球的1/10,自轉周期與地球相當.公轉周期約為地球的1.88倍。火星周圍有稀薄的大氣,上千條干(he?) 的河床。由于火星的特殊位置,以及大小和環境與地球最相近,從而作為人類最佳的太空移民場所而備受關注,因此對火星的直接探測有很大的吸引力。許多年來,人類共發起30多次火星探測計劃,拍攝了大量的圖片,獲得了豐富的火星表面數據,為以后的火星軟著陸和人類登陸火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⑤深空探測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的綜合體現,是我國航天活動發展的必然選擇。從2002年開始,我國再次進行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的綜合論證工作,到目前“探月工程”一期已經立項,二、三期工程正在論證過程中。月球探測工程共分為三個階段:一期工程簡稱“繞”,預計3年內發射探月衛星,環繞月球飛行并拍回三維圖像:二期工程是“落”,將月球車或探月機器人送到月球表面降落,進行科學探測;三期工程叫作“回”,采集月球樣品等任務完成后,返回地球。
14、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2分)
①天方夜(ta?n) ②干(he?)
15、選文第③段“月球很可能成為人類遠征其他星體的中轉站。”一句中“很可能”能否去掉?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選文第④段畫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從本文看,我國為什么要進行深空探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人類運送到火星,實現人類太空移民的夢想有可能實現嗎?為什么?根據選文內容,談談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十年的重量
余秋雨
①時至歲末,邀我參加的多種社會文化活動突然擁塞在一起,因此我也變得“重要”起來,一位朋友甚至夸張地說,他幾乎能從報紙的新聞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難道真是這樣了?我只感到渾身空蕩蕩、虛飄飄。
②實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電話中,生愣愣地插進來一個蒼老的聲音。待對方報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著話筒站起身來:那是30年前讀中學時的語文老師穆尼先生。他在電話中說,30年前的春節,我曾與同班同學曹齊合作,畫了一張賀年片送給他。那張賀年片已在“文革”初被抄家時遺失。老人說:“你們能不能補畫一張送我,作為我晚年最珍貴的收藏?”老人的聲音,誠懇得有點顫抖。
③放下電話,我立即斷定,這將是我繁忙的歲末活動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④我呆坐在書桌前,腦海中出現了60年代初歡樂而清苦的中學生活。那時候,中學教師中很奇異地隱藏著許多出色的學者,記得在 時,我們自修課的督課老師竟是著名學者鄭逸梅先生,現在說起來簡直有一種奢侈感。到高中換了一所學校,依然學者林立。我的英語老師孫玨先生對英語和中國古典文學的雙重造詣,即便在今天的大學教師中也不多見。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見過世面的人,至少當時我們就在舊書店里見到過他在青年時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學里當個語文教師。記得就在他教我們語文時,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賽中得了大獎,引得外校教師紛紛到我們班來聽課。穆尼老師來勁了,課程內容越講越深,而且專挑一些特別難的問題當場向我提問,我幾乎一次也答不出來,情景十分尷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師,你明知有那么多人聽課,向我提這么難的問題為什么不事先打個招呼呢?后來終于想通:這便是學者,半點機巧也不會。
⑤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約略辨識學問和人格的亮度。我們當時才十四五歲吧,一直傻傻地想著感激這些老師的辦法,憑孩子們的直覺,這些老師當時似乎都受著或多或少的政治牽累,日子過得很不順心。到放寒假,終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學約定在大年 到所有任課老師家拜年。那時的中學生是買不起賀年片的,只能湊幾張白紙自己繪制,然后成群結隊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說好了,無論如何也不能吃老師家的,怯生生地敲開門,慌忙捧上土土的賀年片,囁嚅地說上幾句就走。老師不少,走得渾身冒汗,節日的街道上,有一隊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⑥我和曹齊代表全班同學繪制賀年片。曹齊當時就畫得比我好,總該是他畫得多一點,我負責寫字。不管畫什么,寫什么,也超不出10多歲的中學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點稚拙的涂畫,竟深深地鐫刻在一位長者的心扉間,把30年的歲月都刻穿了。
⑦今日的曹齊,已是一位知名的書畫家,在一家美術出版社供職。我曾看到書法選集乃至掛歷上印有他的作品,畫廊也有他的畫展。當他一聽到穆尼老師的要求,和我一樣,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選出一張上好宣紙,恭恭敬敬畫上一幅賀歲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學院。我早已磨好濃濃一硯墨,在畫幅上端滿滿寫上事情的始末,蓋上印章,再送去精細裝裱。現在,這卷書畫已送到穆尼老師手上。
⑧老師,請原諒,我們已經忘記了30年前的筆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復制的純凈,只得用兩雙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甜酸苦辣給你。
⑨在你面前,為你執筆,我們頭上的一切名號、頭銜全都抖落了,只剩下兩個赤誠的學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超拔煩囂,感悟某種跨越時空的人間至情。
⑩憑借著這種至情,我有資格以30年前的中學生的身份對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說:記住,你們或許已在創造著某種永恒:你們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會后悔,有一些卻有穿越幾十年的重量。
19、給下面加著重號的字注音。(2分)
①造詣( ) ②鐫( )刻
20、第③段“放下電話,我立即斷定,這將是我繁忙的歲末活動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中哪句話指出了這件事“最有意義”的原因?(3分)
21、第⑨段“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超拔煩囂,感悟到某種跨越時空的人間至情。” 句中“這種情況”指代什么?“煩囂”怎樣理解?“人間至情”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文的線索是什么?文章圍繞著線索寫了哪些內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三十年前我們是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給老師送賀年片的呢?三十年后我們又是如何對待穆尼老師的要求的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從文章的第④段看,作者認為穆尼老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談談你對題目“三十年的重量”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談談自己是怎樣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的,并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文閱讀(16分)
送東陽馬生序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7、文章的作者是 (朝代)文學家 (2分)
8、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每句只標一處)(2分)
①無 從 致 書 以 觀 ②負 篋 曳 屣 行 深 山 巨 谷 中
9、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不敢稍逾約 ( ) ②稍降辭色 ( )
③媵人持湯沃灌 ( ) ④燁然若神人( )
1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句2分,共4分)
①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②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11、據你看,作者雖愚,卒獲有所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12、文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試舉一例并說說其作用。(2分)
13、和作者當年的學習條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優越的地方?結合本文,說說現代中學生讀書應有怎樣的苦樂觀。(2分)
五、作文(40分)
1、同學們,你們今年的暑假和以往相比有什么特別之處么,暑假你一定做了許多有意義的趣事吧,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么?題目自擬。不少于500字
2、親愛的你,如今已經是九年級的大學生了,馬上要面臨中招考試,這將是你人生之路的一個重要的站點,你做好準備了么?你敢于迎接挑戰么?人生的過程是一次次戰勝自我的過程,你想要跟原來自己的哪些缺點告別,你想成為怎樣的自己呢?請完成命題作文
《新的學年,新的我》。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