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6-09 22:37:16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就一定要注意掌握答題規范:一是要學會規范答題用語,如解答古詩鑒賞題,就必須了解古詩按題材劃分的類型、表現手法的種類、不同的語言風格特點等;二是掌握“問什么答什么”的原則,力求不枝不蔓,確中要點。
六、不了解自身特點,不能揚長避短
有的學生經常在考試以后的總結中,提到自己的許多缺點錯誤,找一些客觀理由,如粗心、慌張、遺忘、動作慢、思維短路等,而不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更有甚者會因此而害怕考試,一考就害怕的不得了。
其實,這些問題(有的不算缺點,而是人所共有的在重要時刻就會出現的正常心理反應,如慌張,暫時的思維空白)更應該在考試前想出相應對策,針對自身個性特點,揚長避短,以避免考試中出現大的失誤。如平時粗心的學生,可以在每次考試開始時,就在草稿紙上寫上一個大大的“細心”警醒自己。易于慌張者,可以嘗試先做作文,使自己的心理能量在寫作中得以釋放,因為作文只要看清了題目(話題),是不大可能因緊張而導致大的答題失誤的,說不定還可能借助緊張而來的思維活躍超水平發揮,寫出佳作來;等到寫完作文心情放松平穩之后,再帶著成功了一大半的喜悅來做其他題目,就好多了。如果遇到思維短路,就應該趕緊轉到其他題目,決不能在那里死耗時間,說不定,過一會,短路的地方就貫通了,豁然開朗了!至于平時動作就慢的人,一定要先設定好大體的各大題答題時間,用電子表報時提醒自己(聲音小一點),還可以有意把表撥快幾分鐘。總之,了解自身特點,才能避免揚短掩長,而作到揚長避短。再通過養成好的考試答題習慣,逐漸使自己的“短”變成“長”,這樣,高分和成功不就非君莫屬了嗎?
希望大家能夠根據自身實際,在平時的學習中克服這些不良的習慣,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爭取在將來的中考中考出讓自己滿意的分數。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