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6-15 18:11:37
方法三、疊字反復
疊字與反復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變化的音符,巧妙運用,可以給人以回環(huán)纏綿的感覺,令人回味。同學們不妨回憶一下朱自清的《春》。一位同學在《夏夜》中寫道:“在炎炎的夏夜,月亮悄悄爬上樹梢,在小小的院落里,幾張白桌,一把竹椅,躺著一個小小的我,旁邊坐著銀發(fā)滿頭的奶奶,手里拿著把圓圓的蒲扇,在我身邊輕輕地搖。”讀后,在不知不覺中會感到一種輕柔舒緩的韻律美,清新自然,如臨其境。再如:“記憶中的冬竹和山楂,孤零零的秋千,以及那座有頂的小屋,仿佛是一根根長長的絨線,一頭系著我的心,一頭牽著綿綿的鄉(xiāng)情與童趣。”讀來啟人神思,情動人心。
方法四、靈活運用句式
靈活運用句式可以避免一篇文章一個腔調,枯燥乏味。善于選擇句式,變換句式,可以有效地添加文采,增強語言的表現力。不同的句式具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效果。在考試作文中如能靈活地運用各種句式,那么怎能不讓你的文章拖曳多姿,熠熠生輝呢?
在考試作文中,靈活運用句式的方法很多,這里暫介紹三種。
(一)將陳述句改為反問句
例如原句:人們常常稱贊成功者是英雄,而很少想到失敗者。其實,稱贊他們,是因為他們有著堅忍不拔的意志,他們頑強進取的精神令人感動。一個失敗者如果有與成功者同樣的意志和精神,他就值得歌頌,他就是英雄。
改句:人們常常稱贊成功者是英雄,很少想到失敗者。其實,稱贊他們,不正是因為他們有著堅忍不拔的意志嗎不正是他們頑強進取的精神令人感動嗎一個失敗者如果有與成功者同樣的意志和精神,難道他不值得歌頌嗎難道他不是英雄嗎
(二)使用反面假設句
例如:在這類問題上出差錯,諸葛亮并非第一次。赤壁大戰(zhàn)后,他明知關羽與曹操有知遇之恩,曹操若經華容道,關羽必然放他過去,但他在關羽一番慷慨陳辭,立下軍令狀之后,就“留這人情”讓他移兵攔守。結果,關羽果然讓曹操逃之夭夭。假如當初諸葛亮不留人情,而是派其他可靠的將領去攔守華容道,那么,曹操可能會被擒拿;又假如從那次吸取教訓,這一次秉公辦事,不管馬謖怎樣拍胸脯,下保證,不合適就不用,那么就有可能避免失街亭的悲劇。而事實恰恰相反,諸葛亮并未從第一次失策中吸取教訓,而是在重蹈覆轍后,才“深恨自己之不明”,流涕斬了馬謖。可是,這只能是明乎法而已,對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大業(yè)的實現,都無可奈何了。可見,與其執(zhí)法如山在后,還不如任人惟賢在前。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