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6-16 20:30:58
作文能力越來越受重視,對于即將面對考試的莘莘學子而言,如何讓文筆精進,更是當務之急。
怎么寫好作文呢?
首先,最最基本的語文常識是不可或缺的。在閱讀了幾十、幾百篇文章后,一段錯字連篇、標點不當、詞語張冠李戴的文字,簡直是閱卷老師的眼中釘、心中痛。因此,平日便得多留心不會寫的字、不懂涵義的詞,千萬別由之一錯再錯。
再來,文章的技法。不僅字匯運用講求美感、脈絡依循邏輯,各段比重分配切記“鳳頭、豬肚、豹尾。”第一段著重予人深刻印象、中間宜內容豐富、結尾力道沉厚。若能使用首尾呼應、緊扣題旨的筆法,那更能使文章氣勢連貫,一氣呵成了。
只不過技巧雕琢到一個程度,就可能掩蓋原本的情真意切。文章尤講直抒胸臆,只有發自內心的摯情才真能讓讀者低回不已。那么有何辦法將感情提煉成文句呢?
要提煉,自然要有原料。平凡生活正可以考驗觀察力、情感、思考、聯想的敏銳度。細微的小事,別人不會注意到的,你看到了、聽到了,并興發一番感想,這便是為文的素材。舉凡季節變遷、世事更迭、人間百態,都有很好的聯想空間。
另外,閱讀是藉由觀摩、學習,加強作文能力的良方。有時胸中情感澎湃,卻不知如何表達,看看前人曾一番吞吐、苦心經營的字句,也許剎時間,突然有了共鳴,“啊,原來可以這樣寫!”前人種樹,后人乘涼,善用先輩的智慧結晶,久了,正如杜甫所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作文能力很重要,草草略述自己對于提升文筆的拙見,只求自己能身體力行!
作文技巧之我見
作文,作文,有作便成文!只是,寫作能力,猶如一座山峰,如何攻頂,站在寫作天地的高峰呢?
首先,多閱讀。杜甫有一句流傳至今的千古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時時刻刻的閱讀,便能使靈感增加,亦可跨越自我生活局限,將他人經驗,內化成為自己的體會;琢磨他人文字,咀嚼他人言詞,豐富我們的遣詞用字;多閱讀,多鍛煉自己的文字感受能力,使寫作內容深刻動人,為自己增廣寫作泉源,使自己創造出一篇篇可傳閱分享的佳作。
其次,“古今至文,皆血淚寫成。”生活經驗的汲取是寫作靈感的活泉。在日常生活中,我認為有三要:要觀,要思,要聯想。觀察景致、事物、人世間的每個小角落,然后,放在腦海、心中,想著,思考著,便能激發自我表達的欲望。寫作時,思想的傳達、經驗的分享,便能多元且富涵生命哲理,使字里行間流露出真摯 的感動,譜出使人熱淚盈眶的生命真諦,引人共鳴。而為了寫作更多元更富邏輯性,還要再藉由聯想的方式,由小事件看出大道理,有組織的涵蓋上天文、下地里,運筆如行云流水,暢所欲言。
最后,無非就是練習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再多心靈體會、內心澎湃、獨到見解,若不呈現,只是白費。在寫的過程中,不僅僅能發現自己的問題出在哪哩,還能自我檢視,再咀嚼思索,在下回寫作時,加以改善。一次次的練習,必能創造佳績,辛苦換來的果實,總是甜的。
以上,是我提升寫作能力的方法,別忘了,互相觀摩,多加練習,是進步的原動力!讓我們大家共同營造,營造出人人有敏銳的心、多元的見解,人人能提筆為文,能以文會友的美妙天地。
寫好作文審題不可少
如何在限定時間內,如參加作文比賽、初中測試時寫出一篇好文章?許多作文老師都認為,“審題”的功夫最重要,先要確定主旨不偏離題意,再花點時間規畫每一段要寫什么,以免文章寫到后頭就讓主題“跑掉了”;只要立意取材好、結構完整,得分就不會低。
初中測試寫作評閱核心教師、陽明初中洪美雀指出,很多題目看來相似,重點卻不同,如“一份好禮物”、“一份特別的禮物”、“無價之寶”等,很多孩子就因無法掌握重點而失分。
比如說,有些學生寫“耕耘自己的花園”,重點都放在“花園”,而忽略了“耕耘”。洪美雀說,一拿到題目,最好先默念二遍,確定沒有看錯字,“審題”時間絕不可省,如最后還能做到意念貫穿一致、首尾呼應更好。
洪美雀還發現,年紀較小的孩子,有個常犯的毛病,就是主題會“跑掉”,以“當我生氣的時候”為題,有些小朋友原本設定的主題是被好朋友誤解時,就是最生氣的時候,“但寫到后來,都在寫他的好朋友如何如何,忘記回到自己生氣的情景,及氣過后的反省及體悟。”
和初中老師廖惠貞同樣強調“審題”的重要性,如能先將主題掌握好,來個利落的破題,再做到首尾呼應,就是篇好文章,“首尾呼應最重要,佳句例子不可少,時空轉折拓境高,文章寫成自然好。”廖惠貞說。
常擔任作文比賽評審老師的廖惠貞還透露,出色的文章要能打動人心,重點就在“轉筆”,把事情轉折到情感、感悟,才能讓人看了有所感、有所得,“要有弦外之音,像為房子開扇天窗,才會看到星星、月亮。”
如何提升寫作能力
我們如何才能夠增進作文的能力呢?其實多讀、多寫、多觀察就是提升作文能力的三大指標!“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多讀的最佳范例。想想當你讀了上萬本,不只同時增進了字匯能力,也能吸收到文章的精華之處,當下次換你寫作,便能引用或轉化成自己心中的想法,鋪陳到文章之中。
然而為何又要多觀察呢?因為雖然我從別人的文章吸取了精華,但相對的,有時面對相同的事物,彼此所見所聞所感卻不見得相同,也許你有更細致的發現,也許你心中有一份更深的認知或感觸吧!詩人曾說:“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在日常生活中,其實仔細用心的觀察,我們也能發現一朵野花清新脫俗的美。
至于多寫,其實是將觀察的事物及內心所想,轉化成文字,并加以修飾、布局。或許你認為寫是個多余的要求,但是如果缺少了這一項,你又要如何了解自己作文的缺點及優點呢?
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寫作的技巧就像鐵杵磨針般,愈磨愈利愈精,相信只要做到多讀、多寫、多觀察,你我的作文程度在不久的將來都能更上一層樓。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