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6-29 22:31:35
(二)題型:回答某個詞語的含義或解釋文中某個行為產生的原因,方法:既要結合語境答出其字面含義,還要答出精神實質。
(三)分析景物或環境描寫作用,方法:指出此句為描寫某人或某物的(何種)生長或生活環境,襯托出了某人或某物的何種特點,說明此句起到了鋪墊作用。此類題目一定要從內容和結構上分析。具體作用為:
社會環境描寫作用:交代時代背景、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和景物、場景)作用:交代時間背景、渲染氣氛、表現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動情節的發展、深化主題。
(四)品味加點詞,方法三部曲:解釋詞義,表現了誰的什么情感或特點,有沒有使用修辭手法,如有,其作用是什么(比喻手法則為本體體現了喻體的什么特點,擬人手法則為被比擬事物體現了比擬事物的什么特點,對比、反問、排比等突出或強調該對象的××特征,增強了氣勢),若此句為作者的評價型語句還需加上體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的分析語句:(聯系上下文、主題、作者意圖,蘊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揚了/贊美了/歌頌了或批判了/諷刺了/否定了/反駁了,或者給了我們……的印象、啟示,道理等。
(五)點評句子,方法:具體分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或寫作手法,(內容上)怎樣表現了某人或某物的什么特點或感情,(語言上)產生了怎樣的效果(要從三方面考慮)
(1)結構上,常起(選用A承上啟下,過渡;B總領全文,開啟下文;C總結上文的作用);
(2)寫作手法上,常有(選用A開篇點題;B為后文設伏筆;C作鋪墊;D深化中心;E點明主旨(畫龍點睛);F、襯托;G、渲染;H呼應、照應;I對比;J象征;K先抑后揚;L預示性作用等特點)。
(3)內容上(語面的象征義、喻指義;表現的人物思想性格;點明全文思想意義)
(六)題干中如出現此類表述時,請一定結合具體的句子進行分析:請具體分析……、怎樣在字里行間體現……
(七)評價文中人物的行為,方法:先指出這個行為是什么,再說明這種行為的意義(利或弊)或指出正確的行為應是什么,答題格式為:①評價;②由文中××(言或行)表現該人物××的精神(品質、性格、思想、個性)。
(八)說明文章的寓意,方法:聯系文本,聯系生活,即人生應像文中的某物或某人一樣具備什么樣的精神,總之要上升到人生價值和意義的高度。
(九)問在文中某一具體情境下你的感受、體驗、做法。
A、指出這一具體情境下蘊含著的思想意義,道理;
B、結合文中具體的事例談你的感受、體驗、做法,并說明理由;
C、總結你的觀點。
(十)問閱讀后的體會、體驗、啟示、見解:要注意觀點正確、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按總分總的順序答題:
A、你從文中得到的收獲、體會,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回答。
B、結合文中和生活中具體的事例、材料加以舉例說明,闡明理由
C、所以我們應該怎樣怎樣。
五、作文
1、作文技巧要牢記,提示變成“為什么”,材料中間找原因,原因排隊成文章,事例之后要分析,分析方法很簡單,假設、因果都可以,開頭、結尾和文中,反復點題很要緊。
2、作文審題是首先將提示語變成“為什么”或“怎么樣”的問題,然后分析材料提供了什么原因或條件來回答這個問題,作文中一定要有事例支撐,一定要結合觀點分析事例,最后還可以聯系實際。
3、作文基本結構:(1)首段點題(2)事例論證(3)例后分析(4)例問過渡(5)事例論證(6)例后分析(7)聯系實際(選用)(8)結尾點題
4、升級技巧:事例寫如何,論證寫原因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