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特性
1. 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
2. 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
l 頻率:物體在1s內振動的次數叫頻率。頻率的符號為f,單位為Hz。
1Hz的物理意義:物體在1s內振動1次。
l 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頻率。物體的振動頻率越高,發出的音調越高。
l 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從20Hz到20000Hz。
l 超聲波是高于20000Hz的聲音;次聲波是低于20Hz的聲音。這兩種聲人都聽不到。
蝙蝠、海豚能發出超聲波。海豚、貓、狗能聽到超聲波,狗還能聽到次聲波。
l 演示實驗: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
【設計實驗】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聲的音調。
【現象】在使用同種材料的情況下,伸出桌邊越短,音調越高;伸出桌面越長,音調越高。
【結論】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著音調的高低。物體振動頻率越高,發出的音調越高。
【注意】① 使鋼尺兩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
② 不要聽桌面被拍打的聲音。實驗的研究對象是鋼尺,聽桌面聲音是錯誤的。
l 樂器調弦,改變的是音調。分辨碗的好壞時(敲擊),主要分辨音調,其次分辨音色。
l 見書上圖1.3-8的水瓶琴,
對瓶口吹氣時,聲音是由瓶內的空氣柱振動產生的。空氣柱越長(水越少),音調越低。
敲擊瓶體時,聲音是由瓶體振動產生的。空氣柱越短(水越多),音調越低。
3. 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
l 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
l 決定響度大小的因素:振幅、距離發聲體遠近。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l 探究實驗:探究影響響度的因素。
【設計實驗】如書上圖1.3-4所示,將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輕觸正在發聲的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使音叉發出不同響度的聲音,重做上面的實驗。
【現象】用不同的力敲擊,兵乓球被彈起的高度不同。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彈起的高度越大。
【結論】發聲體的振幅決定響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注意】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
4. 音色:反應聲音的品質。
l 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音色來辨別不同的聲音。
l 音色決定于發聲體本身。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不同。
l 聲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現出來。
l 音調和響度相同、音色不同的聲音,它們的波形在大體上沒有區別,而在小的振動處有區別。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