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七單元第三章生物的進化》單元測試
一、單項選擇題:
1、大量證據表明,原始生命起源于()
A.原始大氣B.原始陸地C.原始海洋D.原始巖層
2、用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分析,動物的保護色是()
A.環境進化的結果B.生存競爭的結果
C.自然選擇的結果D.人工選擇的結果
3.根據始祖鳥身體結構跟爬行類、鳥類動物都有相同之處,經邏輯推理可得出如下結論()
A.爬行類進化成鳥類B.鳥類進化成爬行類
C.爬行類與鳥類有親緣關系D.生命起源于無機物
4.在地層里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三趾馬的化石。三趾馬化石的發現證明了()
A.生物是由原始的單細胞生物進化而來的
B.現代馬是由始祖馬進化而來的
C.各種生物結構的進化趨勢是從復雜到簡單
D.古代馬體型小,現代馬體型大,因此生物進化是由小到大的
5.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由無機小分子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過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來自于()
A.太陽的輻射能B.物質氧化分解提供的能
C.三磷酸腺苷水解提供的能D.宇宙射線、紫外線、閃電等提供的能
6.據推測:原始大氣中不可能存在的氣體是()
A.氧氣B.甲烷C.氨氣D.氫氣
7.原始生命分化為原始藻類和原始單細胞動物的根本原因是()
A.運動方式不同B.細胞結構不同
C.營養方式不同D.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不同
8.能夠說明爬行動物與哺乳類動物有親緣關系的動物是()
A恐龍B獸齒類動物C始祖鳥D大鯢
9.從進化觀點來看,高等生物起源于()
A.多細胞動物B.水生藻類C.低等動物D.單細胞生物
10、原始生命形成的過程中,保護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線傷害主要靠()
A.噴射的火山B.原始大氣C.原始海洋D.原始陸地
11、我國的金魚品種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這么多金魚品種的原因是()
A.金魚適應不同環境B.我國水域遼闊C.人工選擇的結果D.自然選擇的結果
12、雄鹿往往用鹿角作為爭奪配偶的武器,按照達爾文進化學說的觀點,現代雄鹿鹿角發達的原因是()
A.代代經常使用結果B.自然選擇的結果C.保衛自己的需要D.繁衍后代的需要
13、原雞每年產卵只有8一12個,而現在的許多種產蛋雞每年可產卵200~300個,這種進化的原因是()
A.自然選擇的結果B.人工選擇的結果C.生存環境不同D.食物不同的結果
14.對生物進化問題的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A.觀察法B。調查法C。實驗法D。比較法
15.長頸鹿的脖子很長,按照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因經常吃高處的樹葉B。生物的變異一般都是有利變異
C.為了吃到高處的樹葉D。環境對不同的個體具有選擇作用
16.地球上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是()
A.古代的魚類B。原始的兩棲類
C.原始的爬行類D。原始的鳥類
17.下列動物在地球上出現的順序是①魚類②無脊椎動物③兩棲類④鳥類⑤爬行類⑥哺乳類()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⑤④⑥
C.②③①⑤④⑥D.④⑥②①③⑤
18.在動物進化的歷程中,從水生的無脊椎動物發展到了原始的節肢動物,可以充分說明動物的進化()
A.從簡單到復雜B.從低等到高等C.從水生到陸生D.從少數到多數
19.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證明生物的進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生物遺體或生活痕跡B.地殼巖石形成有一定的順序
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D.各類生物化石在地層中出現有一定的順序
20.在農田中施用某種農藥防治害蟲,使用年數越長,效果越差。下列對這一現象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A.農藥的質量越來越差B.農藥使害蟲發生了抵抗農藥的變異
C.農藥選擇了害蟲中能抵抗農藥的變異D.害蟲會自然發生并鞏固抵抗農藥的變異
21.如果某一物種缺乏適應變化著的環境所需要的變異,則它可能()
A.進化為另一新物種C。進化到更高等形式
C.退化到低級物種D。滅絕消失
22.已知物種A的化石比物種B的化石出現晚,那么()
A.物種A比物種B的數量多B.物種A可能是較晚形成的
C.物種A由物種B進化而來D.物種B由物種A進化而來
23.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都是從一個受精卵細胞開始的,這一點能說明高等動物()
A.起源于水生脊椎動物B.起源于原始的單細胞動物
C.起源于原始的無脊椎動物D.起源于陸生的無脊椎動物
24.蟲媒花與某些能傳粉的昆蟲表現出驚人的相互適應,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按照達爾文進化理論的解釋應是()
A.定向變異的結果B.種間互助的結果C.長期相互選擇的結果D.種內斗爭的結果
25.生活在綠草地上的昆蟲,體色多為綠色而不是褐色。達爾文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
A.遺傳和變異B.人工選擇C.基因改變D.適者生存
26.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
A.數量越多B.越簡單、越低等C.種類越豐富D.越復雜、越高等
27.北極熊的體色是白的,其原因是()
A.為了適應環境而產生的變異B.為了適應寒冷的環境C.自然選擇的結果D.變異的結果
28.一只雌蛙能產卵4000-5000個,但卵受精后,只有少數發育為成體。按照達爾文的進化學說,出現這種現象是由于()
A.過度繁殖B。生存斗爭C。遺傳和變異D。適者生存
29.就生物本身來講,生物能發展進化的關鍵因素在于()
A.生物能過度繁殖B。生物能產生變異
C.生物能進行生存斗爭D。自然環境能對生物進行選擇
30.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種群,現人為地把它們分隔成A、B兩個種群,如果A種群的生活環境發生變化,而B種群的生活環境保持原狀,則()
A.A種群的進化速率比B種群快B。A種群的進化速率比B種群慢
C.兩個種群的進化速率一樣D。兩個種群都保持原水平不變
31.關于生命起源,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質B。生命起源于原始陸地
C.原始生命誕生于原始海洋D。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
二.判斷:
⑴原始地球表面沒有生命,但有相當量的游離氧存在。()
⑵在越古老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
⑶脊椎動物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始祖先。()
⑷長頸鹿的長頸是由于取食樹枝上的葉子而反復伸長的結果。()
⑸自然選擇通常是十分緩慢的。()
⑹生物能長期生存的原因,就是因為生物能不斷地按環境的要求進行變異。()
⑺冬天的雷鳥和夏天的雷鳥體色不同,說明雷鳥具有保護色,能適應不同的環境。()
⑻現今生活在地球上的爬行動物不能再進化成為鳥類和哺乳類。()
⑼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是生物化石。()
⑽生物只要大量繁殖,就不會絕滅。()
參考答案
第三章生物的進化
1、C2、C3.A4.B5.D6.A7.C8.B9.D10、B11、C12、B13、B14.D15.D16.A17.B18.C19.D20.C21.D22.B23.B24.C25.D26.B27.C28.B29.B
30.A31.B
32.判斷: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