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第七單元第三章第三節生物進化的原因
知識體系要點:
1、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1)樺尺蠖體色的變化,長滿地衣的樹干上,樺尺蠖成蟲的體色大多是,少數是。工業污染殺死了地衣,樹皮被熏成,樺尺蠖成蟲的體色大多是,少數是。樺尺蠖體色的不同是的結果。(2)樺尺蠖體色變化的原因,長滿地衣的樹干上的樺尺蠖容易被鳥類發現而吃掉,______的樺尺蠖由于其體色與地衣顏色一致,容易存下來,被污染的樹干上的樺尺蠖與樹皮顏色一致,容易存活下來,的樺尺蠖容易被鳥發現而被吃掉。
2、動物的保護色,(1)概念,動物的與的色彩非常相似。(2)舉例,在水草叢生的池塘中的青蛙,其體色為,在沒有水草的水溝中的青蛙體色為。
(3)作用,具有保護色的動物不易被其他動物發現,利于或。
3、自然選擇學說,創始人:英國杰出的生物學家。內容:(1)過度繁殖,自然界的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2)生存斗爭,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為獲取足夠的和而進行生存斗爭。(3)遺傳變異:從適應環境的角度看,可遺傳的變異分和。(4)適者生存,具有的個體在中容易生存下來,并將這些遺傳給下一代,而具有的個體則容易被淘汰。
4、長頸鹿頸長的原因:(1)長頸鹿的頸存在與的變異,這種變異是可以的。(2)缺乏青草的環境,的個體可以吃到高處的樹葉容易生存下來,的個體容易被淘汰。
5、自然選擇與生物進化的關系:(1)自然選擇,通過激烈的,生存下來,___________被淘汰。(2)生物通過,和不斷進化。
注意問題提示:
重點: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的探究實驗通過模擬實驗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概述自然選擇學說通過對達爾文思想的學習,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
難點:由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概述自然選擇學說。
基礎知識過關
一、選擇題
1、原始的藻類可以進化成苔蘚植物,而現在的藻類則不能進化成原始地苔蘚植物,其原因是()
A、現在的藻類不發生變異B、現在藻類的變異是不利變異
C、變異的性狀不遺傳D、沒有適合的環境條件
2、下列哪項不是動物保護色的含義()
A、使動物容易躲避敵害B、有利于動物捕食獵物
C、能保持動物皮膚的美麗D、動物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相似
3、現有紅、黃、綠、藍等顏色的不紙片100張,若用紅色的布料做背景布,經過"捕食者"幾次捕食后,剩下的絕大部分是哪種顏色的小紙片()
A、紅色B、黃色C、綠色D、藍色
4、1850年,英國曼徹斯特地區山青水秀,這里的樺尺蠖大多數不清淺色的,少數是深色的,工業污染把樹皮熏成了黑褐色以后,深色的樺尺蠖成常見類型,淺色的卻成了少數。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A、工業黑煙將樺尺蠖熏成了深色B、淺色樺尺蠖遷出,深色樺尺蠖遷入
C、為適應變化了的環境,淺色尺蠖變成深色D、外界環境對尺蠖的體色做出了選擇
5、小明的媽媽用某種殺蟲劑消滅蟑螂,開始使用時效果不錯,但長期使用后,發現效果愈來愈差,造成這種現象的最可能原因是()
A、蟑螂是活化石,適應力特別強B、能抵抗殺蟲劑的蟑螂存活下來且大量繁衍
C、殺蟲劑造成蟑螂基因變異,使之產生抗藥性D、殺蟲劑品質不穩定
6、臺灣省某峽谷,有一種淺灰色的蝴蝶,數量很多,是當地的一大景觀,但自從在當地發現了一座煤礦后,人們發現淺灰色的蝴蝶幾乎看不見了,而更多的是深黑色的蝴蝶,可能的原因是()
A、淺灰色的蝴蝶變成了深色的蝴蝶B、淺灰色的蝴蝶被深黑色的蝴蝶吃了
C、當地的采煤活動使蝴蝶的環境變黑了,從而使淺灰色的蝴蝶不能適應當地的環境,而少數變異的品種--深色的蝴蝶因為適應環境而得以生存和繁衍
D、淺灰色的蝴蝶被人采集光了
7、在自然界中,保護色隨處可見,如冬天白色的雷鳥,夏天樹皮上褐色的蟬,下列有關保護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有利于捕食獵物B、具有保護色的動物任何時候體色都與環境色彩相似
C、有利于躲避敵害D、是經過長期進化形成的一種適應
8、有關"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實驗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大的彩色布料模擬的是環境的色彩
B、具有保護色的小紙片都不會被捕食
C、具有保護色的小紙片幸存數目多
D、通過繁殖使具有保護色的小紙片的數目越來越多
9、根據達爾文的觀點,長頸鹿長頸的形成原因是()
A、因為經常吃高處樹葉B、外力幫助植物
C、自然選擇D、自身想伸長
10、用達爾文的進化觀點分析,動物保護色的形成是()
A、環境變化的結果B、生存斗爭的結果
C、自然選擇的結果D、人工選擇的結果
11、蚊,蠅等害蟲對DDT產生抗藥性的主要原因是()
A、害蟲對DDT進行選擇的結果B、害蟲本身對DDT具有抵抗力C、遺傳和變異的結果D、DDT對害蟲抗藥性的變異進行選擇的結果
12、原雞每年產卵只有8--12個,而現在的許多種產蛋雞每年要產卵200--300個,這種進化的原因是()
A、自然選擇的結果B、人工選擇的結果
C、生存環境的不同D、食物不同的結果
13、某種農藥對殺滅蚊蠅有獨特的效果,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防治效果越來越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這種農藥的質量越來越差
B、這種農藥使蚊蠅發生了抵抗農藥的的變異
C、這種農藥選擇了蚊蠅中能抵抗農藥的變異
D、蚊蠅等能自然發生并鞏固抵抗這種農藥的變異
14、變色龍能隨環境的改變而變換體色,這種行為對它來說()
A、屬于防御行為B、有利于逃避敵害
C、有利于捕食D、前三項都正確
15、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葉片變成了刺,而根、莖肥大,具有儲水作用,這一結構特點的形成是()
A、生存斗爭的結果B、環境的影響使某些器官經常使用而發達起來
C、自然選擇的結果D、過度繁殖的結果
16、生物間存在生存斗爭的根本原因是()
A、生物的本能B、生物的強弱C、生物生存條件有限D、適者生存
二、非選擇題
17、下圖是關于生物物種起源的兩種觀點的示意圖,試根據圖表述甲乙兩種觀點
A/B/C/D/A/B/C/D/
ABCDA
甲乙
甲觀點:。
乙觀點:。
18、某人做了如下實驗,將深色樺尺蠖和淺色樺尺蠖分別進行標記,然后放養于工業污染區和沒有污染的非工業區,經過一段時間后,將所釋放的樺尺蠖盡量回收,計算其數目,結果如下表:
樺尺蠖
地區淺色樺尺蠖深色樺尺蠖
釋放數回收數釋放數回收數
工業污染區641615482
沒有污染有非工業區39315840619
(1)樺尺蠖的體色在遺傳學上叫做。
(2)樺尺蠖的個體發育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我們把這種發育過程叫做。
(3)在工業污染區,深色樺尺蠖的回收率比較高,在非工業區,淺色樺尺蠖的回收率比較高,這說明樺尺蠖對環境具有。
(4)如果嚴厲禁止污染,使工廠的排煙量大大減少,請你預測,樺尺蠖的類型將產生怎樣的變化?
19、同學們都患過感冒,注射過青霉素,開始用該藥時,效果顯著,由于反復使用,致使細菌對青霉素的抗藥性越來越強,治療效果越來越差。雖然制藥廠不斷開發新型青霉素,如頭孢氨芐,派拉西林鈉等,但總也對付不了一些感冒病毒,為什么?請思考并回答
(1)青霉素作用前,感冒病毒對各種藥物的抗藥性存在著,患病者使用青霉素后體內絕大多數感冒病毒被殺死,這是,極少數抗藥性強的個體存活下來并繁殖后代,這是。
(2)青霉素的使用對感冒病毒起了作用,這種作用是通過感冒病毒與環境之間的_______實現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復使用,就會使抗藥性強這個性狀逐代積累而保留下來。
(3)上述生存被淘汰的現象叫自然選擇
初二生物第七單元第三章第三節生物進化的原因答案
知識體系要點
1、①淺色深色黑褐色深色淺色變異②深色淺色深色淺色
2、①體色周圍環境②綠色灰色③躲避敵害捕食獵物
3、達爾文繁殖能力食物空間有利變異不利變異
有利變異生存斗爭變異不利變異
4、①長頸短頸遺傳②頸長頸短
5、①生存斗爭適應者不適應者②遺傳變異自然選擇
基礎知識過關
一、選擇題
1、D2、C3、A4、D5、B6、C7、B8、B9、C10、C
11、D12、B13、C14、D15、C16、C
二、非選擇題
17、甲觀點:不同種類的生物分別起源于不同的生物
乙觀點:不同種類和生物起源于共同的生物
18、(1)性狀(2)完全變態(3)適應性(4)淺色樺尺蠖數量增加,深色樺尺蠖數量減少
19、(1)差異不適應者被淘汰適者生存(2)選擇生存斗爭(3)適者不適者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