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10-18 16:12:07
76、屬
項羽力大無窮,名屬(隸屬)天下第一。舉大業,屬(隨從)者百萬。后沛公先入關,恨之。范增獻計,屬(通“囑”,囑咐)其邀沛公至軍營,于坐殺之。席間,項王屢舉酒屬(勸請)沛公。沛公曉其意,乃佯醉歸。范增長嘆曰:“婦人之仁,吾屬(類、輩)且為虜矣!”果然,后項王之禍相隨屬(連接)。
77、數
伶人之技,雕蟲小技也。而莊宗即位,獨喜伶人。欲戰,令伶人察國之財,方知錢財之數(數目)少矣,于是休養生息,令數(密,細密)罟不入池。國力漸富,出征,兵卒百萬,蒙沖斗艦乃以千數(計算)。久攻不下,而軍心思歸,莊宗數(屢次)令伶人壓之。且重征百姓之稅,每需百姓數(幾)年之產,終敗北。后人嘆曰:“事皆有其數(規律),然莊宗未知。若莊宗知之,則勝負之數(天數,命運),未能易量。”
78、率
孔子率(帶領)弟子東游,路遇一婦人倒地,遂問弟子何事。子路對曰:“病也。”且率(輕率)爾以草根治。孔子不解。子路曰:“病者,大抵以其根治,病皆好。”顏淵不以為然,駁曰:“如此,病者率(全都)用草根乃愈;然病者或死,則何如?”
79、說
柳宗元為官,人常譏其說(說法,主張)。后貶于永州,見一少年捕蛇,二人互說(陳述)心中之事。少年說(通“悅”,高興,喜悅)。柳宗元說(勸說)少年棄捕蛇之事,而少年不從。
80.私
李白與高力士有隙,唐玄宗之妃楊玉環私(偏愛)力士,力士請玉環害李白。李白之友聞之,私(私下)見白于夜并告之以事。白曰:“無妨,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私人,個人)仇也。
(九)
81、素
劉蘭芝家教甚好,素(向來)與人交好,十三能織素(白色的絹),后嫁于焦仲卿,著素(質樸,不加裝飾)衣,人皆愛之。焦母待其不好,常令其勞作不息。
82、湯
商湯(專有名詞,商朝第一個君王)時期,濫施酷刑,對犯者施以湯(熱水,開水)鑊之刑,未死,則家人以湯(湯劑)藥治之。
83、涕
古代一女子.與氓相愛,二人交好。氓與之相約,秋以為期。不見氓時,泣涕(眼淚)漣漣。后嫁之,而遭氓棄,常涕(哭泣)之,夜夜涕(鼻涕)與淚垂簾。
84、徒
陳涉本是氓隸之人,其能不及蒙恬之徒(這些人)。而與卒同苦,戰時常舍車而徒(徒步)
行。得天下后,其幼時之友至宮,而不見,其友徒(白白地)見欺,曰:“徒(空)有帝王之表。罷也,吾輩不計矣,徒(只)記舊時之誼也。”
85、亡
楚欲亡(使??滅亡)齊,齊王使大夫晏子于楚,楚人欲捕晏子,其從曰:“楚王無義,
汝當亡(逃跑)去。”晏子不從,與楚王辯,曰:“齊亡(滅亡)于楚無益。”楚王亡(通“無”,沒有)以應,遂存齊。
86、王
王(姓氏)姓大臣進諫曰:“王(大王)欲王(稱王)天下,必以仁治乃可。”
87、望
三月之望(農歷每月的十五),司馬遷因李陵之事受刑,有望(抱怨、埋怨)辭。日夜望(盼望)友至,心恨,后友到,友曰:“此等君王,望(遠遠地看)之不似仁君。汝宜珍重。”遷發憤,遂著《史記》,名望(名望,聲望)震于后世。
88、惡
屈原學高且性剛,子蘭為人不良,常造惡(罪惡),嘗構惡(誹謗)屈原于楚王前。屈原惡(討厭)其行為,曰:“此人行為不端,以事知之。若其此,楚國惡(怎么)乎定?”
89、微
李密身份微(卑下)賤,為敵國俘臣,為避害乃微(秘密地)居于僻遠之地。晉武帝不治其罪,仍詔其出仕,而其不為所動,以侍奉祖母年老志氣日微(微弱)者為辭拒,且曰:微(沒有)祖母之力不能成人。一篇《陳情表》其辭微(含蓄),而旨意深遠。
90、悉
古有一人,棋藝絕倫。弈棋未曾輸,值賽事悉(全都)獲冠軍,欲書《棋藝》一書,又患無才,恐書不能悉(完全表達)意,終棄之。
(十)
91、相
韓愈,少時聰穎,愛助人,鄉人相(觀察)其貌,以為福祿之相(形貌,狀貌)。后赴京城趕考,途遇一人敘其無所依靠,愈乃將其所帶之財贈之。其人曰:“汝好心,定當富貴。發達之日莫相(用在動詞前,表動作偏指一方)忘。”韓愈赴京考中,以力相(輔佐,幫助)君王。
92、謝
暮春時節,春花謝(凋落)。一日,杜牧游山中,遇山民。山民邀其至家,牧謝(拒絕)之。山民執意邀,牧怪之。山民述其意,牧方知其好意,遂謝(道歉,謝罪)。后至其家,山民禮遇之,牧謝(感謝)其款待。旦日牧謝(辭別)山民而出,且嘆曰:“多謝(告誡)世人,善者多矣。”
93、信
楚王信(信任)屈原,屈原以為美言不信(真實),故每諫必以信(實情)告之,后子蘭短之,屈原見逐。屈原以為楚王未信(守信用),欲投汨羅江報國,信(隨意)手取頭上之飾為信(信物),俾人聞王,乃冀王信(通“伸”,伸張)大義于天下。
94、興
劉邦興(發動)兵伐秦,后劉邦王,大漢興(興盛)。政通人和,興(興辦)教育,人才興(興起)焉。
95.行
蘇武因行(品行)正范高,行(踐行)古道,帝令其出使胡地,行前,帝設宴屬托。途中遇強盜隨行(行走),見強盜猶如行(古代軍制單位)伍之人,魁格有形。蘇武感化之。
96.幸
沛公占咸陽,是其之幸(幸運)也。且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寵幸),足見其志向遠大。項王怨沛公奪咸陽,遂生滅其之心。幸(幸虧)項伯前來告張良。項王邀沛公赴宴,意因其無備殺之,后沛公幸(僥幸)得脫。
97.修
王羲之修(身高)七尺有余,常修(施行)文德。所住之處有茂林修(高,大)竹,風景甚好。僅蘭亭破,遂修(修理)葺,后又遇大雨,亭倒,乃重修(修建),又以名聯修(修飾、裝飾)之。聚友人于蘭亭,嘆修(長)短隨化,將其作收于集,并作序。
98.徐
城北徐(姓)公儒雅,一日散步,見清風徐(慢慢)來,神清目爽。
99、許
大鐵椎,不知何許(地方,處所)人也。身背鐵椎.長丈許(表約數,上下)。赴京城,路見一村井水清如許(這樣,如此),欲飲之,村人不許(答應,允許),怒而去。
100.陽
暮,斜陽(太陽,陽光)橫照,大雁長飛,聲斷衡陽之浦,衡陽以其乃衡水之陽(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名之也。
(十一)
101.要
古時,國人皆好細要(人體的腰部),故肥胖之人皆盡力覓良方,并記其提要(要領,關健),終要(概括,總結)其法以廣之。一日,有人與醫要(相約)于茶館,而其要(通“邀”,邀請)人戲之,醫者大怒,以死要(要挾,威脅)之,遂罷。
102、宜
橘生于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因淮南之地宜(適宜)橘生長也,是故,橘宜(應當)植于淮南。
103、遺
趙國因遺(遺留,留下)策,攬人才,聞廉頗雖老而欲效力于國。趙王則使人問,使者回報一餐間三遺〔排泄(大小便)矢。趙王厚遺(給予,饋贈)廉頗以遣之。廉頗以為趙王小施而大遺(遺棄)。
104、貽
自唐以來,從師之風不盛,阿諛之風而興,韓愈以為此貽(遺留)害無窮,遂作《師說》以貽(贈送,給予)李蟠,嘉其好學。
105、易
趙得和氏璧,秦王欲以城易(換,交換)璧,藺相如曰:“秦城不予,璧不可易(容易,輕易)得。”秦王怒,左右欲刃相如,然相如面不易(變,改變)色,應對自如,令秦王不易(輕視)相如。后完璧歸趙。
106.陰
一日,天陰(陰天),一農夫于山陰(指山的北面)砍柴,其間陰(冷,寒冷)風陣陣,農夫欲還家.不料山口處忽見一惡狼,農夫躲于林中陰(暗中)窺之,后以肉為餌,誘其入一暗穴,以柴薪堵于洞口,放火燒之,既而還家。
107.右
李斯以功大,位于眾大臣之右(上)。其左右(近臣)皆因之驕縱。一日,偕友游于泰山,察路之左右(表方位,與“左”相對)涂鴉文字甚多。
108、再
兩國交惡,其一國擊一國再(兩次),然皆敗,察其故,士氣不振也。士氣決于鼓,一鼓作氣,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用兵者不知其理,故敗。
109、造
太宗年間,魏征造(到……去)民舍,察民生之疾苦。回宮中,造(制定)法令,興水利,以利民生。
110.知
梁惠王問政于孟子,曰:“本王處庭院之深,何以知(知道)民生疾苦?”孟子對曰:“知(主持,管理)政者,不聞片面之詞,當身體力行,方知(智慧)明而無過。”
(十二)
111、致
齊王欲致(招納,引來)天下之士,致(送給)千金以晏子。晏子致(表達)誠于天下豪杰。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貧,無從致(得到)書以觀,而思維精巧,尤致(最,極)思于天文陰陽歷算,為晏子之誠所感,前往晏子處。兩人席談,方覺其致(情趣,意志)一也,甚歡。
112、質
屈原借《離騷》“唯昭質(本質)其猶未虧”表忠,而秦使離間計,令人厚幣委質(通“贄”,見面禮)事楚,使楚太子赴秦為質(人質)。屈原力諫,而子蘭肉袒伏斧質(殺人時作墊用的砧板)請罪于楚王,讒之。楚王怒,質(質問)屈原,后逐于江濱。此地有蛇,黑質(質地,底子)而白章,屈原以之為藥,醫百姓之患。
113、治
曹操有疾,久治(醫治)不愈。受人詬病,因其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劉備等共治(對付)之,于危急之中以義治(治理)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與“亂”相對,特指國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114、諸
智叟見愚公一家人搬山,將石投諸〔兼詞,相當于“之于,)渤海之尾,嘆道:“諸(眾多,各)人不惠,如此之法,何日成功?"子聞諸(兼詞,“之乎”)?
115、賊
三國時期,曹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敵人)也。孫權乃陰令部屬為賊(刺客)使于操,未果。后權思慮興國之事,以為國內淫侈之俗是天下之大賊(害,禍害)也,改之。百姓不解,仍有盜賊(強盜)。權使人捕而誅之。
116、族
西楚霸王率精兵殺入咸陽,后放火,瓊樓玉宇皆為塵土,名門望族(家族)不敢言,士大夫之族(類,輩)俯首稱臣。秦人統一六國,終為楚人族(滅族)。
117、卒
韓信拜大將軍,率士卒(士兵)與項王戰,卒(通“猝”,倉促,突然)起不意。項王難于應付,節節敗退后卒(死)于烏江.而卒(最終)成萬世威名。
118、走
太史公牛馬走(仆人,自稱的謙辭)司馬遷再拜言:臣因李陵之禍,嘗欲亡走(逃跑)之,后至驪山,見其直走(延伸)咸陽,憶荊軻刺秦之時,秦王還柱而走(跑),則嘆歷史無情。
119、左
白居易居于僻地,其家左(左邊)右種梧桐。后聲名震,鄉紳皆迎之,虛左(左邊的位置,是上位),引其上坐。皇上聞之,令左右(和“右”用,指身邊侍候的人,近臣)詔其進京,欲以重用。
120、坐
宋人喜外出,常停車坐(因為)愛美景。一日,出門見客,見一人南向坐(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席,臀部壓在腳后跟上),諸多財物散于坐(通“座”,座位)下,似坐(坐守,不動)而待官兵,傾之,官兵逮之,因其坐(犯罪)。
廣告
韓版時尚潮流休閑女式背包
微拜商城
¥53.00
常用文言文實詞120個
安
1.風雨不動安如山(安穩)
2.何故置某于安閑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寢(安逸)
4.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安撫,撫慰)
5.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安置、安放)
6.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哪里)
7.衣食所安(養生)
8.既來之,則安之(使——安)
愛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
6.古之遺愛也(恩惠)
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通“薆”。隱蔽,躲藏)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違背)
2.五則攻之,倍則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鄰以陪鄭(通“倍”,增加)
4.每逢佳節倍思親(越發、更加)
(《孫子兵法?謀攻篇》中說:“凡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即用兵的一般原則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敵時就包圍它,五倍于敵時就進攻它,兩倍于敵時就分化它,以造成絕對優勢,然后將其各個擊滅。和敵人勢均力敵時有戰勝敵人的能力,數量少于敵人時有騷撓(“逃”為“挑”之借字,訓為“撓”)敵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敵人時有避開敵人的能力。)
被
1.禹,湯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表示被動,助詞)
3.將軍身被堅執銳(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發行吟澤畔(通“披”,披散)
5.一日晝寢帳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覆蓋)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莖干)
2.蓋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礎)
3.本在冀州之南(本來,原來)
4.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鈔錄(版本,稿本)
5.是無難,別具本間章(臣子給皇帝的奏章或書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詞,書冊的計量單位)
7.此之謂失其本心(天賦的善心)
8.本未倒置(樹根,樹梢,引申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敗之跡(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邊界地方,名詞)
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庸俗,淺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諱。(鄙人,復合詞,自稱的謙辭)
4.孔子鄙其小器(輕視,動詞)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兵器,軍械)
2.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士兵,軍隊)
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戰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殺人,名詞作動詞)
5.贏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兵符,復合詞,古代調兵用的憑證)
病
1.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疾病,名詞)
2.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困乏,形容詞)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點,名詞)
4.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擔心,憂慮,動詞)
5.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損害動詞)
6.今人乃以儉相詬病(責備、羞辱,動詞)
察
1.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仔細看,觀察)
2.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詳審)
3.雖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潔白的樣子,形容詞)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則無魚(精明,形容詞)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早晨)
2.相如每朝時,常稱病(朝見,朝拜)
3.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朝見,朝拜)
4.于是入朝見威王(朝廷)
5.兩朝開濟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聽朝(朝政)
7.坐南朝北(對、向,動詞)
曾
1.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副詞,用作加強語氣,有時相當于“連——都——”或“竟”、竟然“)
2.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經,副詞)
3.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竟然,副詞)
4.是高、曾時為一戶(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名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動詞)
乘chéng
1.乘犢車,從吏卒(駕車,坐車,騎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著,憑借)
3.自京師乘風雪(冒著,動詞)
4.比至陳,車六七百乘,(shèng量詞,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顧兮(登上)
6.以乘韋先,牛二十犒師(shèng四,數詞)
辭
1.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言詞,言語)
2.皆好辭而以賦見稱(文詞,文學)
3.動以朝廷為辭(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推辭)
5.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告別,辭別)
6.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古代的一種文體)
7.大禮不辭小讓(講究,計較)
8.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辭令,應酬的言辭)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辭謝,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辭伐罪(命令)
從
1.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使…跟隨,帶著)
2.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聽從,順從)
3.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向——學習)
4.樊噲從良坐(依傍)
5.從此道至吾軍(由,自,介詞)
6.弟走從軍阿姨死(參與)
7.其從如云(隨從的人,名詞)
8.欲不可從(放縱,動詞)
9.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zòng次于最親的親屬,堂房親屬,名詞)
10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通“縱”。東西為橫,南北為縱。合縱: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反對秦國策略。名詞)
11.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從事,官名,名詞)
12.可以便宜從事,何必稟我(辦事)
13.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從容,舒緩,不急迫,形容詞)
誠
1.帝感其誠(誠心,誠意,名詞)
2.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實在,的確,副詞)
3.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果真,如果,連詞)
4.誠心誠意(真誠,形容詞)
除
1.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臺階,名詞)
2.為漢家除殘去穢(清除,去掉)
3.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拜官授職)
6.扶輦下除(門屏之間,名詞)
殆
1.知彼知已,百戰不殆(危險,形容詞)
2.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近于(幾乎,副詞)
3.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大概,恐怕,副詞)
4.思而不學則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形容詞)
當
1.木蘭當戶織(對著,面對,介詞)
2.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抵,相抵,動詞)
3.有大石當中流(阻擋,抵擋,動詞)
4.北邀當國者相見(執掌,主持,動詞)
5.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承擔,動詞)
6.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應當,應該,動詞)
7.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恰當,適合,合宜,動詞)
8.犯法當死(判處,判罪,動詞)
9.有狼當道,人立而啼(阻,攔,動詞)
10.一夫當關,萬人莫開(占據、把守,動詞)
11.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介詞)
12.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懷其璧,從徑道亡(路,道路)
2.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取道,動詞)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規律)
4.于是廢先王之道(主張,思想,學說)
5.伐無道,誅暴秦(道義)
6.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說,談論,動詞)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規律)
8.道不同,不相為謀(意向)
9.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走路、趕路,動詞)
10.故園誰道有書來(料想,動詞)
11.道之以政(通導、引導,動詞)
12.道義:道德和正義
諸
1.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各,眾多)
2.投諸渤海之尾(“之于”合音詞)
3.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之乎”合音詞)
賊
1.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禍害,危害)
2.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陰會荊軻為賊(刺客)
3.賊二人得我,我幸皆殺之矣(強盜)
4.坐桂公塘土圍中,騎數過千其門,幾落賊手死(敵人)
-族
1.士大夫之族(家族,同姓的親屬,引申為“類”)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滅族)
卒
1.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眾(步兵,士兵)
2.初,魯肅聞劉表卒(死)
3.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終于,最終)
4.五萬兵難卒合(通“猝”,突然,倉猝)
走
1.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古代指疾行,即跑)
2.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逃跑)
3.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使之逃跑)
4.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走向)
左
1.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左邊)
2.諸士在已之左,愈貧賤,尤益敬古代以右為尊,左為較低的地位。(較低的地位)
3.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古代車上以左為尊。(車上的尊位)
坐
1.項王,項伯東向坐(坐著,坐下)
2.因擊沛公于坐(通“座”,座位)
3.停車坐愛楓林晚(因為,由于)
4.指位置所在。坐北朝南(坐落)
5.坐法去官(觸犯)
歸
1.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歸附)
2.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回,返回)
得
1.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得到,獲得,與“失”相對)
2.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心得,收獲,名詞)
3.未得與項羽相見(能夠)
4.吾得兄事之(應該)
5.所識窮乏者我歟(通“德”,感恩)
6.得無教我獵蟲所耶(得無:莫非,豈不是)
7.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得意,形容詞)
8.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具備)
9.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融洽,形容詞)
10.此言得之(對、合適,形容詞)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