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1-17 17:06:26
社會壓力
無法了解社會人才需要的方向,對人才的認識較為片面、單一,認為一旦達不到預期目標就會被社會所不容,于是心里就會產生恐慌感。
3.青春期問題爆發
初三是孩子青春問題集中的爆發的高危期,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有時候會讓家長有無能為力的挫敗感,在無法教育的情形下,家長選擇了退縮。初一初二僅是青春期問題的一個醞釀期,而初三則是集中爆發期。
孩子在初一初二有厭學傾向,到了初三,則徹底厭學了;
孩子在初一初二對異性有好感,到了初三,則真正早戀了;
孩子在初一初二有逃課、打架的行為,到了初三,此種現象變得更為普遍;
......
建議:
有句話說得好:“所以親子關系的改善,必先由家長做出一些改變。”面對這些稀奇古怪、讓人捉摸不透的九年級孩子,家長要想改變與孩子的關系,唯有從自身做起。在家長自我反省、積極尋變的處理模式下,你也會漸漸看到孩子做出積極的回應。
做好家校溝通工作
不要把初三的孩子當成大人,雖然他的年齡增長了、個子長高了,但心智還不成熟,因此還需要家長的幫助。這就要求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時刻掌握孩子的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這個了解孩子情況的渠道在哪里呢?就在老師哪里。
與孩子的朋友保持聯系
孩子長大了,進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里特點的變化,使得他們喜歡把心事告訴朋友,按他們的話就是“朋友年齡相近,想法也相同”,但這一時期的孩子終歸是孩子,他們還不具備處理問題的能力,有了煩惱和問題,唯一能做的僅僅是向朋友傾訴,傾訴完了,他們依然手足無措。因此,如果家長從孩子的朋友著手,與其保持聯系,那么就可以掌握孩子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發現孩子的問題,并幫助其解決。
再有道理的話,都不要說3遍以上
用道理教育孩子,講了一兩遍就打住,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信任嗎,有了信任這個前提,孩子會乖乖聽話,以此同時他還會產生這樣一種心理:父母對我這么放心,我一定不能辜負他們。這樣,父母的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