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07 14:36:36
如,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在學生剛學習正負數時,教材曾把算術數前帶有正號和符號的數分別叫做正數和負數。隨著學習的逐步深入,特別是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和有理數的運算以后,再這樣形式地理解正負數就非常不夠了。這時應當把負數理解為小于零的數。如果缺乏對概念的這些更深層次的理解,就將導致出現“-a是負數”,“a>-a”,“a+b≥a”等一系列錯誤。
這是因為概念不清造成失誤的典型例子。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由此可見,概念不清,做再多的題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想提高成績談何容易!
調整策略:
第一步:記住概念,理解概念;
第二步;“咬文嚼字”,抓住關鍵詞,吃透概念;
第三步:聯系前后相關知識,深入理解概念;
第四步:對照題目條件,聯想、對比相應概念;
第五步:積累經驗,精選題目,注意類型,勤于總結。
誤區三:“多做題目總能遇到考題”
有這種想法的人總會感到失望。每一份綜合試卷,出卷人總要避免考舊題、陳題,盡量從新的角度,新的層面上設計問題。但是考查的知識點和數學思想方法是恒久不變的。所以多做題,不會碰巧和考題零距離親密接觸,反而會把自己陷入無邊無際的題海之中。
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從知識點和思想方法的角度分別對所解題目進行歸類,總結解題經驗的同時,確認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并確認復習的重點。
調整策略:
一讓自己花點時間整理最近解題的題型與思路;
二要思考:這道題和以前的某一題差不多嗎?此題的知識點我是否熟悉了?最近有哪幾題的圖形相近?能否歸類?
三要善于歸類。不僅總結知識,更要總結方法與技巧,只有這樣,才能觸類旁通、事半功倍。
如:在“無理方程”的教學中,歸納出解法:①去分母法;②換元法;對于換元法給予歸納出兩種常見的題型:A平方型;B倒數型。
又如在“三線八角”教學中,由于圖形較于復雜,學生不易找出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可以總結出同位角找字母“F”,內錯角找字母“N”,同旁內角找字母“L”。只有不斷的總結,才能有創新和發展。
誤區四:“對于數學公式,記住并會套用就行”
這種想法與做法在解題過程中并非完全不奏效,從而讓這樣做的同學更加堅定了信念。然而這種做法也并非完全奏效,也有“失靈”的時候。后者多出現于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所給題目條件有限制,不能完全適用于公式;二是公式本身也有限制條件,并非適用所有題目的求解。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